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乾隆時期人口就達到三億之多 他是怎麼解決人口吃飯問題的

乾隆時期人口就達到三億之多 他是怎麼解決人口吃飯問題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乾隆是怎麼解決人口吃飯問題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乾隆盛世時期,最突出也最棘手的便是人口與土地的問題,其後發生的川楚白蓮教起義以及零星的農民起義,都是在這個問題上衍生出來的。但終乾隆一朝,國家都相對穩定,沒有因爲人口激增而造成政治、社會的不穩定,乾隆帝在對待這一問題上,還是頗有手段的。

乾隆時期人口就達到三億之多 他是怎麼解決人口吃飯問題的

其實,自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以後,人口就以呈遞增趨勢,人口膨脹所造成的耕地、糧食供應等方面的問題,都尖銳地擺到了清朝統治者的面前。

人口爆炸的危機

清入關後第一次人丁統計數字是1400萬(順治八年),十年之後的統計數字是1800萬,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時,登記註冊的人丁是2460萬,上述統計數字,只是交納錢糧的丁口數字,既非全部人丁數,更非全部人口數。

雍正年間實行攤丁入畝、地丁合一後,每五年進行一次的人丁編審已無意義。面對人口劇增所造成的壓力,清朝統治者迫切需要掌握人口的實際數量,以便調劑糧食,儲備賑荒。乾隆六年(1741年)所進行的第一次人口統計數字是14341萬,突破了以往任何官方統計數字。

乾隆八年(1743年)的統計數字是16445萬。此後人口一直以接近13%的增長率遞增,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人口突破2億,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已接近3億,人口數量超過歷史任何一個時期。

乾隆時期人口就達到三億之多 他是怎麼解決人口吃飯問題的 第2張

面對“每歲戶口孳息”“民間谷價,有增無減”清統治者“焦勞宵旰”。在糧價上漲的背後是地價上漲,以及地少人多而造成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獎勵墾荒

乾隆五年(1740年),清廷下達鼓勵開墾邊角畸零地畝的諭令,其諭曰:“各省生齒日繁,地不加廣,窮民資生無策。向聞邊省山多田少之區,其山頭地角,閒土尚多,或宜禾稼,或宜雜植,嗣後悉聽該地民夷懇種,免其升科,並嚴禁豪強首告爭奪,俾民有鼓舞之心,而野無荒蕪之壤”。

爲保證“免其身科”的執行,經過戶部議復、乾隆帝批准,頒佈了免於徵收錢糧的標準:

直隸省二畝以下不成丘段的土地;山東,中等地一畝以下、下等地二畝以下及山頭、濱河的零星地;河南,一畝以下的上等地、五畝以下的中等地;山西,十畝以下的不成丘段的瘠薄地;湖北旱田二畝以下,水田一畝以下;江蘇荒山貧瘠地及不成丘段田埂、溝畔地;安徽一畝以下的水田及二畝以下的旱田;福建一畝以下的零散地;浙江不成丘段的瘠薄地;湖南水田一畝以下,旱田兩畝以下;四川上等地五分以下,中等地一畝以下;陝西山頭荒地,地角不成丘段地;甘肅山頭地角荒地;廣東山樑瘠薄地;雲南磽薄地;貴州山頭地角零地;廣西水田一畝以下,旱田三畝以下。

乾隆時期人口就達到三億之多 他是怎麼解決人口吃飯問題的 第3張

遼闊的邊疆地區爲劇增人口提供新的棲息之所。儘管自清初以來歷代統治者對滿族發祥地東北實行封禁之策,禁之漢人移居東北。實際上是禁而不止,山東、河北失去生計的農民從海上或從陸上闖入關東。至乾隆時期,清廷迫於人口壓力,進一步放鬆關禁,乾隆爲此發佈上諭:

“盛京可耕之土甚多,畿輔山左,無業窮民,鹹耕藝安居,久之悉成土著,日積日多。雖於本地淳樸古風有礙,然太平日久,戶口繁孳,藉此以養無數窮民,故向有禁之子例,而未曾嚴飭也”。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帝再次重申:“山海關、盛京等處,雖旗民雜處,而地廣土肥,貧民攜眷出口者,自可藉資口食,即人數較多,斷不致滋生事端”。至嘉慶十七年(1812年)據官方統計數字,遼寧、吉林、黑龍江的耕地達二千二百九十萬畝,較之清初增加了二千萬畝。

蒙古地區也有漢民大量涌入,“沿邊內地民人前往種植,成家室而長子孫,其利甚溥”。蒙古王公“或招募民人爲伊開墾,或僱覓傭工”;清政府將官有牧場餘地招民墾種,“每五頃爲一分,各量資本,或一戶認種一分,或數人合種一分”,這些措施進一步刺激漢民到口外謀生。至乾隆中葉,漢民增加到五十萬以上,道光初年增至88萬,內蒙成蒙漢雜居的半農半牧區。

