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爲貞觀 這究竟是爲了什麼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爲貞觀 這究竟是爲了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李世民改年號,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正式發動玄武門之變,將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除掉,逼李淵立自己爲新任太子。僅僅過了兩個月,李淵便主動禪位稱太上皇,將皇位讓給了李世民,從效率來看已經算是很快了。不過李世民登基稱帝后,直到第二年才改年號爲貞觀,這究竟是爲何呢?實際上,李世民登基後還不能完全掌權,離他真正能行使皇帝的所有權利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爲貞觀 這究竟是爲了什麼

01

一般史學界認爲,自玄武門事件之,李世民魚躍龍門,成爲大唐帝國實際上的掌舵人了。

但他這個舵手自己心裏清楚,情況並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樣,一切都可以高枕無憂了。

因爲實際掌權和名正言順安坐龍椅,這中間的差別是很大的,也充滿了變數。至少目前他擁有的權力是不穩固的。

那麼,他真正做到名正言順的詔令天下,堂而皇之的在太極殿辦公,是什麼時候呢?

在揭曉這個答案之前,我們有必要我們先將玄武門事件來一個簡單地回顧。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爲貞觀 這究竟是爲了什麼 第2張

02

公元626年六月,突厥入侵,唐高祖派李元吉率領秦王府的將領出徵。這樣一來,李世民手頭無兵,自己變成了光桿司令。

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密謀,李建成的打算是,邀請秦王在昆明池爲李元吉餞行,讓勇士刺殺秦王,然後再上奏父皇,說秦王暴病身亡。

收拾完李世民,他的那些手下大將一個也不能留,像尉遲敬德這類人等都給悉數活埋掉,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這麼隱祕的計劃,被太子李建成的率更丞王晊獲悉了,其實這個王晊,早就被秦王所買通,並安插在太子府的暗線,所以,他得到消息後,半夜來到秦王府,告知了這個祕密。

李世民馬上召集衆將士,連夜商討對策,最後決定來個先下手爲強,對太子李建成他們進行絕地反擊。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爲貞觀 這究竟是爲了什麼 第3張

03

公元626年7月2日一大早,按照日前的籌劃,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等人這邊假扮入朝,那邊早已將兵力暗中埋伏在玄武門。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一起入朝,向着玄武門走來。當走到臨湖殿的時候,察覺到情況不對,立即勒轉馬頭,準備向東返回東宮和齊王府。

既然來了還想走,沒那麼容易吧!

預先埋伏的將士們一擁而上,很快就解決了他們兩個。

此時,唐高祖李淵正和親隨們在海池划船。尉遲敬德身披鎧甲,手握長予,徑直來到李淵面前。李淵震驚的問道:“今天作亂的人是誰呀?你到這裏來做什麼?”

尉遲敬德回答說:“由於太子和齊王作亂,秦王起兵誅殺了他們。秦王擔心驚動陛下,便派我擔任警衛。”

李淵對裴寂等人說:“不料今天竟然會出現這種事情,你們認爲應當怎麼辦呢?”

衆大臣說道:“李建成與李元吉原來就沒有參與舉義反隋的謀議,又沒有爲天下立下功勞。他們嫉妒秦王功勳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劃邪惡的陰謀。現在,秦王已經聲討並誅殺了他們,秦王的功績佈滿天下,我國疆域以內的人們都誠心歸向於他。如果陛下能夠決定立他爲太子,將國家政務託付給他,就不會再發生事端了。”

李淵聽了,回答說:“好!這也正是我平素的心願啊。”

於是便傳召李世民前來,撫慰他說:“近些日子以來,我幾乎出現了曾母誤聽曾參殺人而丟開織具逃走的疑惑。”

李世民跪了下來,伏在高祖的胸前,長時間地放聲痛哭。

至此,這件事情暫告一段落,史稱“玄武門之變”。

三天後(公元626年7月5日),李淵下詔曰:“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這就是說,此時的李世民,就以皇太子的身份,全面接掌了帝國的權力。

