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項羽身爲戰敗的一方,爲何他的名氣卻比劉邦好呢?

項羽身爲戰敗的一方,爲何他的名氣卻比劉邦好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楚霸王項羽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衆而聞名的武將,勇武史上無雙,用兵才幹亦爲歷史頂級,分封諸侯宰割天下,威風凜凜不亞於始皇當年。誰曾想僅僅四年之後,如此英雄便落得個全軍覆沒,兵敗自刎的結局。人生大起大落,竟至於此。

項羽身爲戰敗的一方,爲何他的名氣卻比劉邦好呢?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被困,千古無二的西楚霸王不禁發出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的感嘆。然而,項羽也許至死都未明白“時不利兮”的含義。

在後人看來,劉邦天然是項羽的對手,倘若項羽早日除掉劉邦,這天下必然是項羽的。可從當時情勢看,劉邦出身低微,屢戰屢敗,怎能引起西楚霸王的重視?進一步講,即使項羽除掉劉邦,這天下就一定是項羽的嗎?

楚漢之際,豪傑輩出,韓信、彭越、黥布、田榮,任何一位都是項羽潛在對手。因此,我始終認爲,劉邦奪天下只是一個偶然。但項羽失天下卻包更多是一種必然。

項羽太年輕了,鉅鹿之戰,勇冠諸侯,號令天下,那時他才二十四歲。成功來得太容易,而淺薄的閱歷又無法支撐項羽理性的思考。迷信武力、飛揚跋扈、剛愎自用成了項羽的代名詞,這份毫無裨益的魯莽最終使項羽錯過一個個人生轉機。

一、鴻門盛宴,錯失良機

完勝鉅鹿後,項羽率軍西入函谷,聽聞劉邦引兵據關,欲王關中,項羽震怒。這件事,項羽的表現很幼稚。當時,秦王子嬰早已投降劉邦,秦國已然滅亡,天下形勢大變。套用馬克思理論,前朝滅亡後,社會矛盾已由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的矛盾轉化爲被統治階層內部之間的矛盾。

換句話說,劉邦和項羽已經不是戮力攻秦的同袍戰友,而是逐鹿中原你死我亡的競爭對手。劉邦武力拒絕項羽入關,做得合情合理,雖然有點自不量力。可項羽沒認清這一點,依然以諸侯上將軍自居,認爲劉邦這一行徑是嚴重的反叛行爲,因此下達備戰命令,準備剿滅劉邦。

接下來,劉邦項羽上演了千古大戲——鴻門宴,劇情太熟,就此跳過。最後做個總結,鴻門宴上,劉邦成功迷惑了項羽,消除了項羽戒心。這罐迷糊湯藥力持續了將近一年,直到劉邦把項羽老巢彭城端了,項羽才醒悟過來。這是項羽錯過的第一次機會,明明能在飯局上解決的事,項羽偏偏要留到戰場上解決。

二、分封天下,遺患無窮

秦朝滅亡後,項羽面臨一個大問題——怎樣劃分勝利果實?是延續秦國一統國體,登頂至尊之位,還是就地分封諸侯,重回列國並存時代。可以肯定的是,項羽不會稱帝。

原因有二,一是項羽這個人重義守信,先前項氏立楚懷王孫子爲義帝,如果取而代之,這不符合項羽的人生信條。二是項羽極度仇恨秦朝,凡是秦朝贊成的,項羽都要反對,因此全盤否定秦朝政權是項羽必然要做的事。那隻剩一個選項,分封天下。

項羽作爲諸侯老大,是分封天下的決策者。項羽的原則,共三條,有親厚封、有功必封、有仇不封。例如,黥布是項羽的部將,功勞最大,封爲九江王;田市、田安投降項羽,封爲膠東王、濟北王。總之,凡跟項羽的都有肉吃,只是肉多肉少的問題,而跟項羽有仇的,一點好處也沒有。

因此,項羽這次分封埋伏了很大隱患。其一,項羽交出了關中統治權,原因很簡單,“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也行”。關中自古是龍興之帝,項羽生活的年代早,沒見過那麼多朝代,但作爲兵形勢的代表人,不會看不出關中的山川形勝。但項羽放棄了,選擇彭城九郡作爲封地。

其二,劉邦分到一塊好地皮。項羽把劉邦分到了巴蜀地區,理由是,義帝曾說,“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劉邦先入關中,理應封爲關中王,可劉邦一旦據有漢中,必然勢大難治。因此項羽討巧,巴蜀也算漢中之地,把劉邦封在巴蜀,而原先關中之地由三個秦將瓜分。

古語云: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講得就是巴蜀之地,地形閉塞,自成一國,極易形成割據政權,項羽把劉邦封在巴蜀,根本不可能困死劉邦,反而送給劉邦一個穩固的後方根據地。

其三,有兩股勢力沒有安撫好。田榮因與項羽有仇,沒有得到封賞;彭越沒有功勞,也沒得到封賞。可項羽沒奪他們軍權,因此,這兩人極度怨恨項羽,而且相當底氣。

天下分封后,諸侯就國,僅僅八個月的時間,天下就亂了。項羽誅殺義帝、韓王成;田榮反齊地、彭越反樑地、陳餘反趙地、劉邦收復關中。這次分封完全把項羽拖入了戰爭泥潭,項羽四處平叛,疲於奔命。這是項羽錯過的第二次機會,明明可以在會議上解決的事,項羽非得會後解決。