乾隆時期人口就達到三億之多 他是怎麼解決人口吃飯問題的 第4張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收復臺灣之後,福建、廣東一帶人民渡海私入臺灣謀生者日多,乾隆九年(1744年),清廷作出凡去臺灣者一律編入保甲、凡在臺灣有田產者可把內地的祖父母、父母、子孫接去撫養的決定。“漳、泉、粵民趨之若鶩”。

自雍正年間實行改土歸流以後,“凡土司之新闢者,省民入居,墾山爲壟,列植相望”,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后,該地有13萬畝土地被漢民墾種。

乾隆年間開拓天山南北以後,在清政府的鼓勵下漢民去伊犁、烏魯木齊、哈密一帶屯墾者日多,按照規定:“呈墾者每戶給地三十畝,並給予農具、種子、馬匹,六年升科,如力能多墾者,取結給照,永爲己業”。“內地之民趨之,村落連屬,煙火相望,巷陌間牛馬成羣,皮、角、氈之所處,商賈輻輳。至於紹興之酒、崑腔之戲,莫不坌至”。

內地居民向邊疆地區的流動,不僅基本上解決了人口劇增說造成的土地壓力,緩解了因土地兼併自耕農淪爲流民所造成的危機,也加速了邊疆地區經濟的發展,密切邊疆地區與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繫。

乾隆時期人口就達到三億之多 他是怎麼解決人口吃飯問題的 第5張

推廣高產作物

爲解決近三億人口的吃飯問題,玉米、白薯這兩種產於美洲的高產作物在乾隆時代得到推廣。白薯生命力強,耐乾旱,耐水澇,鹽鹼地也能存活,抗蟲、抗災,產量極高。“上地一畝約收萬餘斤,中地約收七、八千斤,下地約收五、六千斤”。

乾隆初年,白薯從福建、廣東傳至北方,福建人陳世元去山東,見該地因旱歉收,便將白薯的種植技術傳播到山東膠州。此後,陳世元之子陳雲又將薯種運至河南朱仙鎮及北京一帶栽種。直隸無極縣令黃可潤從原籍福建帶來薯種在當地試種,結薯甚多。

山東布政使李渭,總結在北方栽種白薯的經驗,撰寫《種植紅薯法則二十條》;山東按察使陸耀刊印《甘薯錄》詳細介紹種植方法。乾隆帝在看到陸耀寫的《甘薯錄》後,令直隸總督劉峨、河南巡撫畢沅把此書廣爲傳播,勸諭民人廣爲栽種。在清政府的大力推廣下,白薯在山東、直隸、河南、陝西等省得到廣泛種植。

玉米適宜在山地種植,在鼓勵開墾山頭角地的諭令推動下,大江南北廣泛種植。四川、陝西、湖北、湖南、廣西、安徽以及華北等地“延山漫谷,皆種玉米”,“土人皆稱爲六穀”。至乾隆中葉,玉米、白薯成爲主要食品,窮山深谷,“全賴包穀、薯芋、雜糧爲生”。

乾隆時期人口就達到三億之多 他是怎麼解決人口吃飯問題的 第6張

輸入洋米

爲解決人口劇增所引起的糧食短缺、平抑糧價,清政府鼓勵從暹羅、安南進口大米。乾隆七年(1742年),福建、廣東商船在返回時帶回大米六萬六千餘石。爲了鼓勵外洋貨船販米入境,乾隆特下諭旨:

“自乾隆八年爲始,嗣後凡遇外洋貨船來閩、粵等省貿易,帶米一萬石以上者,著免其船貨稅銀十分之五,帶米五千石以上者,免其船貨稅銀十分之三。其米聽照市價,公平發售。若民間米多,即著官爲收買,以補常設等倉。”

同時,清廷又鼓勵去暹羅打造船隻的中國商人返回時購米裝船,一舉兩得。乾隆在上諭中明示:“暹羅產米甚多,向例原準貿易,向來獲利甚微,興販者少。今商人等探聽暹羅木料甚賤,易於造船,自乾隆九年以來,買米造船運回者,源源接濟。”

從乾隆十六年(1751年)起,准許商人自備資本,購米入境,並規定“數在二千石以內者,循例由督撫分別獎勵;如運米二千石以上者,按數分別生監,民人,奏請給頂戴”。在清政府的鼓勵下,東南亞的大米源源輸入閩、粵。

乾隆時期人口就達到三億之多 他是怎麼解決人口吃飯問題的 第7張

儘管清王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人口壓力,但由於邊疆地區的開拓爲劇增的人口提供新的謀生地區,不僅解決了人口壓力所釀發的危機。而高產作物的推廣及洋米入口的提倡,則使得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承受住了人口膨脹的壓力。要知道,封建小農經濟時代,要想讓三億人吃飽飯絕非易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