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翁同龢真的甲午戰敗的罪魁禍首嗎?真相是什麼

翁同龢真的甲午戰敗的罪魁禍首嗎?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翁同龢真的甲午戰敗的罪魁禍首嗎,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翁同龢:不將兩行淚,輕向汝曹彈

現在對翁同龢的評價有越來越低之嫌,不僅將甲午戰敗原因的很大一部分算在了他的頭上,而且還升格爲賣國賊一類,網上的憤子一堆,這個我覺得就很有點過分了。

這些觀點的來源,很大程度上是拜現在的電視劇,無論是《走向共和》還是《臺灣一八九五》,都將其放在李鴻章的對立面,而原來被斥爲賣國賊的李鴻章,現在倒是獲得了普遍的同情。

說實話,我是同情和佩服李鴻章的,作爲一個“裱糊匠”,處“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能爲大清王朝續命而作出的努力之大,李合肥絕對是第一人;而翁同龢在我的概念中,最多是一個“清流誤國”,但若從學識或士林正氣來看,他還是一個值得讚賞之人。

翁同龢真的甲午戰敗的罪魁禍首嗎?真相是什麼

翁同龢與李鴻章,無疑是影響那個時代的重要人物,其實,民間有一句很著名的對聯說,“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意思就是說,這兩人都不是啥好東西。

以今人的角度去評價古人,是現在評價歷史人物的通病,如果能夠站在那個時代去審視這些人物,肯定會得到不一樣的結論,視角不同讀出來的無論是李鴻章還是翁同龢,定會獲得同情之感。

說翁同龢爲何要將這李鴻章關聯在一起?這是因爲,二人在這段風雲激盪的歷史階段中的交集,被現在很多人認爲不僅影響了時局,而且也直接引致了中國歷史的走向,當然也成爲後人評價的焦點。

不得不說,翁同龢在此是受了不少委屈的,當然,比起他的對手李鴻章身背的“賣國賊”之名,還是要輕了不少。

翁同龢,字叔平,號鬆禪,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咸豐年科舉狀元,歷任戶部和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等職,又先後擔任清同治和光緒兩代帝師,年74歲逝世,追諡文恭。

翁同龢真的甲午戰敗的罪魁禍首嗎?真相是什麼 第2張

他生在北京,是大學士翁心存之子,正宗的官宦人家,4歲回鄉苦讀,一路高歌,直到摘得人人欽羨的狀元;入仕後多處供職,以學識名滿天下,後被任命爲帝師。

作爲狀元郎,他的學識那是相當高的,他多次又多地爲考官,爲大清朝選遴選了大仳的人才,另一方面也門生遍天下,故而後來被人稱爲的翁黨之人也是多多。

自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勢力覬覦我中華日盛,爲強國計,在國內開展了洋務運動,行“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策,這些人除了“大清中興四大名臣”之外,還包括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等衆多人物。

但是,洋務之路走得也是艱辛,因爲辦洋務首先需要的是大洋,沒錢啥也幹不成;於是,它的對立面,所謂“清流黨”應運而生。

說它是黨這是有點小問題的,因爲這些人沒有領袖、綱領等這些必備的組織要素,只是一幫觀念相同者的鬆散羣體而已,主要由翰林、科、道言官構成,而翰林幫是其主力,類似於黨校進修班,但各地監察御史亦是不可小覷的重要力量。

翁同龢雖是帝師,但他卻並不是清流的領袖人物,主要力量是張之洞、張佩綸和陳寶琛這幾位是主力。

但洋務派和清流黨有時也是難以分清的,如張佩綸,後來是李鴻章女婿,自是李黨一枚;而張之洞辦洋務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而曾國藩和李鴻章也是翰林出身,所以,兩者錯綜複雜,並不是簡單能劃分的。

洋務和清流實際上是同當時的後黨和帝黨緊密相關,在人們的印象中,辦洋務者,都是一幫幹實事之人,而清流則是一夥只知在一旁指責,屬站着說話不腰疼的幫閒,這個就不深究了,很是複雜,要說的只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翁同龢真的甲午戰敗的罪魁禍首嗎?真相是什麼 第3張