三、楚漢相持,天時殆盡

楚漢相持階段是戰爭打得最艱難時期,雙方鬥智鬥力、你來我往,在成皋一線展開了長期拉鋸戰。故事大概是這樣的,田榮、彭越首先造反,項羽率軍平叛,誅殺田榮。

劉邦藉機收復漢中,集結五十多萬大軍端了項羽老巢。項羽聞訊回師救援,打得劉邦落花流水,直到滎陽劉邦才穩住陣腳。後來項羽打下滎陽,劉邦退守成皋,兩軍相持。這一時期,彭越發揮游擊戰的優勢,四處放火,燒項羽糧草,而且還打下了東阿城,項羽沒辦法,分兵攻打彭越。

而韓信卻迂迴到山西、河北一帶,收復了燕、趙、齊等地,威脅項羽後方彭城。黥布因與項羽關係破裂,害怕項羽攻殺,投降漢王,在淮南地帶展開遊擊。項羽周邊處處生亂,既無法聚力滅掉劉邦,又無徹底手段剿滅彭越、黥布,加之齊地落入韓信之手,項羽腹背受敵。

這一戰況完全超出了項羽軍隊的承載力,兵疲糧少,戰爭難以爲繼,被迫與劉邦言和,劃鴻溝分割天下。雙方罷兵後,項羽解軍東歸,劉邦聯合韓信、彭越、黥布把項羽困在垓下,最終項羽英雄末路,自刎烏江。

楚漢相持階段,項羽也有機會贏。對田榮、彭越之徒,既不忠於項羽,也不忠於劉邦,給塊地皮,自然不哭不鬧。而黥布本來是項羽部將,多溝通溝通,安撫安撫,黥布不會傻到背楚向漢。

韓信是純臣,知遇之恩,以死爲報,給個才藝展示平臺,韓信即能收爲己用。這三件事,項羽一件都沒辦成,準確說,項羽壓根不會籠絡人心。第三次機會就這樣錯過了,明明能通過外交解決的事,項羽偏偏喜歡用武力。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錯過三次天時,歷史再也沒給項羽機會。當項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時,他心中的“時”的含義,絕對不是戰略優勢喪盡、回天乏術,更不會意識到自己錯過了多少良機。

項王最有可能還認爲楚軍人困馬乏、糧草不濟,假使修整充足,依然還是那隻無敵天下的雄師。然而,這又有什麼用呢,留給楚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項羽身爲戰敗的一方,爲何他的名氣卻比劉邦好呢? 第2張

項羽毫無疑問是個英雄,但是他是個另類的英雄。這是一個唯一列入《史紀本紀》中的失敗者,在那個把英雄看成歷史的主宰和決定者的時代,在那個盛行“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的時代,作爲“成王敗寇”中的“敗寇”,項羽是一個公認的失敗的英雄。

《史記》中的《本紀》,歷來只記錄帝王,裏面的人物都是成功者。項羽爲什麼能名列其中?這正是因爲項羽在反秦鬥爭中,他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大英雄。

項羽是個縱橫天下,有情有義的大丈夫。他力能扛鼎,年輕時便是吳中子弟的偶像。秦始皇巡遊天下時,項羽和叔叔項梁一同去看熱鬧,年輕的項羽便產生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英雄氣概。

項羽是楚國貴族之後,他從沒有忘記祖國被秦亡國的仇恨。當時流傳着一句話叫“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項羽牢牢地記住了這句話,很早就立下了推翻暴秦的決心。他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合適的機會。

這個機會終於來了。陳勝在大澤鄉起義後,項羽獨闖會稽郡太守府,隻身擊殺太守,“殺數十百人,一府中皆懾伏,莫敢起”。這是一個多麼英武的少年英雄啊!大丈夫仗劍天下,無人敢當。

中國歷史上有一句話,叫“王不過霸,將不過李,拳不過金”,這是一句對項羽勇猛過人的讚美之詞。事實上,項羽也沒有辜負這份榮譽,每次臨敵時,他都是天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時不用出手,僅僅“瞋目叱之”,就使得敵人“人馬懼驚,辟易數裏”。在他生活的年代,他就是戰神,是不敗的神話。

鉅鹿之戰是滅秦的關鍵決戰,項羽先是果斷的斬殺了畏敵如虎,不敢進軍的上將軍宋義,自己掌握了兵權,率領數萬楚軍同秦朝名將章邯、王離所率的四十萬秦軍主力進行了一場大決戰。

項羽命令全軍破釜沉舟,只帶三日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章邯的秦軍,包圍了王離軍隊。項羽的楚軍士氣高漲,以一當十,經過九次激烈戰鬥打退章邯,活捉王離,取得了決戰的勝利。

這一戰,使得秦軍主力全部瓦解,項羽也“威震楚國,名聞諸侯”,各路諸侯在進見他是“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也被擁爲諸侯上將軍,成爲實際上的霸主。也正是由於項羽將秦軍主力拖住,劉邦才能乘關中空虛之際進軍咸陽,使得秦朝滅亡。

夫大英雄大丈夫者,無不視死如歸,寧折不彎。項羽正是這樣一個人。在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之計之後,項羽四面楚歌,陷入絕境。但是他仍然鎮定自若,與心愛的虞姬飲酒賦詩,引吭高歌“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親自舞劍,以歌和之:“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趣盡,賤妾何聊生?”

