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世宗爲什麼不怕自己的權力被內閣架空?真相是什麼

明世宗爲什麼不怕自己的權力被內閣架空?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明世宗爲什麼不怕自己的權力被內閣架空,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當中,宰相絕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有的宰相甚至可以直接干預皇帝的廢立,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變成謀朝篡位的權臣。

所以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廢除了宰相,而在明成祖朱棣時期又設立的內閣,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最後內閣的權勢也日益加重,內閣首輔最後與以往的宰相沒有多大差別,有宰相之權而無宰相之名。

特別是在明世宗嘉靖年間,內閣的權力大大提高,許多重要的軍國大事也往往由內閣處理,那麼明世宗爲何會大幅度的提升內閣權力?不怕被內閣所架空,這背後隱藏着怎麼樣的權謀之術。

一:權力真空,內閣的由來

明世宗爲什麼不怕自己的權力被內閣架空?真相是什麼

1:朱元璋廢除丞相,明成祖建立內閣

朱元璋在奪取天下,建立明朝之後,深感與前朝宰相多和皇權對抗,特別是發生了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廢除了延續了千年之久的宰相制度。

據《明史》當中記載稱:"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參政,而吏、戶、禮、兵、刑、工六尚書爲曹官。行之一紀,革中書省,歸其政於六部,遂設四輔官。"

這樣一來雖然增強了皇權,但是每天皇帝處理的事物也極其之多,爲了朱元璋的繼任者明成祖朱棣,爲了減輕皇帝的負擔,特意設立一個帶有顧問性質的機構——內閣,協助皇帝處理國事,內閣制度登上歷史舞臺。

2:位卑言輕的明朝內閣

在內閣誕生的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內閣的地位和處境相當尷尬,內閣在很多事情就像一個臨時的機構,在皇帝有需要的時候纔會召見內閣大臣。

據《明會典》當中記載當時內閣的尷尬處境稱:""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

由此可見內閣更像是是皇帝的私人祕書,而且當時內閣大臣的品級也不高,完全沒有後期般權傾天下的態勢,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特別是在明世宗時期,內閣制度得到了完善,內閣大臣的權力也得到了加強,成爲了凌駕於六部之上的機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明世宗是如何加強內閣權力的。

明世宗爲什麼不怕自己的權力被內閣架空?真相是什麼 第2張

二:內閣制度的完善,明世宗放權內閣

1:明世宗時期的內閣掌握了一定的決策權

從上面的敘述可知,在內閣設立之初是沒有決策權的,僅僅是充當皇帝的私人顧問,但是到了明朝中期這一現象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內閣擁有了一定程度的決策權當時稱之爲"票擬權"。

據《明史》當中記載明孝宗時期的內閣稱:"初或有從有不從,既乃益見信,所奏請無不納,呼爲先生而不名",到了明世宗時期不僅僅沒有削弱內閣的這個權力,還加強了內閣的票擬權力,使得明朝內閣的底氣日益充足。

2:可以選舉九卿大臣,推舉朝臣

明世宗時期除了進一步加強當時內閣的決策權力之外,還使得當時的內閣大臣擁有了推舉九卿官員的權力。

衆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當中君王最忌諱的事情之一就是官員結黨營私,而相互推舉官員就是造成結黨營私的原因之一,在內閣成立之初,內閣大臣的權力受到了嚴重的限制,然而到了嘉靖時期,內閣大臣居然擁有了推舉九卿大臣的權力,這在明朝是不可思議的存在。

據《明實錄》當中記載稱:""臣惟皇上欲宣德化,必自近始。......今內閣擇其人焉,責之以擇九卿......"由此可見,內閣的在一定程度是擁有了人事權力。

3:提升內閣大臣的朝廷地位

明世宗爲什麼不怕自己的權力被內閣架空?真相是什麼 第3張

最後明世宗還對內閣大臣的地位進行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之時,內閣大臣的地位普遍不高,因爲更多時候只是充當皇帝顧問的角色。

據《明史》當中記載明成祖時期的內閣品級稱:"因各賜五品服,命七人命婦朝皇后於柔儀殿,後勞賜備至。又以立春日賜縉等金綺衣,與尚書埒。"而到了明世宗時期,內閣大臣的品級大多數是一二品的高官,而且那時期的內閣擁有了凌駕於六部之上的權力與地位,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現象。

內閣在明世宗時期儼然已經成爲了一個可以和皇權抗爭的龐然大物,而爲何作爲皇帝的明世宗會一手締造出一個威脅皇權的龐然大物?他提升內閣權力的動機又何在呢?

