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毛利輝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關於他的軼事及評價有哪些

毛利輝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關於他的軼事及評價有哪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物官曆

永祿八年(1565年)2月,元服,得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偏諱,取名輝元。

永祿十三年(1570年)3月13日,就任右衛門督。自那以後被稱爲少輔太郎。

天正二年(1574年)2月9日,遷任右馬頭。

毛利輝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關於他的軼事及評價有哪些

天正十六年(1588年)7月25日,作爲“豐臣輝元”升敘從四位下,任官侍從。同日轉任參議。另外,上列清華家的家格。被稱爲“安藝宰相”或“羽柴安藝宰相”。

文祿四年(1595年)1月6日,升敘從三位,轉任權中納言。被稱爲“安藝中納言”或“羽柴安藝中納言”。同年成爲豐家五大老的一員。

慶長三年(1598年)4月18日,辭任權中納言。

人物評價

悲哀人生

對一個二代家督來說,有偉大父親在上的龐大陰影的摭藏下,自然倍感壓力。

可是,只要二代目的艱苦能成功交到三代手上,家業通常能成功過渡,如同時期的後北條氏和後來的德川氏。不幸的是,毛利家的二代目隆元早死,而新的家督(三代目)輝元負擔的卻是兩代的總和,而且,更不幸的是,不單有偉大的祖父,更有偉大的叔父,這是先代未聞的特例,也是輝元特有的悲哀。

毛利輝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關於他的軼事及評價有哪些 第2張

在元就死後,不少家臣都把未來(隆景及元春死後)交到輝元的身上,以立威來說,輝元有等於無,在偉大祖父的陰影下,不單比較難免,而且大權也不得不交到隆景、元春身上,再加上隆景、元春之間的久有的不和,更令輝元不能發揮。雖說自少有隆景的教育,希望把輝元教育爲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可是,與甲斐武田一樣,不論家臣或元春、隆景都脫不開“元就神話”的沉醉中,令輝元的成長變成陰暗,這也是二代目的必然悲哀,可是輝元負擔的遠遠長久,而在日後,元春死後的隆景也沒有爲輝元提供一個足以輔助的輔手,這也是輝元在關原判斷出錯的一個遠因,更是毛利家一個致命缺陷。在不服氣及不甘心的情況之下,輝元成爲後世譏笑的一個失敗者,可是,這卻是輝元所不能控制的地方。

兩川分流

隆景及元春之不和,到了輝元的時代,更爲惡化,由於元就以來的壓抑,元春的反發更加強大,尤其面對織田、羽柴東來的時候,更加表現出來。在本能寺前後,對織田的立場中,元春與隆景已抱兩極的意見,前者主張開戰,而後者漸趨於和議。當然,本能寺之變是救了毛利家的一件幸事,可是,毛利元就的主張“不干涉中央政策”也因此而破壞,由於隆景的親善政策被採立,一向主張中立的毛利家也不知不覺間向中央靠近,這根本不是輝元的問題,反而是隆景等溫和派在保家同時的一個間接效果,這也令毛利輝元不得不對“天下霸權”起了念頭。

自毛利倒向秀吉後,兩川分化的問題已經表面化,主動親善的隆景得到中央政權的大力重用,當然在秀吉的積極分化下,隆景也爲毛利家多次解圍,令毛利家慢慢走向政治中心,而元春卻相反地被冷藏,同時在九州之戰中客死異鄉,兩川的平衡已經破裂,而且吉川家與小早川家的關係也一去不返,尤其是當元春剛死時,隆景勒令吉川家出陣的動作,更令吉川與小早川不能和解,把累年的對立誘發,兩川體制事實上名存實亡,同心護宗的精神也因此而變成各自護宗的分離局面。到了最後,隆景也因爲毛利家而正式把兩川制結束,小早川家在隆景死後已是一個獨立性的、親豐家的大名,與毛利的關係也不再重要。累年的沈積,再加上中央政權的加速動作,毛利兩川的體制也正式壽終正寢,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只不過是負面收場而已。

妥協攻略

除上述的團結政策,毛利元就另一主張是妥協政策,是偏向對外的一個政策。

自毛利壓過大內及尼子後,正式開始他的霸業,可是,毛利家的擴張沿用久用的結盟方式,與東國大名並不相同,毛利家東面五國的領地大多是威壓當地豪族及小名而成,也就是繼續他們“豪族之長”的精神。但問題是,這個形式並不十分強韌,如要約束這個“豪族聯盟”的發展,必要的妥協並不能缺少,加上毛利家在軍隊上的不平衡發展——水軍重於陸軍,更使毛利家倚重盟友的陸軍及自身強大的水軍來保持強勢勢力。就如元就所說:“我家十國,面對一次危機後可能只餘五國,再一次、兩次危機後可能只有原本吉田鄉的領地”。