項羽十分眷戀虞姬,她也在項羽每次出征時“常幸從”左右。虞姬深深地愛着項羽,戰事再激烈,她也不肯離開項羽一步。項羽是她最了不起的英雄;而項羽也靠着她的愛情力量鼓舞,所向披靡。英雄美人相得益彰,一曲霸王別姬,感動了歷代多少有情人!

在虞姬自刎之後,項羽不肯過烏江,固然有他無面目見江東父老的一面,虞姬之死對他的打擊,可能也要佔一定比例吧!雖然後世文人對他的做法不予苟同,杜牧的“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就是典型的代表。

但是我更贊同的是同爲女性的李清照,她寫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一個女性對英雄的崇拜,她一定是虞姬的化身,是虞姬的轉世,她和虞姬一樣敬重這個英雄。她在惋惜之餘,更多的是對項羽的崇拜和感慨,只有她能理解項羽如屈原的《國殤》中的“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相比之下,項羽的對手劉邦的人格魅力就差多了。他爲了活命,幾次三番將兒女推下逃命的馬車;他爲了天下,可以對項羽說,煮自己父親的時候,記得要分自己一杯羹。雖然劉邦是政治家,是最後的勝利者,但他不是英雄。

項羽重情重義,對身邊的人特別好。他在垓下突圍時,身邊僅有二十八騎,他將二十八人分成四個方向,自己衝在最前面。在這種生死關頭,他是衝在最前面的人,他想利用自己掩護弟兄們突圍,這份情義,劉邦是不可能有的。

項羽反秦的意志最爲堅決,在楚懷王派宋義爲上將軍,項羽爲次將,帶軍援趙時,宋義畏敵如虎,在安陽逗留四十六天不動,天天置酒高會,根本沒有任何大局觀。在這種危急關頭,如果沒有人站出來,反秦大業就要面臨夭折。

是項羽挺身而出,將“天寒大雨,士卒凍飢”的情況說給宋義聽,可是宋義不以爲然。項羽只能果斷出手,斬殺這個草包領導,自己帶全軍北上,經九戰終於擊敗了秦軍。在戰鬥中,項羽得到了楚軍的極力支持,士兵們呼聲動天,無不以一當十,表現出對項羽人格魅力的欣賞與認同。

項羽死後,兩千年中,對項羽的惋惜之聲不絕於耳,從沒有一個人嘲笑他,也沒有一個人說他死得好,死得該。他的身死國滅,不同於紂王、秦二世等暴君,也不同於後世的宋徽宗等昏君,他的死,慷慨壯烈,引起了無數人的同情與惋惜。

這在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現象。中國不缺英雄,但缺少對悲劇性英雄的認同。中國人總是認可成王敗寇,只要獲得最後的勝利,方法是不重要的。這是一種功利性極強的觀念。

但是在項羽身上,這種看法就很少,從漢朝到今天,項羽一直是中國人心中的戰神,是一位大英雄。就算在勝利者劉邦開創的漢朝,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敢給項羽帝王的禮遇,而且在爲他立傳時,充滿了對他的讚美和同情。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項羽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多少中國人!

項羽是秦末一位傑出的人才,他身上的優點我們說了很多,但他也有缺點。他輕信多疑,不善用人,最後手下最忠心也是最優秀的范增都離他而去,韓信、英布等人原來也是項羽的手下,最後紛紛投靠劉邦。

也許因爲我是女性,所以很喜歡用女性的角度來看項羽。除了前文說的李清照那首著名的詩歌之外,另一位女詩人朱淑真也寫過一首評價項羽的詩:“蓋世英雄力撥山,豈知天意主西關。范增所用非能用,徒嘆身亡傾刻間”。

在這首詩裏,朱淑真一分爲二地看待項羽,認爲他不能用人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但是項羽之亡,也有一部分是天意。因爲秦末的百姓經歷戰火的時間太久了,人心思定,失敗的項羽就算重回江東,恐怕也很難有機會捲土重來了。

在所有對項羽的評價中,以毛主席的評價最爲客觀和中肯。毛主度在全國解放前夜,寫下了“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千古名句,毛主席認爲項羽自大驕傲,聽不進別人不同意見。

而劉邦善於採納各種不同意見,所以在全國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共產黨人更要多聽取不同意見,走羣衆路線。這是站在時代的高度對項羽最客觀的評價。

項羽是打破舊秩序的勇士,但他不是一個很好的新秩序的建立者。他政治上幼稚,率性而爲,有着“婦人之仁”,這都是一個政治家不應該犯的錯誤。從某種角度上說,是英雄氣成就了他,也正是英雄氣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