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爲什麼四川小城釣魚城能阻擋蒙古鐵騎36年之久?

爲什麼四川小城釣魚城能阻擋蒙古鐵騎36年之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234年宋蒙聯合滅金後,南宋的命運就已經註定。次年,蒙古可汗窩闊臺在西起川陝、東至淮河下游的數千裏戰線上同時發起對南宋的進攻,宋蒙戰爭全面爆發。然而四川小城釣魚城(今重慶市合川區,宋代稱合州)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將有“上帝之鞭”之稱的蒙古鐵騎擋在城外長達36年之久,書寫了中國古代城防戰中最濃重的一筆。

在宋蒙之戰兩年後,當時整個四川地區幾近淪陷。爲扭轉頹勢,鞏固上游,1242年南宋皇帝理宗派戰績卓著的餘玠入蜀主政。

餘玠入蜀後聽取冉璡、冉璞兄弟之策,以釣魚山爲中心建立山城防禦體系。報宋廷同意後,冉氏兄弟全權負責築城遷州之事。

爲什麼四川小城釣魚城能阻擋蒙古鐵騎36年之久?

建成後的釣魚城分內、外城,外城築在懸崖峭壁之上,城牆由條石壘成,有8道城門,門上建樓,分別名爲護國、始關、小東、新東、菁華、出奇、奇勝、鎮西。城內面積1.9平方公里,有數千畝良田和四季不絕的豐富水源。整個合州遷入釣魚城後,軍民結合、耕戰結合、可攻可守,儼然成了一座軍事重鎮。後來餘玠以此爲樣板,採取“守點不守線,聯點而成線”的策略,在四川各險要處修築二十餘座山城,形成了一個完備的山城防禦體系,釣魚城則是這一體系的核心和最堅固的堡壘。1254年,合州守將王堅進一步完善城築。四川邊地之民多避兵亂至此,釣魚城成爲兵精食足的堅固堡壘。

1251年,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長子蒙哥登上大汗寶座,穩定了蒙古政局,並積極策劃滅宋戰爭。1252年,次年,忽必烈率師平定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夾擊之勢。經過6年籌劃,1258年秋,蒙哥率軍4萬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軍及從各地徵調來的部隊,蒙軍總數大大超過4萬之數。蒙軍相繼佔據劍門苦竹隘、長寧山城、蓬州運山城、閬州大獲城、廣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

歷史學者稱,蒙古大軍久攻釣魚城不下是因爲蒙古軍隊多騎兵,不會攻城戰。但從事實看,這一結論不能成立。

蒙古軍隊在涪州藺市造橋隔斷長江下游的援兵,又在重慶下游銅鑼峽夾江建造要塞,威脅和牽制重慶的宋軍。蒙哥同時派軍隊封鎖城南嘉陵江面、奪取城外西北山寨,又派軍隊在釣魚山周圍負責巡邏。

這個方法是奏效的,蒙軍一度攻破城南外城。然而守城宋軍可通過天然形成的暗道騷擾蒙軍,又可攀巖而下攻擊蒙軍,最終收復外城。

久攻不下的蒙軍想以地道攻城。他們在奇勝門以北約150米處,蒙軍開始挖掘地道,這條地道縱橫交錯,由主通道、支道、豎井組成,道寬約1.5米,高約1米,剖面呈倒“凸”字形,這種形狀既可節約工時和人力,也能隱藏伏兵,地下凹進去的一部分,用來排水,兩邊的土臺可作爲士兵休息之地。在地面佯攻的掩護下,蒙古士兵進入地道蟄伏,夜深人靜時,攻入奇勝門,殺死許多軍民。但在王堅的組織下,守軍將蒙軍擊退,隨後用擂石將地道回填,以絕後患。