翁同龢與李鴻章二人不和是衆人皆知的事實,緣由據說是因爲李鴻章曾經懲罰了翁的親屬而結怨,所以,當翁同龢爲戶部尚書時,處處給李鴻章爲難,不給他經費,以至於電視劇中,借北洋水師管帶林永升之口說,他們已多年未添置一炮一艦。

將“私仇論”放大到甲午中日之戰的格局中,就如同小報記者猜度秦皇漢武一般,實在是放不到桌面上來,翁同龢有自己的一定之規,李鴻章亦是不變應萬變,豈是能將那私人恩怨來判定戰爭的走向。

六十年中事,傷心到蓋棺;

不將兩行淚,輕向汝曹彈。

這是他臨終之時賦的一首詩,實在是傷心欲絕,但卻又無法對人說;說也說不清楚,他不但像一條狗一般地被人拋棄,而且還身背種種惡名。

南宋之際,主張打的岳飛是英雄,主張和的秦檜是奸臣;而甲午之際,主張打的翁同龢是“誤國”,主張和的李鴻章是“賣國”,在今天,可能說翁帝師“賣國”要比李中堂更甚。

“因私廢公、睚眥必報、精於內鬥、食古不化、貪名愚直,剋扣北洋海軍軍費,直接導致甲午戰敗,臺灣被割讓”,在有些憤子口中,他就是一個清代的秦檜!

其實,在當時,不主張同日本開戰之人,在朝堂上有話語權的,大概只有一個李鴻章了,他是個明白人,知道大清的國力財力軍力是何種狀況,也知道日本相應的情況,所以,他主張談判解決問題。

然而,除此之外的所有人,包括慈禧和光緒,都是主張武力解決的;在國人眼中,日本乃蕞爾小國,不給它一點顏色看看,不知道馬王爺幾隻眼,這是全國之共識。

打輸了,沒有人說自己不對,怪李鴻章,怨翁同龢,殺衛汝貴,連早已自殺殉國的丁汝昌都不準下葬,獨獨沒人自省一下,這一切都是無知和愚昧造成的,是長期狂妄自大,同世界進程脫軌的必然結果。

縱觀翁同龢一生,其實就是一個標準的守舊派,儘管他推薦啓用了康有爲,似乎還有點革新的意思,然而,他的底色是儒家傳統的觀念,於西學,於洋務,都是完全的抵制態度。

翁同龢真的甲午戰敗的罪魁禍首嗎?真相是什麼 第4張

這不能怪翁同龢,雖偶有幾人“放眼看世界”,但整個國民的意識未開,天朝大國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纔有“六君子”血染菜市口,纔有義和團洶起,以及老佛爺一日之內同十一國開戰的荒唐。

但是,歷史對這樣一位遊離於世界主流之外的儒士,加載了太沉重的責任,他既管外事,又管內政,這些並非其所長,實在非他的能力所能夠承擔,儘管他清正廉潔、律己愛民、公忠體國,但這些都於時局無補。

他雖然被現在的官方譽爲政治家,但他還是應該去做學問纔好,於政治方面而言,其能力實在不是他的長項,難當大任。

我們四川老鄉有一位叫費行簡的曾評價過他的能力,“臨事喜納羣言,而不能別其是非,持論不免兩歧”,這個算是說到點子上了,在翁同龢處理事務,乃至一生處事的原則上,都呈現出着這樣的一個特點。

作爲一名士林領袖,翁同龢的私德是極好的,他一生不貪財,不好色,尤其是被大家讚頌的,在勘查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中,他大刀闊斧,將包括封疆大吏在內的衆多貪官污吏們斬於馬下,他文章出衆,詩賦書法及繪畫之水平,都是冠絕一時。

不幸的是,他生在了一個風起雲涌的動盪時代,完全超出了他所受教育的認知範疇,而他最後是弄得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后,抑或是守舊派還是維新派都不喜歡他,使其成爲一個帶有悲劇色彩的人物

好在後來的朝廷還是覺得,對翁同龢的處置和評價有些過了,不然,何以會給他安了個“文恭”的諡號?

翁同龢肯定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也許,他天生就與政治無緣,朝堂上的勾心鬥角,派系間的你死我活,豈是他這滿腦子不合時務的觀念能夠應對?但是,可以想見,如果他身處太平時代,豈能不是一個正色立廟堂的君子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