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神宗面對宋朝的狀況爲什麼會一籌莫展?真相是什麼

宋神宗面對宋朝的狀況爲什麼會一籌莫展?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宋神宗的故事。

公元1067年,也就是宋治平四年的冬天,在轟轟烈烈“濮議”過去之後,英宗趙曙病倒了。繼他即位之時生的那場“病”來說,趙曙這次是真真實實的病危了,而此時,他才年僅36歲,正當盛年的他即將在病榻上悲慘地度過他的餘生。

治平四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日,宋英宗的病情突然加重。在當時的首相韓琦的堅持下,奄奄一息的英宗握筆在牀沿寫下了七個字,“立大王爲皇太子”,這是指將他的長子趙頊立爲皇儲。當時大學士張方平奉命擬寫遺囑,於是英宗長子,穎王趙頊被立爲皇太子,這也就是後來的宋神宗。

宋神宗面對宋朝的狀況爲什麼會一籌莫展?真相是什麼

十五天後的正月初八,宋英宗趙曙因病駕崩於福寧宮,後葬於永厚陵。在首相韓琦的主持下,年方二十的穎王趙頊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是爲宋神宗,尊皇太后曹氏爲太皇太后,皇后高氏爲皇太后。北宋王朝在這一刻迎來了神宗的時代。

宋神宗趙頊,英宗的長子,即位之前即被封爲穎王,他出生時“祥光照室,羣鼠吐五色氣成雲”,可見這孩子是被上天眷顧的。這是歷史記載中慣用的手法,皇帝的出生都會帶有祥瑞的徵兆,證明他的出生是不平凡的,他的人生註定會有所作爲。這樣例子數不勝數,宋神宗也是一樣。

趙頊的成長過程是非常特殊的,由於他的父親趙忠實,也就是後來的英宗不是仁宗趙禎的親生兒子,所以年幼的趙頊沒在皇宮裏長大,更沒有受過皇子必備的傳統教育。他在自由的環境中慢慢成長起來,長成了一個不帶迂腐之氣,性格獨立的青年皇帝。他比起其他的皇子,他更瞭解民生疾苦,更想造福天下萬民。

所謂“子不類父”這樣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上比比皆是,宋神宗的性格和他的父親趙曙完全不一樣,這在他其後的統治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出。神宗不想像他的父親英宗那樣無所作爲,在年輕的趙頊心中,一直有個遠大的理想,讓宋朝在他的手中擺脫所受的屈辱,恢復開國時的氣象。

宋神宗面對宋朝的狀況爲什麼會一籌莫展?真相是什麼 第2張

他的一生一直都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平民百姓的利益,這不止是在宋朝,在中國的整個歷史之中都是極其少見的。神宗即位三天後,三司使韓絳上書言,國庫入不敷出,已經造成了嚴重的虧空。宋神宗大吃一驚。那麼這個巨大的虧空是怎麼形成的呢?

首先,宋朝繁冗臃腫的官僚機構和軍事制度給北宋的經濟造成了過重的負擔,再加上自與西夏開戰以來,龐大的軍用開支佔用了國庫相當一部分,更何況每年朝廷還要送給西夏國一筆十分豐厚的歲幣。如此一來,國庫已然空虛,支撐國家運轉已然勉強,何談再有其他作爲?

面對如此局面,年輕的宋神宗百思不得其解,然而朝政還需處理,國家的運轉,民生、軍事等各個方面都需要錢財,但如何爲國庫增收是當務之急。自古以來增加錢財無非兩途,一是開源,二是節流。

於是神宗下旨,自皇帝始,朝廷上下謹當節儉,英宗的葬禮規模在一定的條件下被削減,他更減少了他登基賜給臣下的恩賞錢。“節流”他已着手去做,至於“開源”,剛即位的宋神宗雖然血氣方剛,志向遠大,對此卻是有心無力。

宋神宗面對宋朝的狀況爲什麼會一籌莫展?真相是什麼 第3張

要治理好一個國家,首先要了解這個國家的運轉狀況。英宗的喪禮過後,神宗下令臣下講言,圍繞的中心是“論仁宗、英宗兩朝積弊。”這已屬老生常談,臣下們紛紛上書言事,但基本都是官面文章,不痛不癢,擊不中要害。

此時,司馬光上書認爲要除仁、英兩朝積弊,要點在於“官人、信賞、必罰”三點,神宗對此也很贊同,於是繼續向他詢問具體政策,並清司馬光幫助他改革政治,造福百姓。這時,司馬光讓神宗失望了,他雖然有想法,但對於實際操作卻沒有具體且行之有效的辦法。