公元626年9月4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爲帝,次年改元貞觀。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爲貞觀 這究竟是爲了什麼 第4張

04

按一般人的理解,一旦登基稱帝,就算萬事大吉了。真的萬事大吉了嗎?其實還有許多收尾工作沒有完成。

首先,皇帝登基,是要改年號的。但是按慣例,一般是來年的年頭才進行改元,這個工作沒有完成吧?還有一個最關鍵的,那就是皇帝辦公的地方。李世民雖然稱帝,卻並沒有在皇帝真正應該待的地方坐殿!

唐朝建立以後,皇上正式辦公處理國事的地方爲太極宮(唐初稱大興宮)的太極殿。而皇帝和皇子們住在什麼地方呢?李淵,是住在太極宮裏的甘露殿內;太子李建成,住在象徵儲君地位的東宮。

秦王李世民呢?住在承乾殿;齊王李元吉則住的是武德殿。但李世民在承乾殿沒住多久,卻被迫搬遷,在皇宮之外另建了一個宏義宮居住。他爲何要搬出皇宮區,到那麼偏遠的地方去居住?

公元622年,李世民帶兵出征,順利消滅了竇建德、收服王世充後,班師回朝。由於建立了這不世之功,李淵擔心,若不加制衡,恐怕天下將只知秦王,而不認太子,那樣太子將來的日子就艱難了。

另外,歷來功高震主,對自己的皇權也會構成威脅。於是,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把他驅趕出權力中樞,到宮外去候着了。

“武德五年七月,高祖以秦王有克定天下功,特降殊禮,別建此宮(宏義宮)以居之。”(《唐會要·宏義宮》宋·王溥)

玄武門事件後,李世民如願以償,當上了皇太子,就名正言順的搬到東宮居住。後來李淵遜位,李世民登基稱帝。但他登基的地方不是在皇帝正規辦公的太極殿,而是在東宮的顯德殿!

爲何?因爲李淵雖然遜位當了太上皇,但還住在太極宮中,在太極宮中住,自然把持着太極殿。李世民沒有辦法,只能自己委屈了,在本應太子辦公的顯德殿來處理國家事務。

李世民的心裏,卻總有一種如芒在背的感覺。爲何?你想,龍庭正椅上坐的是太上皇,自己在東宮辦公,總是感覺有雙眼睛在那裏俯視着自己,使得渾身不自在。

如果是手下文臣武將來上朝倒還罷了,偶爾碰到周邊各國的使者來朝,就有些尷尬了。

這些外域使者,習慣了到太極殿去拜見皇帝,現在被太監引到顯德殿朝覲,總有一種“晏子使楚”,被輕視的感覺。所以下來後把自己的不滿向太監們發泄。

可是能怎麼辦呢?總不能派人去給太上皇老爹下最後通牒——別佔着茅坑不拉屎了,趕快給本皇騰地方。要是這樣,就會讓天下人貽笑大方了。

李世民想到這裏,心裏直後悔,當初順便也讓父親來個“暴病身亡”,豈不就省了今天的犯難?

怨氣歸怨氣,還得動腦筋想辦法纔是正道。腦子一轉,來了主意。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爲貞觀 這究竟是爲了什麼 第5張

05

他首先給當年李淵欽定的杜伏威案平反。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當年就爲杜伏威平反昭雪, 之所以如此急切地替杜伏威平反,就是要把自己的“懷柔”政策執行到底,改變過去威服的方式來統治天下的傳統思路,他要用征服人心的方式來統治天下。要讓歸順者都能拋棄後顧之憂,得到良好的待遇。後來他的這一政策得以順利實施。

在這個裏頭,其實還有一個目的,意思是說太上皇當年的決定是錯誤的,如今的他再也不是“一句頂一萬句”的那個時候了,這是精心設計的一石二鳥計策。

一方面是抹黑壓低了李淵;另一個作用的目的,就是告訴李淵,兒子現在說了算,我是正主,父親是否明白事?趕快讓我一步到位有多好啊!

