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俗話說勝者爲王,敗者爲寇 爲什麼項羽名聲比劉邦好

俗話說勝者爲王,敗者爲寇 爲什麼項羽名聲比劉邦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項羽名聲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說到這個項羽和劉邦的名聲問題,也還是一個非常大非常大的問題,很多人都說了,這個項羽都烏江自刎了,而且是被這個劉邦給逼迫的,所以勝者爲王,敗者爲寇啊,名聲好的人應該就是這個劉邦啊,但是現在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劉邦要比這個項羽名聲差很多,很多人都還是比較喜歡這個項羽一些的,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我們就着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吧!

總結起來有這麼幾個原因:

俗話說勝者爲王,敗者爲寇 爲什麼項羽名聲比劉邦好

1、項羽是從個人魅力和實際功績上更強的英雄。

一個例子是:秦始皇在天下巡遊時,項羽和劉邦都曾遠遠的看過其車騎隊伍,劉邦的反應是:長嘆曰“大丈夫生當如是”。籍(項羽)曰“彼可取而代之”。

有什麼區別?劉邦對秦始皇的看法我們可以理解 ,那是崇拜,羨慕,覺得看到了他就彷彿看到了人生的目標。

而項羽的看法則更是大膽得驚人。對前無古人的嬴政更接近於平視:“這傢伙的位子我也想要。”

雖然有種種缺點,但這種超凡的自信自視自尊是領導者第一需要的素質。

俗話說勝者爲王,敗者爲寇 爲什麼項羽名聲比劉邦好 第2張

更別提他還有實際功績。秦朝的主力部隊是被他消滅的,劉邦能首先入咸陽是佔了便宜的。所以一般認爲他纔是滅秦的貢獻最大者。

在鉅鹿之戰中,各路諸侯面對秦朝主力軍團不敢前進,是項羽帶領自己的楚軍破釜沉舟,九戰九捷,殲滅王離軍,章邯投降,從此秦朝的天命已終。

而劉邦不過乘項羽在鉅鹿牽制秦軍主力、關內空虛之機,繞道進入了咸陽,滅亡秦朝。這功勞的含金量完全不同啊。

本身就是超凡的領導者,貢獻最大,實力最強,啃最硬的骨頭還贏了。但卻沒有得到最後的勝利,自然讓人惋惜和爲其抱不平。

2、推翻秦朝的,是以舊六國貴族爲代表的聯盟,他們極度反感秦朝所開創的大一統王朝制度,而漢朝建立後,基本承襲秦制,雖略有所改,但在漢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體制和秦朝沒什麼兩樣,秦朝推行全面郡縣制,而漢朝給了個緩衝期搞了郡縣--封國並行制度,之後又逐漸消除掉了封國。

最後漢朝基本把中國又推回到了秦朝開創的大一統軌道上。

這在當初起來反抗的六國貴族遺民來看,毫不疑問是一種背叛,所以他們褒美只做了西楚霸王的項羽,自然可以理解。

俗話說勝者爲王,敗者爲寇 爲什麼項羽名聲比劉邦好 第3張

3、司馬遷本人的推崇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奠定了後代人看待項羽的輿論標準,後世人對項羽的看法很大程度來自於他,例如史記給項羽立了本紀,而其他歷史學家如班固《漢書》則將其列爲 列傳。

一般認爲能進“本紀”的都是帝王,但司馬遷本人的看法有所不同,本紀一體,主要是按年代順序,選取能左右天下大局的代表人物,記述政治大事,以展示歷代政治興衰更迭之跡。這“本紀”當然就不專指天子,而是有天子、帝王,亦有實際左右天下形勢的王。也就是認爲項羽是無冕之皇帝。缺的不過是一頂皇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