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多倫諾爾會盟有何影響?與清軍正面交戰,後來慘敗逃入漠北

多倫諾爾會盟有何影響?與清軍正面交戰,後來慘敗逃入漠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倫諾爾會盟(又名多倫會盟)是指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清朝發起的解決蒙古喀爾喀各部間衝突與紛爭的一次會盟,此次會盟由康熙皇帝主持,目的是通過調解喀爾喀各部的矛盾以加強清朝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史稱 “七溪會閱”、“多倫諾爾會盟”或 “康熙會盟”。

此次會盟的產生有着特定的時代背景。清朝初期,蒙古存在三大部落: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喀爾喀漠西蒙古厄魯特。其中漠南蒙古最先歸附於清朝,並被封授王公札薩克,其他兩大部落因爲各種原因並沒有完全歸服清朝,始終成爲一大隱患。尤其是蒙古各部落間並非統一團結的,內部紛爭不斷,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厄魯特准噶爾部首領噶爾丹便乘喀爾喀內亂之機擊潰喀爾喀三部,這種情況下活佛哲布尊丹巴帶領喀爾喀部十餘萬人由歸附清朝,並受到恩待。但是第二年,噶爾丹便以追擊喀爾喀之名犯內蒙古,與清軍正面交戰,後來慘敗逃入漠北。

多倫諾爾會盟有何影響?與清軍正面交戰,後來慘敗逃入漠北

爲了處理好同喀爾喀各部的關係,以達到孤立噶爾丹部的目的,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皇帝有意發起會盟,以讓喀爾喀蒙古完全歸屬清朝。會盟之前,清廷任命兵部尚書、喀爾喀特使馬齊等人提前抵達多倫諾爾,籌劃會盟情形。之所以選擇多倫諾爾作爲會盟地點,與這裏水草豐美、地理位置優越有關,康熙評價此地“清淑平曠,饒水草,而扎薩克之來朝者,道里適中。” 於是,清廷便下令喀爾喀各部及內蒙古科爾沁等 48 旗王公、臺吉於“豫屯會閱之地百里以外,聽候傳諭。”對於此次會盟,康熙皇帝十分重視,不但事先遣內大臣索額圖、一等侍衛吳達善傳諭土謝圖汗、哲卜尊丹巴,而且命理藩院會同內大臣詳議有關事項。

多倫諾爾會盟有何影響?與清軍正面交戰,後來慘敗逃入漠北 第2張

據記載,會盟的場地佈置極爲莊重,有專門爲參加此次會盟的大臣、蒙古王公設立的長帳篷,而且會盟中還要舉行盛大的閱兵,用以震懾喀爾喀各部。會盟中,康熙善於利用政治手段團結喀爾喀各部,主要表現爲設宴、封爵、恩賞等,而且應喀爾喀各部的請求,特地建了匯宗寺,其後成了喀爾喀人朝拜的宗教中心,康熙在多倫駐留時也是在此地召見蒙古王公。

多倫會盟對清朝有着十分重大的影響,首先,團結了喀爾喀各部,使其從此歸屬於清王朝,達到了打擊噶爾丹部的目的;其次,通過建寺廟等措施,對喀爾喀逐漸推行改革,從而強化了清中央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再次,康熙時期發起的多倫諾爾會盟,對擴張和鞏固清朝疆域、鞏固北部邊防有着重要意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