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自古文人多磨難,爲何統治者總愛拿文人開刀

自古文人多磨難,爲何統治者總愛拿文人開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居正變法是中國封建社會末期一次重要的自我挽救行爲,儘管這次改革並沒有取得成功,依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探討,在張居正變法期間,曾對全國各地的書院進行了大規模的查封運動,以至於其間幾乎無書院的存在,按我們現代人的思維,普及教育是一件大好事,“宰相之傑”張居正爲什麼就這麼反感呢?與此同時,張居正還殺了當時著名的學者何心隱,這又是爲什麼?

只有一個原因,因爲書院的存在已經影響了改革的順利進行,書院所傳播的理念與張居正變法的理念背道而馳,張居正作爲攝政者,必須採取查封全國書院的行動,以統一改革思想,保證改革順利進行,鐵腕之下,書院蕩然無存。

自古文人多磨難,爲何統治者總愛拿文人開刀

  ▍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的大臣。網絡配圖

客觀的說,明末的思想風氣較之唐宋顯得比較浮躁,注重於“務虛”,特別是王陽明所宣傳的“心學”已經成爲了士大夫所廣泛接受的思想,至萬曆以後,空談之風日盛,提倡心外無物,不假外求,而沒有實實在在地在學問上下工夫,士大夫們整天熱衷於開座談會,搞辯論賽,形成了完全脫離追求客觀真理的氛圍,導致書院講學之風興起。

這與張居正變法的基本原則是相違背的,而且可以說是對張居正所提出的重要改革舉措之一——考成法的質疑和挑戰,這是不允許的,考成法就是用政策和制度約束官員必須做實事,如果士大夫不接受考成法的監督,張居正的改革就無法進行下去,因此,注重民生、實事求是的做法,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思想,必須成改革主旋律,書院講學的風氣顯然與此格格不入。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我們知道,張居正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不喜歡務虛空談,更不喜歡講學座談,改革需要的是切實的做出政績,按張居正的做法,就是要必須符合考成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達到KPI考覈,績效標準達不到,你這官恐怕也就當到頭了。

然而,這卻引起了廣大士大夫的反對,書院是他們討論學問,交流思想,傳播政治理念的重要場所,查封書院,就意味着封閉了言路,用現在的話說叫禁止了“言論自由”,甚至包括內閣次輔呂調陽也對張居正的行爲表示不滿,再大的反對也擋不住權力的力量,萬曆七年正月,作爲攝政者的張居正正式閉鎖書院,據說全國有六十四所書院被迫關閉。

自古文人多磨難,爲何統治者總愛拿文人開刀 第2張

  ▍張居正改革指出當時存在五大積弊:“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瘝曠,曰吏治因循,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匱。”張居正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改革。網絡配圖

明末書院林立,非常有名的書院有東林書院、白鹿洞書院,龍城書院等,大量的士大夫都非常喜歡在各大書院講學,而且都是爲了宣揚陽明心學,而何心隱便是當時泰州學派講學的代表人物,他的言論對於當時的張居正是極爲不利的,於是張居正只得利用權力殺了他。

張居正改革的核心和目的就是富國強兵,而改革初期,多數的士大夫流於空談,認爲富國強兵並非儒家所提倡的“仁政”之道,而是“聚財”“斂財”的藉口,對張居正的改革不屑一顧,他們嘲諷張居正說:“吾輩謂張公柄用,當行帝王之道,今觀其議論,不過富國強兵而已,殊使人失望。”張居正對此報之一笑說:“過譽我矣! 吾安能使富國強兵哉!”這種議論多了,對改革自然是不利的。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張居正強調:“法制無常,近民爲要,古今異勢。便俗爲宜。”“人情物理不悉,便是學問不透。”這在那個言必稱孔孟的時代,提出不體察民情,便是學業不到家的特殊見解,大大突破理學的禁錮,他自憾位居高官,對民間猥俗猶如隔岸觀花,不如底層下屬瞭解民間疾苦,要求當官的、做學問的走出衙門和書齋,面向實際,把治學理政與解決國計民生結合起來,這對陳腐的思想界無疑是一大觸動。

諸如何心隱這樣的人,在書院裏討論了很多政治問題,特別是關於張居正的改革,對朝政指手畫腳,又因爲他們在民間的影響力太大,就有不少人依附他們的理念,導致形成“務虛”的社會風氣,而要順利進行改革,這種社會風氣是要不得的,必須扭轉這種不良風氣才行,於是,張居正採取了比較激進的舉措,利用封閉書院的行動,無疑是向世人特別是士大夫傳達了一個訊息——一切都要按考成法來,不要想着吃大鍋飯了!

自古文人多磨難,爲何統治者總愛拿文人開刀 第3張
 ▍張居正五十大壽,宴請朝中大臣,醉翁之意不在酒,乃爲懲治貪官。網絡配圖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有些執政官員就是書院的成員,比如內閣次輔呂調陽就是比較喜歡講學的,於是,書院經常集結在野人士,發揮出“遙控時政”般的強大實力,如果說張居正封閉書院的目的,在於不讓其干涉朝政,不讓其影響變法,這是明面上的,還有一層不可言喻的,那就是避免官員之間因爲政治立場不同而結黨。

如果說在張居正這個年代,書院還只是用來講學、傳道的話,那麼從大明王朝以後數十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張居正閉鎖書院是有先見之明的,書院果然成爲了一些政客結黨的場所,而且形成了明末著名的黨派——東林黨。

東林黨與閹黨的鬥爭,貫穿了整個晚明史,東林黨人爲拯救大明江山,以書生之力披肝瀝膽,奮發圖強,諸如前期的顧憲成、左光斗、高攀龍,後期的黃宗羲等人,必須肯定,在道德層面上,這些以天下爲己任的東林黨人的高尚氣節是值得學習的,然而,繼續“務虛”的作風卻爲明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其實通過東林黨人自己所編寫的書籍可以看出,在後期部分士大夫已經明白了求真務實的道理,比如陳子龍曾編寫過《明經世文編》,顧炎武編寫《天下郡國利弊書》,黃宗羲編寫《明夷待訪錄》,就是總結明末的經驗教訓,希望後人能做到經世致用。

隨着黨爭的複雜化,東林黨、浙黨、楚黨、閹黨等相互攻擊,東林黨中也有一些政客喪失節操,毫無廉恥,只顧及自己的政治利益得失,而拋棄國家民族大義,導致整個朝廷政局混亂不堪,這實非江山社稷之幸!這也是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