誰知道這一招下去,並沒有“一石激起千層浪”,而是“泥牛入海無消息”。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此時的李淵,他心裏想,反正是江山是交給你二小子了,所以他並不太關心時事了(也不敢太關心),所以反應有些遲鈍。他這麼想,當年自己冤殺杜伏威,是爲了大局着想,殺他是爲了以絕後患。你現在給他平反,那就想怎麼着就怎麼着吧。

李世民本來想,給李淵來個“靈魂深處鬧革命”,誰知道這次並沒有觸及太上皇的靈魂,只能再想辦法。死的不行,那就拿活的下手吧。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爲貞觀 這究竟是爲了什麼 第6張

06

目標馬上就確定了,他就是唐朝的開國元老裴寂。

此人可真是李淵的鐵桿了。當年晉陽起兵,首功就是李世民、劉文靜、裴寂三人,他們合謀逼迫的唐國公李淵舉兵。唐高祖和裴寂個人私交特別好。唐朝建立後裴寂當了丞相。

但有一日被人彈劾,弄得裴寂很難受。一天和唐高祖在含章殿喝酒,倆人喝的很歡快。恰在此時,裴寂叩頭說:“當初陛下起兵太原,約好天下平定之後,允許老臣辭職歸田,現今四海太平,望賜骸骨回鄉。”

李淵一聽此話,很悲傷,流着眼淚說:“不能這樣,應當相與偕老纔好。你爲宗臣,我爲太上皇,逍遙快活於晚年,不是很好嗎?”

苦苦挽留後又不放心,怕他偷偷溜了,又特意派遣尚書員外郎每天一人在裴寂家輪流值班,把人給看住了。可見二人關係多好了。

公元629年,裴寂因一件小事受到牽連。唐太宗免去裴寂的官職,削去他一半的食邑,讓他返回故里。

李淵聽到信,想替自己這位老友求求情。但他實在難以張這個口。天下哪有父親給兒子下跪的呢?

李淵心想,我現在是太上皇,按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樣解釋:“太上的意思就是無上至尊。至古以來皇的功德大於帝王,帝王皆尊稱爲父皇,所以叫太上皇”。

但自己從來沒有體會出一絲的榮譽感,相反,心裏感到十分的沉重和壓抑,也陷入了沉思。

二兒子當權後,爲了樹立形象,在天下人面前一貫表現得寬容大度,他即位之初,曾以既往不咎的和解姿態赦免了數以千計的前太子黨和所有政敵,從而贏得了天下人心。但現在爲一點小事,就把我的老友給開了,這不明顯的是針對我嗎?

按理說自己現在徹底不管事了,對他也構不成什麼威脅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邊低頭思索邊在太極殿中踱着方步,一擡頭,突然腦洞大開。原來事情的癥結還是在我這裏呀!這個小子,是在給我上眼藥呀!

這下恭喜太上皇,你猜對了!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爲貞觀 這究竟是爲了什麼 第7張

07

既然猜中了,那還等什麼?今天整的是裴寂,自己如果還不識相,明天還不知要出什麼幺蛾子呢。罷罷罷,還是自己識相點,主動滾蛋,免得到時候大家難堪。於是主動提出願意從太極宮遷往宏義宮。

李世民心裏頭懸着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他可以名正言順的入主太極宮,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的安坐龍椅了。

“高祖以宏義宮有山林勝景。雅好之。至貞觀三年四月。乃徙居之。改爲太安宮”。(《新唐書·高祖本紀》)

李淵搬到宏義宮後,把宮殿改名爲大安宮。大安,大安。意思就是說在那裏消停的安度晚年吧。至於太上皇是什麼樣的心情,那已不是當今皇上關注的重點了。

他的志向遠大着呢。他要帶領大唐的子民們去開創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他要成爲真正的千古一帝!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