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徐達和常遇春爲明朝建立不世功勳,爲什麼兩者的後代的待遇差別迥異?

徐達和常遇春爲明朝建立不世功勳,爲什麼兩者的後代的待遇差別迥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明朝功臣徐達和常遇春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元1368年正月,明朝的開國戰爭正在緊張進行之中。大將徐達和常遇春,帶領25萬北伐大軍,揮師北上,以摧枯拉朽雷霆萬鈞之勢,掃蕩中原,兵鋒直指元大都。元朝的統治土崩瓦解,滅亡在即。

徐達和常遇春爲明朝建立不世功勳,爲什麼兩者的後代的待遇差別迥異?

當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開國稱帝,國號大明,改元洪武。同時冊封馬氏爲皇后,皇子朱標爲太子,李善長、徐達爲左右丞相,同時封賞了一大批功臣,明朝近三百年江山由此奠定。

徐達和常遇春爲明朝建立不世功勳,爲什麼兩者的後代的待遇差別迥異? 第2張

回顧明朝創立的整個過程,朱元璋手下的文臣武將發揮了難以替代的巨大作用。沒有他們的運籌帷幄、浴血奮戰,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明朝。衆多有功之臣中,當屬中山王徐達和開平王常遇春二人的功勳最爲卓著,正如《明史》記載,“明太祖奮自滁陽,戡定四方,雖曰天授,蓋二王之力多焉”。

徐達,字天德,祖籍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生於公元1332年,卒於1385年,出身貧苦農家。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達投奔到朱元璋麾下,從此鞍前馬後爲朱明王朝效力三十餘年。徐達文武全才,持重有謀,是明初第一流的軍事人才,長期擔任明軍中僅次於朱元璋的第二號人物。

徐達和常遇春爲明朝建立不世功勳,爲什麼兩者的後代的待遇差別迥異? 第3張

常遇春,鳳陽府懷遠縣人,生於1330年,卒於1369年。元末亂世中,常遇春早年曾是綠林盜賊,於1355年投奔朱元璋。常遇春以武藝高強、驍勇剽悍著稱,“當百萬之衆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莫如副將軍遇春”,在明朝開國戰爭中,和徐達一樣經常獨當一面,能力和功勳僅次於徐達。可惜他享年不永,明朝建立第二年,他就在開平之戰歸途中暴病而亡,年僅39歲。

徐達和常遇春爲明朝建立不世功勳,爲什麼兩者的後代的待遇差別迥異? 第4張

但明朝建立後,兩人的後代的處境結局卻截然不同。徐達有四個兒子,長子徐輝祖,次子徐膺緒,三子徐添福,四子徐增壽,其中老三徐添福不幸早卒。

徐輝祖最像徐達,長身玉立,沉穩有謀,歷任署左軍都督府事、掌中軍都督府事,襲封魏國公。他在“靖難之役”中因支持建文帝而被朱棣撤職,但其後代並未受影響,依然世襲魏國公直到明末,代代高官厚祿。

徐達和常遇春爲明朝建立不世功勳,爲什麼兩者的後代的待遇差別迥異? 第5張

次子徐膺緒,任尚寶司卿,後升至中軍都督僉事,子孫世襲指揮使。四子徐增壽,擔任五軍都督府左都督,雖然本人在靖難之役中遇害,但後代子孫世襲定國公爵位,直到明末。這樣一來,徐達後代出了兩個與國同休、世襲罔替的的鐵帽子國公,徐氏家族在整個明朝都是煊赫耀眼的人上人,享受到了功臣的。

但常遇春的後代結局卻令人惋惜不已。常遇春有三個兒子,長子常茂,次子常昇,三子常森。三人的結局都很不好,幾乎被朱元璋斬盡殺絕。常茂曾被封爲鄭國公,但他爲人暴躁兇橫,嗜酒任性,“驕橫不習事”,是個不成器的紈絝子弟。

洪武二十年,常茂跟隨岳父馮勝出徵遼東。在敵軍主將納哈出已經投降的情況下,常茂醉酒後拔刀砍傷納哈出,導致納哈出部下數萬將士反抗、潰散,幾乎激起大變,事後還委過於人,把責任推到主帥馮勝身上。朱元璋怒不可遏,把常茂撤職查辦,發配偏遠的廣西龍州,常茂最終在窮困中受盡折磨而死,他沒有子嗣,他這一支脈就此斷絕。

次子常昇,最初獲封右柱國、開國公、太子太保。《逆臣錄》記載,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辦理“大將藍玉謀逆大案”,株連殺戮一萬多人。而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手握兵權的常昇深感自身難保,於是暗中密謀造反,結果被人告發,被朱元璋殺死。

徐達和常遇春爲明朝建立不世功勳,爲什麼兩者的後代的待遇差別迥異? 第6張

常遇春家族連遭橫禍,三子常森在動盪不安中離奇失蹤,下落不明,史學家推測判斷,常森十有八九也遭了朱元璋毒手。由此看來,常遇春的後代幾乎被斬盡殺絕,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他教子無方,常茂之禍可謂咎由自取。二是他與藍玉是親戚關係,導致後代在藍玉謀反案中受到朱元璋疑忌而遇害。一代名將後代如此淒涼,令人嘆息。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