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工匠修建完皇陵之後 工匠又是怎麼逃生的

古代工匠修建完皇陵之後 工匠又是怎麼逃生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皇帝和工匠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下葬後,爲他修陵的工匠是如何逃生的?

在我國古代封建帝制時期,有一種喪葬儀式叫“事死如事生”。封建帝王們不僅活着的時候要盡享人間富貴,更想在離世後延續榮光和奢華,就把陵寢修得富麗堂皇,收羅各種金銀玉器、奇珍異寶陪葬,讓自己即便身在地府,也擁有令人豔羨的財富。

古代工匠修建完皇陵之後 工匠又是怎麼逃生的

爲了使自己身後免受打擾,同時也爲了保護那些隨葬的貴重物品,他們也會想盡辦法給自己的陵寢增加多種防盜措施。其中一個措施,極其殘忍,受害者甚衆,卻一直延續了幾千年,一撥又一撥被徵召修築陵寢的工匠,不得不做了保守祕密的犧牲品。

但是殘殺工匠並沒有讓帝王們死後安寧,反而因爲華貴的陪葬總招來“摸金校尉”的青睞,有的補充了某地的軍餉,有的填滿了某處的府庫……

那工匠們的命運呢?只能隨着已逝的帝王一起,葬身在自己親手修築的豪華地宮中嗎?當然不,求生的本能會激發出巨大的潛力,總有聰明的工匠能夠爲自己和工友們預留後路,完成最古老最原始的密室逃亡,逃出生天。

爲了不被惦記,皇家帝陵有多努力

滿是珍寶的帝陵,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藏寶地,很容易勾起人們鋌而走險的罪惡心理,這是封建統治者們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在那個乞求長生而不得的年代,給自己一個跟活着時候一樣奢華的長眠之地,就成了帝王們最後的倔強。

以秦始皇陵爲例,據說始皇帝想要把生前所有的山川、河流、宮闕都帶到地下陪自己,於是,前後花了39年,合計徵集近80萬人修建他超規格的皇陵。截止目前,光陪葬坑就發現了400多個,聞名於世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只是其中之一。

古代工匠修建完皇陵之後 工匠又是怎麼逃生的 第2張

後世的帝王雖然沒有個個效仿始皇帝陵寢的規模,但很多也是從即位就開始修建,一直修到皇帝駕崩,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這期間還要進行不斷地完善和填充,有的帝王還會親自去驗收成果。於是,幾乎每座帝陵都是美輪美奐、價值連城。

既然不想放棄陵寢的豪華程度,那就只能在加強安保設施方面做文章:有的用真假墓冢混淆,讓人難辨真僞;有的想盡各種辦法進行加固,用積沙或者澆築;還有傳說中的設置機關、放置毒物等等。然後就是最殘忍的滅口,參與陵墓修築的工匠被迫集體殉葬。

《史記》中明確記載了,修建陵墓的工匠“無復出者”;漢景帝陽陵中發現了帶刑具的屍骨,被考證其中有當時參與修建的工匠;還有漢武帝的茂陵,陪葬坑裏2萬殉葬的工匠……幾乎每一個皇帝的身後事,都充斥着修築工匠們被害的事實。

在封建帝制等級森嚴的統治下,以及從奴隸社會一路延續下來的“人殉”制度,在當時的統治階層看來,修築皇陵的卑微工匠,也屬於皇傢俬有物,讓他們作爲保守皇家最高祕密的犧牲品,不僅理所當然,而且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古代工匠修建完皇陵之後 工匠又是怎麼逃生的 第3張

皇陵工匠們艱難的求生路

修築皇陵的工匠們是不是隻有死路一條呢?既然瞭解了皇陵的確切位置,皇家自然不會允許祕密泄露。這就意味着,一旦被徵召修建皇陵,對於工匠、勞役們來說,很可能就是有去無回。

即便有些朝代有些帝王不會選擇殺人保密,工匠們的結局也不會太好,爲了守護皇陵的祕密,他們只能有兩種結果,要麼徹底開不了口,要麼沒法開口。於是就有了被髮配邊疆的,被強徵上戰場的,還有被強制遷居某地監管的,不僅失去人身自由,有的甚至會毒啞弄聾。

有了太多的前車之鑑,工匠們不想白白犧牲,就只能幫自己尋找生路。一遍遍嘗試和失敗的過程中,工匠們也在與統治階層鬥智鬥勇,發展到後來,帝王陵寢的安保級別越提越高,工匠們逃生的智慧和技巧也愈來越高明。

接下來,就要提起一個帝王陵寢中極其關鍵的物件——自來石,工匠們智慧的產物。

自來石是一塊號稱“一石當關,萬夫莫開”的巨大石條,足有1.6米高,是關閉地宮石門,隔絕外界的最後一道關卡。工匠們留給自己的最佳逃生時機,就在封閉地宮的最後一步。

古代工匠修建完皇陵之後 工匠又是怎麼逃生的 第4張

自來石的原理是這樣的:在地宮內側地面和石門上鑿刻出與石條兩端相應的凹槽,石條一端先置於地面凹槽內,另一端挨着石門,隨着石門緩緩關閉,石條的兩端與兩處凹槽完成咬合,最終效果就是,多大的力都沒法從外面推開石門。

工匠們是如何利用自來石完成逃生計劃的呢?首先,利用自來石,工匠們可以從外面關上地宮門,而且有了自來石的強大堵門作用,皇陵被盜的危險就少了幾分,工匠們也就沒了滅口的必要。

其次,自來石封鎖後的地宮門從外面靠蠻力無法打開,但裏面是可以的。如果工匠們被封鎖在地宮內,只需要合幾人之力挪開自來石,然後再照着原樣放下去,緩緩關門就能逃出。

如果被挪動後從外面單靠人力沒法完全還原怎麼辦?聰明的工匠還可以用“拐釘鑰匙”將自來石復原。

據說崇禎皇帝下葬時,因爲明代已經滅亡,李自成就決定把崇禎和皇后一起葬入田貴妃陵中,打開地宮門靠的就是“拐釘鑰匙”。

後來在定陵發掘的過程中,“拐釘鑰匙”也順利完成了石門的開啓。原理也很簡單,把一根鋼筋的頭部做成“N”字形,就可以卡住自來石,推至豎起,石門就能打開。使用的時候從石門外縫隙伸入,轉動N字形頭部,使其卡在自來石上,輕輕一推就可以了。

古代工匠修建完皇陵之後 工匠又是怎麼逃生的 第5張

帝王陵寢逃生,工匠們用智慧救了自己。自來石和“拐釘鑰匙”,一個是絕處逢春的千斤一擋,一個是妙手轉圜的四兩一推,就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這就叫高明!

可工匠們的逃生,終究是在多少犧牲之下逼就的智慧,就因爲封建帝王的陵寢內藏有珍寶,又怕被人惦記盜掘,就犧牲了爲自己辛苦修築陵寢的工匠。在這種逃不開的怪圈中,工匠們爲了自保,只能一輩更比一輩聰明,聽起來就止不住的悲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