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赫連勃勃有足夠信心建立大夏國的原因是什麼?

赫連勃勃有足夠信心建立大夏國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赫連勃勃,原名劉勃勃,或字敖雲(北魏皇帝拓跋嗣給他取個侮辱性名字“屈孑”,屈孑是卑下之意,《晉書》誤作爲其表字。),匈奴鐵弗部人,十六國時期胡夏國(又稱赫連夏)建立者。那你知道赫連勃勃非常自信建立大夏國的原因是什麼嗎?今天隨着小編一起來看看!他之所以能夠說出豪言統一國家與他從小便異於常人相關,並且還很會用兵,深受後秦王年的賞識。後秦弘始九年的時候,赫連勃勃因爲怨恨後秦與北魏通訊,於是下定決心背叛後秦。擅自扣押柔然可汗送給後秦的馬匹數千,又假裝在高平川狩獵,偷襲沒弈幹,並將其殺掉,吞其部衆。勃勃自以是匈奴夏后氏後裔,於是建國號爲“大夏”,自立爲王。

赫連勃勃有足夠信心建立大夏國的原因是什麼?

網絡配圖

勃勃自立不久後,想要出兵討伐後秦,但當時諸將都反對出兵後秦,建議勃勃先固守高平,穩固根本,然後才圖長安。但勃勃認爲夏國初建,實力仍弱,關中這個地方一直因爲後秦的強大而沒能攻取,若果自守一城,必會引來後秦各鎮的聯手攻伐,終兵敗亡國,故此特意不長居一處,以游擊戰術,出其不意,讓對方疲於奔命,以取嶺兵、河東之地,再待後秦君主姚興死後才攻取長安。這這些方面就足以看的出來赫連勃勃的軍事才能,或許也正是這樣成就了他的統一建國。

在413年時期,勃勃稱天王后,在境內實行大赦,還改了年號爲鳳翔。任用叱幹阿利擔任領將作大匠,後又徵發嶺北十萬胡人、漢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築都城,都城起名爲“統萬城”。赫連勃勃自己說道“朕正要統一天下,統治萬邦,可以用統萬作名稱。”

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國

司馬炎在265年時建立的西晉,直至317年,共歷時52年,最後被匈奴人建立的漢國滅亡。之後東晉時期,北方的多個少數民族先後建立了10多個割據政權,歷史上稱作“五胡十六國”,在十六國中,都曾先後部分或全部領轄寧夏地區。但在寧夏曆史文化上留下較深印跡的是匈奴鐵弗部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大夏政權是赫連勃勃一手建立的,國都稱作“統萬城”,他建立起來的大夏國政權也是十六國時期最後出現的一個政權。中國古代以“夏”爲國號的政權頗多,因此史家又稱十六國時期的夏政權爲赫連夏,又稱爲胡夏國。赫連夏政權從赫連勃勃公元407年稱天王大單于算起,到431年北魏的屬國吐谷渾俘赫連定爲止,一共僅存了二十五年的時間。

赫連勃勃有足夠信心建立大夏國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網絡配圖

關於赫連勃勃之所以能夠建立大夏國也是歷經戰爭迫折,在十六國十六國的時候先依附劉淵,後附前秦。滅了代國,命其首領劉衛辰黃河以西。前秦瓦解後,劉衛辰勢力發展,據有朔方之地。後來在晉太元時期,北魏將劉衛辰攻殺。他的兒子赫連勃勃投奔了後秦,還任職安遠將軍。在晉義熙三年的時候,赫連勃勃襲殺自己岳父、以及後秦高平公沒弈幹,自稱大夏天王、大單于,改姓赫連,自以爲匈奴是夏后氏後裔,建立大夏政權。但是大夏政權並沒有維持很長的時間,在赫連勃勃立夏稱帝之後,他的兒子赫連饋、赫連倫、赫連昌兄弟之間,爲了爭奪皇位進行了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這正好爲這就爲北魏滅夏創造了條件,直到公元430年的時候,北魏攻佔平涼,赫連定向西逃走,被吐谷渾俘殺。夏國正式滅亡。

赫連勃勃的歷史評價

《晉書》①赫連勃勃獯醜種類,入居邊宇,屬中壤分崩,緣間肆慝,控弦鳴鏑,據有朔方。遂乃法玄象以開宮,擬神京而建社,竊先王之徽號,備中國之禮容,驅駕英賢,窺窬天下。然其器識高爽,風骨魁奇,姚興睹之而醉心,宋祖聞之而動色。豈陰山之韞異氣,不然何以致斯乎!雖雄略過人,而兇殘未革,飾非距諫,酷害朝臣,部內囂然,忠良捲舌。滅亡之禍,宜在厥身,猶及其嗣,非不幸也。②淳維遠裔,名王之餘。嘯羣龍漠,乘釁侵漁。爰創宮宇,易彼氈廬。雖弄神器,猶曰兇渠。③勃勃身長八尺五寸,腰帶十圍,性辯慧,美風儀。

赫連勃勃有足夠信心建立大夏國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網絡配圖

王買德陛下奕葉載德,重光朔野,神武超於漢皇,聖略邁於魏祖。

謝採伯若劉淵、聰、粲、曜,石勒、虎、閔,苻生,赫連勃勃等,其兇徒逆儔,淫酷屠戮,無復人理,禍亦不旋踵矣。

王夫之①赫連勃勃徵隱士韋祖思而殺之,暴人之恆也。祖思不免於死。凡屍隱士之名以處亂世而無其實者,幸而不死,殆行險以徼倖之徒與!祖思之殺,以恭懼過甚,而逢勃勃之怒。恭懼非死道也。故莊周人閒世有養虎之說,動色相戒,譬諸遊羿之彀中,誠哉其言乎!而非也。若周之說,亦懼已甚而與死爲徒者也。孔子之於陽貨,義不屈而身不危,雖聖人哉,而固無神變不測之用,求諸己而已。君子之於人也,無所傲,無所徇,風雷之變起於前,而自敦其敬信。敬者自敬也,信者自信也,勿論其人之暴與否也。貞敬信者,行乎生死之塗而自若,恂慄以居心,而外自和,初無與閒也。其於暴人也,遠之已夙矣。不可遠而居正以自持,姚興之與勃勃又奚擇焉?②乃若祖思之竊隱士之名而亡實,則於其行見之矣。處夷狄爭亂之世,一徵於姚興,再徵於勃勃,隨聲而至,既至而不受祿,以隱爲顯名厚實之囮,蹠之徒也。中夏無主,索虜、羌胡迭爲雄長,而桓溫、劉裕兩入關中,獨不可乘其時以南歸邪?如曰溫與裕不可託也,則管寧歸漢,亦何嘗受羈絡於曹操乎?如其不能,身絕天下之交,口絕天下之言,莫爲之先容者,興與勃勃抑豈能有獨知之契以相求於夢遇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