三:明世宗爲何要提升內閣權力

1:內閣雖有實權,但無法真正的威脅皇權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明世宗爲何會肆無忌憚的加強內閣權力的原因。首先,明朝時期的內閣,雖然在經過明世宗的一系列強化後,和從前的宰相在權力上沒有多大的差別,但是內閣和宰相制度依舊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

丞相制度,是中國古代官制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國家法定的政治制度,因此丞相可以合理合法的掌握着行政大權,就連皇帝也不能輕易先更換丞相,但是明朝的內閣制度就顯然沒有這一個特點。

首先明朝的內閣制度始終沒有上升爲國家層面的法定的政治制度,內閣制度在明朝本質上就是一個皇帝臨時設立的機構,內閣的權力也來自皇帝個人,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明朝時期的內閣既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他的權力也相應的來着皇帝,所以內閣在制度上不存在威脅皇權的因素在其中。

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爲例,在位時期和皇帝儼然無二,但是死後作爲權臣的張居正卻迅速遭到了清算。據《明史》當中記載稱:"張居正通識時變,勇於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謂非幹濟才。而威柄之操,幾於震主,卒致禍發身後"所以說明世宗纔敢放心的提升內閣的權力。

明世宗爲什麼不怕自己的權力被內閣架空?真相是什麼 第4張

2:明世宗作爲外藩王入京,又和朝臣決裂

爲何偏偏是在明世宗時期內閣手中的權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又和明世宗登基之初的尷尬地位有着密切關聯。首先明世宗之前的皇帝明武宗暴斃身亡,沒有留下子嗣,而明世宗作爲幸運兒被選爲大明帝國的繼承人。

據《明史》當中記載稱:":丙寅,武宗崩,無嗣,慈壽皇太后與大學士楊廷和定策,……大學士樑儲,定國公徐光祚,駙馬都尉崔元,禮部尚書毛澄,以遺詔迎王於興邸。"作爲藩王儒家京爲皇帝的明世宗在朝廷當中毫無根基,要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內閣是不二人選,自然又要給與內閣一定的權力。

最重要的是在明世宗入京之初,就和當時的朝臣鬧得不可開交,史稱"大禮議"事件。當時明世宗執意不肯改換父母,和當時的朝臣產生了激烈的矛盾衝突。

據《西園雜記》當中記載事件的冰山一角稱":朱厚熜又想去掉"本生"二字,再次引起軒然大波,羣臣跪伏於左順門,撼門大哭,一時"聲震闕庭"雙方陷入了矛盾之中,但是國家大事不等人,因此內閣權力的加強,讓政務得以順利處理就成爲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3:明世宗中後期無心朝政,需要提升內閣權力維持國家運轉

最後明世宗提升內閣權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維持明王朝國家政權機器正常運轉的需要。在明世宗繼位之初,的確是兢兢業業,將大明王朝的事業打理得井井有條,被當時的人稱之爲中興之主。

據《明世宗實錄》當中記載評價稱:"神聖不世出之主";"躬秉聖資, 出撫興運, 鏟奸剔蠹, 丕舉王綱, 肇修人紀。"但是到了後期,明世宗就開始懈怠朝政。

明世宗爲什麼不怕自己的權力被內閣架空?真相是什麼 第5張

明世宗在晚年的時候迷信長生不老,信奉道教,曾經創下二十年不上朝的驚人記錄,對於國家大事業採取了消極怠工的態度。

在這種情況之前,明世宗也深深的認識到如果一味的消極怠工,明王朝的統治就極有可能走向混亂,乃至是滅亡,維持內閣的作用就變得異常重要,所以明世宗會採取提升內閣力的這一個舉措來幕後操作國家大事的方法。

四:結語

明世宗時期是明朝內閣制度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明朝內閣權力也是在明世宗時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其原因不外乎在於內閣對於皇帝而言是可以完全掌握的,加之明世宗繼位的特殊性和與朝臣惡劣的關係,都需要提升內閣的權力,最後明世宗在中後期表現出來的消極怠工、癡迷長生、不理國事的行爲都促使內閣權力的進一步加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