爲什麼四川小城釣魚城能阻擋蒙古鐵騎36年之久? 第2張

可見,蒙軍在進攻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釣魚城“三面臨江,巖岸陡峭,絕壁千仞,易守難攻”,同時還有青居、大獲、雲頂、天生等11座衛星城池,這些衛星城池均有暗道和棧道與釣魚城相通,使之與釣魚城遙相呼應,互相拱衛,形成一個壁壘森嚴的釣魚城軍事防禦體系。在被稱爲“一線天”的地方,最窄處只能容納一人通過,據說戰鬥最激烈的時候,蒙軍攻上碼頭後,一度逼近城牆,正是在這裏被擋住了腳步。

此外,釣魚城中擁有充足的耕地、魚塘、水池等保證長期堅守的基本條件。不過最關鍵的是,軍民團結一心是釣魚城難以攻破的最後一道關卡。被圍攻達數月之久的釣魚城依然物資充裕,守軍鬥志昂揚。

釣魚城久攻不下,蒙哥命諸將“議進取之計”。大將術速忽裏認爲,屯兵堅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軍隊騷擾,主力沿長江水陸東下,與忽必烈等軍會師,一舉滅掉南宋。然而從未遭此挫折的蒙軍不願退兵,決意繼續攻城。

其實在蒙軍南下前,謀士遊顯就進言蒙哥說:“巴蜀水則江流悍急,陸則陟降山巘,舟船皆不可施利,饋繼甚艱,六軍出此,恐非萬全之策。”遊顯跟蒙哥分析了巴蜀這個地方的地理特點,認爲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都不利於行走。這對於軍隊保障來說,是一個很艱難的事情。遊顯的分析,並不是沒有道理。蒙古騎兵能夠多次遠征成功,依靠的不僅僅是單兵作戰的驍勇,更有一整套完整軍隊後勤組織的保障。如果沒有這一點,蒙古軍隊絕對是無法完成一次成功的遠征。

在釣魚城前,蒙軍的弊病完全暴露無遺。

蜀道本就艱難難行,這一年又值大旱,半年無雨,王堅在蒙軍攻擊前早已實行堅壁清野的策略,使蒙軍陷入極大的補給困難。

王堅深知蒙軍困境,爲了動搖蒙軍攻城的決心,釣魚城守將把三十多斤重的兩尾鮮魚加上面餅數百張,用投石機拋到蒙古軍營中,並附信一封,讓蒙哥把魚煎了和麪餅吃,稱城裏糧食和水都很充足,再守10年,蒙軍也攻不下釣魚城。

此時已至炎夏,軍中暑熱又兼水土不服,瘧疾霍亂流行,蒙軍不得不退。而蒙哥本人在軍隊撤退到金劍山溫湯峽時就去世了。

有關於這個蒙古帝國第四任大汗的死,歷史上有多種說法。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蒙哥中箭身亡;而據《元史》記載,蒙哥大汗身患瘧疾不治而亡;清代《古今圖書集成》中說蒙哥在架設望樓窺視釣魚城時,遇到城內宋軍的炮石轟擊,傷重不治;另有說法稱蒙哥多次被王堅挫敗於釣魚城下,“敗辱之至,以致憤死軍中”。

無論哪種說法,此次蒙古攻宋因蒙哥之死而停止。忽必烈爲了與其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匆匆撤軍北返,南宋王朝暫時擺脫危險了。

1271年,奪得汗位的忽必烈改國號爲大元,再次發動對南宋的攻擊。但在山城一體的防禦體系前,蒙軍的攻擊都無功而返。

爲什麼四川小城釣魚城能阻擋蒙古鐵騎36年之久? 第3張

1276年,南宋國都臨安被攻克,南宋王朝被迫懸浮南海。1278年,重慶也被蒙軍攻破,此時天下已經盡歸元朝,釣魚城孤城無援,據記載,“城中之民,惶愰汲汲,危如累卵釜魚,知其禍在頃刻,然皆協力而無異謀。”但是連續兩年秋季的乾旱讓釣魚城和周圍的田地顆粒無收,加上常年戰爭,糧食耗盡,已經出現人相食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守城主將王立以開城投降換取忽必烈不屠城後,於1279年正月開城投降。2個月後,陸秀夫在崖山揹負宋朝最後一任皇帝跳海自盡,南宋王朝覆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