在司馬光之後,前朝宰相富弼又回到了開封。這位謙謙君子在英宗朝混亂的朝政打擊下離開了權力鬥爭的漩渦,神宗即位,廣開言路,他似乎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國有明君,自然值得他出山輔佐。虛心求教的宋神宗馬上接見了他。

富弼以他多年的政治經驗告訴年輕的神宗,爲君之道在於隱藏自己的喜好,如果城府不深,臣子就會爲了迎合君主的喜好搜刮民財,取悅主上。但關於富國圖強,富弼認爲神宗臨御未久,當佈德行惠,不應輕易言兵,更不能草率想要改變祖宗法度,這樣只會貽亂天下,失去民心。

司馬光、富弼等元老重臣的溫和治國方略遠遠滿足不了年輕的神宗想創造一番事業的熱情。宋神宗想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成就千古偉業,但滿朝上下卻找不出一人能幫助他實現富國強兵的大計。#宋神宗#司馬光#宋英宗收藏

趙頊的成長過程是非常特殊的,由於他的父親趙忠實,也就是後來的英宗不是仁宗趙禎的親生兒子,所以年幼的趙頊沒在皇宮裏長大,更沒有受過皇子必備的傳統教育。他在自由的環境中慢慢成長起來,長成了一個不帶迂腐之氣,性格獨立的青年皇帝。他比起其他的皇子,他更瞭解民生疾苦,更想造福天下萬民。

宋神宗面對宋朝的狀況爲什麼會一籌莫展?真相是什麼 第4張

所謂“子不類父”這樣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上比比皆是,宋神宗的性格和他的父親趙曙完全不一樣,這在他其後的統治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出。神宗不想像他的父親英宗那樣無所作爲,在年輕的趙頊心中,一直有個遠大的理想,讓宋朝在他的手中擺脫所受的屈辱,恢復開國時的氣象。

他的一生一直都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平民百姓的利益,這不止是在宋朝,在中國的整個歷史之中都是極其少見的。神宗即位三天後,三司使韓絳上書言,國庫入不敷出,已經造成了嚴重的虧空。宋神宗大吃一驚。那麼這個巨大的虧空是怎麼形成的呢?

首先,宋朝繁冗臃腫的官僚機構和軍事制度給北宋的經濟造成了過重的負擔,再加上自與西夏開戰以來,龐大的軍用開支佔用了國庫相當一部分,更何況每年朝廷還要送給西夏國一筆十分豐厚的歲幣。如此一來,國庫已然空虛,支撐國家運轉已然勉強,何談再有其他作爲?

面對如此局面,年輕的宋神宗百思不得其解,然而朝政還需處理,國家的運轉,民生、軍事等各個方面都需要錢財,但如何爲國庫增收是當務之急。自古以來增加錢財無非兩途,一是開源,二是節流。

於是神宗下旨,自皇帝始,朝廷上下謹當節儉,英宗的葬禮規模在一定的條件下被削減,他更減少了他登基賜給臣下的恩賞錢。“節流”他已着手去做,至於“開源”,剛即位的宋神宗雖然血氣方剛,志向遠大,對此卻是有心無力。

要治理好一個國家,首先要了解這個國家的運轉狀況。英宗的喪禮過後,神宗下令臣下講言,圍繞的中心是“論仁宗、英宗兩朝積弊。”這已屬老生常談,臣下們紛紛上書言事,但基本都是官面文章,不痛不癢,擊不中要害。

宋神宗面對宋朝的狀況爲什麼會一籌莫展?真相是什麼 第5張

此時,司馬光上書認爲要除仁、英兩朝積弊,要點在於“官人、信賞、必罰”三點,神宗對此也很贊同,於是繼續向他詢問具體政策,並清司馬光幫助他改革政治,造福百姓。這時,司馬光讓神宗失望了,他雖然有想法,但對於實際操作卻沒有具體且行之有效的辦法。

在司馬光之後,前朝宰相富弼又回到了開封。這位謙謙君子在英宗朝混亂的朝政打擊下離開了權力鬥爭的漩渦,神宗即位,廣開言路,他似乎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國有明君,自然值得他出山輔佐。虛心求教的宋神宗馬上接見了他。

富弼以他多年的政治經驗告訴年輕的神宗,爲君之道在於隱藏自己的喜好,如果城府不深,臣子就會爲了迎合君主的喜好搜刮民財,取悅主上。但關於富國圖強,富弼認爲神宗臨御未久,當佈德行惠,不應輕易言兵,更不能草率想要改變祖宗法度,這樣只會貽亂天下,失去民心。

司馬光、富弼等元老重臣的溫和治國方略遠遠滿足不了年輕的神宗想創造一番事業的熱情。宋神宗想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成就千古偉業,但滿朝上下卻找不出一人能幫助他實現富國強兵的大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