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南宋釣魚城被稱爲“上帝折鞭之處” 釣魚城爲何蒙古鐵騎下堅持36年之久

南宋釣魚城被稱爲“上帝折鞭之處” 釣魚城爲何蒙古鐵騎下堅持36年之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南宋釣魚城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蒙古軍隊的鐵騎在鼎盛之時橫掃亞歐未逢敵手,但是誰能想到他們能在四川釣魚城吃了大虧。

釣魚城在蒙古鐵騎的衝擊下堅持了36年之久,直到南宋投降仍然未被破城。後人尊稱此處爲“上帝折鞭之處”並非沒有道理。

那麼釣魚城究竟有何神奇之處呢?

南宋釣魚城被稱爲“上帝折鞭之處” 釣魚城爲何蒙古鐵騎下堅持36年之久

釣魚城之戰,又稱“蒙宋攻守釣魚城”,時間跨度長達36年之久,這場戰爭名聞中外,是中外軍事史、宋蒙關係史、川渝地方史等諸多領域經久不息的熱門話題。

釣魚城之戰已經不是簡單的戰爭,不屬於純粹的軍事史,相反是種類繁多、涉及各個方面的“雜史”,軍事史、晚宋史、 建築學、 兵器史、 戲劇、 文學、 民族史、 歷史地理學等。

南宋寶祐四年、蒙哥汗八年(1258年),蒙古大軍沿着嘉陵江南下,順江由上至下進攻重慶。南宋局勢已有崩壞之際,西面戰局至關重要。

南宋釣魚城被稱爲“上帝折鞭之處” 釣魚城爲何蒙古鐵騎下堅持36年之久 第2張

釣魚城坐落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交匯之衝,控扼由三江展開的扇形地區,既可阻止蒙古軍長驅直入,庇護重慶不被威脅。

又可連着結渠江,組成一道封鎖開達、夔峽之路的防線。南宋末年川東地區最著名學者陽枋曾作詩描述釣魚城的戰略地位:“吳門捍蔽重夔渝,兩地藩籬屬釣角。自昔無城當蜀屏,從今有柱壯坤輿。”

可謂上天賜予南宋的西面“萬里長城”。

南宋釣魚城被稱爲“上帝折鞭之處” 釣魚城爲何蒙古鐵騎下堅持36年之久 第3張

釣魚城內經營有方,豐衣足食,駐守釣魚城的宋軍,因爲城內物資充足,士氣依然高漲。

一天,宋軍守軍把兩尾重達15公斤的鮮魚以及上百張蒸麪餅拋給城外蒙軍,並送信給蒙軍,聲稱即使是在圍困釣魚城10年,蒙軍也沒有辦法攻下釣魚城。

相比之下,在城外的蒙軍情況就糟糕很多。蒙軍長時間屯兵城下,當時又正值酷暑季節,蒙古士兵本來就畏懼酷熱潮溼,加之水土不服,致使軍中暑熱、瘧癘、霍亂等疾病肆虐,情況十分嚴重。

南宋釣魚城被稱爲“上帝折鞭之處” 釣魚城爲何蒙古鐵騎下堅持36年之久 第4張

蒙哥死後,忽必烈奪得大汗之位,這位深得漢文化薰陶的大元皇帝,將戰略進攻目標轉向襄陽,蒙古軍隊在襄陽鏖戰六年之久,才成功奪得襄陽控制權。

之後元軍一路南下,滅亡宋朝,無力進攻釣魚城,等到忽必烈完全滅亡宋朝後,又使用懷柔政策,立誓絕不屠城,才迫使釣魚城守軍失去鬥志,從而讓釣魚城投降。

南宋釣魚城被稱爲“上帝折鞭之處” 釣魚城爲何蒙古鐵騎下堅持36年之久 第5張

釣魚城作爲南宋的西南門戶,完美地完成了防禦任務。可惜南宋時運不濟,又缺少戰略眼光,最終導致了城破國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