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徐達生背疽,朱元璋爲何賜只燒鵝給他吃?

徐達生背疽,朱元璋爲何賜只燒鵝給他吃?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朱元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著名的殺功臣的開國皇帝,一位是漢高祖劉邦,另一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朱元璋屠殺功臣就是7個字:一言不合就殺人。也正是因爲這樣,只幾年光景,開國功臣或幾乎被他屠殺殆盡。

徐達生背疽,朱元璋爲何賜只燒鵝給他吃?

史書記載,朱元璋殺人的手段包括梟首、凌遲、族誅、剝皮、抽筋,僅用這些方法處死的人,就達一萬多例,用其他相對人道方法處死的,達十多萬人。他自己還恢復了“古代”的刑罰,比如黥刺、劓刑,無用不用其極。

而這其中,跟隨朱元璋的武將文臣都在劫難逃,拿文將來說吧,就連能算盡下下五百年的劉伯溫也難逃魔爪。而拿武將來說,隨朱元璋徵南闖北,立下赫赫戰功的徐達也遭遇“生死劫”。

徐達和朱元璋“似曾相識”,他們是老鄉——都是濠州(現安徽鳳陽)人,他們出身農家——小時候都當過乞丐。他們都有超級才華。公元1353年,當時還是軍中將領的朱元璋奉郭子興的命令回鄉招募士兵,徐達知道後立即參軍,從此追隨朱元璋。後來朱元璋爲成大事僅帶了24人離開濠單飛,徐達便是其中一個。隨後徐達憑着勇猛剛強和個人才能成爲朱元璋的“第一心腹”。

朱元璋佔據應天后,制定了個個擊破的戰略,先對付陳友諒,然後對付張士誠。結果徐達以和陳友諒的對攻中,只用離間計便佔領了安慶,後被封爲奉國大將軍。後又會合楊瓊攻克江陵、辰州、寶慶等地,肅清陳友諒殘餘勢力。而對攻打張士誠中,徐達有設伏兵,攻城池,與常遇春一起滅掉張士誠。

徐達生背疽,朱元璋爲何賜只燒鵝給他吃? 第2張

1367年,徐達被任命爲徵虜大將,率25萬大軍北伐蒙元,一路上元軍或敗或降。1368年8月圍攻大都,元朝亡。元朝雖然滅亡,但蒙古殘軍衆多徐達又率軍作戰,與當時擁兵10萬的王保保決戰,王保保戰敗,僅攜帶親信數人北逃,之後,徐達又陸續滅掉其他的北元殘匪。

徐達可以說他幫助朱元璋爲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正是因爲這樣,朱元璋不僅把徐達列爲開國第一功臣,而且還把他的爵位弄得很高。

據野史有這樣的記載。平定天下後,朱元璋舉行了一次慶功宴。結果在宴席上,徐達喝醉了,在酒精的促使下,他端着一碗酒飄飄然的走到朱元璋面前,對朱元璋說:“請大哥,把這碗酒喝了。”朱元璋在打江山時和徐達、湯和等人以兄弟相稱,此時也不介意,但卻推脫說不能再喝了。徐達急了,便說:“大哥要是不喝的話,我就要倒酒了。”朱元璋認爲他只是開玩笑,於是說:“那你倒吧。”徐達手一抖,酒便潑在了朱元璋的身上。湯和和常遇春等人趕忙搶了徐達手中的酒碗。而徐達隨後便倒在地上睡着了。

隨即,朱元璋叫人來將喝得爛醉如泥的徐達擡到自己的龍牀上睡下了。龍牀是皇帝的特有之物,即便是重臣也不能享受到的。作爲臣子如果貿然躺下的話,是要殺頭的。

而被徐達撒酒瘋丟了面子朱元璋,就是想等着在徐達酒醒之後看到這一幕會有怎樣的反應。

果然,當徐達醒了時,忽然看到自己身上開着明黃綢緞的龍被,嚇了一跳。

徐達酒意全無,後背還襲來一陣陣寒意,額頭上的汗珠也是止不住的往下流,他趕緊起身並跪倒在龍牀邊一個勁地磕着頭說:“罪臣該死,罪臣該死……”

此時,躲在屏風後面的朱元璋看着徐達這番表現,便沒有追究他,並將此事化解了。

當然,徐達最終能沒能逃脫朱元璋對他的“屠龍刀”。有史料記載,徐達當時背上患有背疽,也就是他的背上長有毒瘡。而且,當時有這樣的傳言,說是背上長毒瘡不能吃蒸鵝。但是,朱元璋卻賞賜了他一隻燒鵝,徐達看見燒鵝,明白了一切,這是明顯的君要臣死啊。於是哭着吃掉了燒鵝,當天晚上就病逝了。

徐達生背疽,朱元璋爲何賜只燒鵝給他吃? 第3張

後人也都認爲徐達是因爲吃了燒鵝而死的,然而,《明史》中有相關徐達死去的記載,卻是這麼說的,7個字:患背疽,病篤,遂卒。這7個字中,我們可以確定地知道徐達確實患有背疽。然而,卻沒提到燒鵝的事。

現代,有科學研究證明過,背疽這種病,並不會因爲吃了一隻燒鵝就變得病重以及病逝。換而言之就是,徐達患有背疽不假,但並不會因爲吃了一隻燒鵝而死。要知道背疽不過是背部發生了細菌感染導致化膿,只要派出膿液消消毒就會痊癒,而鵝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吃了不會致病情惡化。

而徐達去世之後,朱元璋悲痛欲絕,追封他爲中山王,配享太廟,並親自爲其撰寫碑文,徐達的墓碑高度高達8.95米,比朱元璋的還要高,這也從側面證明朱元璋和徐達之間的特殊關係。

同時,沒了兵權,又身體有羌的徐達已不是極具危險人物,朱元璋顯然沒必要直接殺死這位最好的夥伴,而成爲衆矢之的。

徐達究竟是怎麼死的?病死的可能性極大,但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定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