毛利輝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關於他的軼事及評價有哪些 第3張

事實上,元就明白到強力軍事征服並不是毛利家的生存之道,在團結的同時,也要作出一定的妥協,作爲團結的其一力量。同樣,面對中央政權,中立、和議的立場也是妥協自保的一個方法。對大友的立花山之戰,元就眼見到手,也要回軍平定大內、尼子的餘燼,這也是取捨的一個動作,因爲元就明白自己當時的力量並未足以向北九州入手,否則只會泥足深陷,而且九州之戰也是倚重北九州的反大友衆來助攻,本身功量並不足夠,要穩住根本(西國)就要團結一致目標,也就要妥協,故毛利元就也只好放棄北九州。而毛利氏面對秀吉雪崩式入侵,也依然沿用元就的妥協方針,能放棄的都放棄,全以保全爲宗旨,最終在本能寺、賤嶽之後,成爲豐臣政權所倚重的力量。

關原之道

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死後,輝元一下子要重整毛利家的架構,而且要加強自身的力量,關原不得不說是一個契機。在關原前夕,要決定加入西軍與否的時候,輝元的確巧妙利用“團結”及“妥協”的功用。事實上,當時的加入西軍的決定,並不是輝元及安國寺惠瓊個別的決定,而是家臣們會議後一同的決定“與德川家康爭奪豐家的執權地位”把毛利兩川崩解以來的家臣再次團結在自己的手中。

平心而論,關原大戰並不是從一開始的一面倒,東軍的勝利也不得不說是幸運成分頗高的一場戰爭。從另一個側面看,關原大戰是毛利主導的一戰,不論一方總大將或是扭轉乾坤的角色都由毛利一族所承,但這個決定性角色最後卻換來悲痛的後果。可是,這種是稍稍片面的一個看法,原因最後毛利能生存的原因卻是久違的“團結一心”及“妥協”精神挽救了毛利。故然輝元的錯誤在於猶豫過久而且未能把握決定性時機,但毛利家卻因此變得更堅強,一致對外,而久被輕視的吉川家也因團結而犧牲,最後被毛利宗家所敵視。

這雖然是吉川家的悲哀,但在幕末,兩家也重拾團結精神而一致倒幕,同樣,在毛利宗家內部,藩士的憂憤大都集中反幕府的情緒之中,每年的新年團拜,毛利藩士、支藩藩士都會說“主公,可以(倒幕)了嗎?”作爲賀詞之始,從這樣來看,關原的教訓也可稱得上是臥薪嚐膽的大翻身,也是對毛利兩川、百萬一心的再重整。而至今,毛利氏依然歷久彌新。

毛利輝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關於他的軼事及評價有哪些 第4張

元就的大智慧令小小的毛利茁壯成王,也因他小小的缺失而使毛利家漸入崩潰的深淵。元就強調的不干預政策,事實上並不合時,到了輝元時代,已是另一格局,對輝元是一個新挑戰,要批評輝元的過失實在有失公平。隆景與元春的平衡差錯也是受到中央局勢的影響,可是,元就的精神保存,使毛利家即使出現崩解,但依然保持向心力,這是毛利生存的中心關鍵,也是毛利氏與毛利元名譽長久的一個側面原因。

家族成員

祖:毛利元就

父:毛利隆元

母:尾崎局(內藤興盛之女、大內義隆養女)

叔: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毛利秀包

正室:南之方(宍戶隆家的女兒)

側室:兒玉元良之女

長子:毛利秀就

長女:竹姬(吉川廣正正室)

次子:毛利就隆

從兄弟:吉川廣家、毛利秀元

養子:毛利秀元

養女:小早川秀秋與興正寺準尊的正室

軼事典故

侵朝戰爭中被日軍俘虜的姜沆,在《看羊錄》中稱輝元“つつしみ深く、ゆったりと大らかで、わが國(朝鮮)人の性質によく似ている(十分謙虛謹慎,悠然豁達,與我國(朝鮮)人的性情相似)”

在關原之戰中輝元雖擔任總大將,但並未出陣。戰後險些被家康貶爲平民,在吉川廣家的斡旋下得以保全大名身份。輝元無力地嘆息“近頃の世は萬事逆さまで、主君が家臣に助けられるという無様なことになっている(“近來世間萬事都顛倒了,主君還要難堪的依靠家臣幫助(方能保全)”)”

關聯作品

小說

《毛利輝元 刻有傾國烙印的男人》(池田平太郎,幻冬舍Renaissance,2011年)

《白藪椿―毛利輝元的密謀》(平川彌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