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背景:希特勒需要更多時間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背景:希特勒需要更多時間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十月革命及蘇聯建立後,由於意識形態等原因,以英國、法國爲首的西方國家與蘇聯的矛盾激化。到20世紀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戰略對手是蘇聯,而在東歐地區的問題上又與納粹德國發生衝突。而納粹德國向來仇視共產主義,要向蘇聯採取軍事行動,也必須經過東歐。對蘇聯而言,英、法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意識形態衝突顯而易見,而納粹德國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脅到蘇聯的國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國與蘇聯三方之間的博奕與鬥爭便開始了。

阿道夫·希特勒一面聲稱要消滅社會主義蘇聯,一面又加緊準備向西方侵略擴張。面對德國咄咄逼人之勢,英、法一味退讓,推行綏靖政策。企圖“禍水東流”。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協定》的簽訂標誌着英、法綏靖政策的頂峯。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背景:希特勒需要更多時間

而斯大林爲了保護蘇聯的安全及利益,決定放棄與英、法共同對抗納粹德國,反而與之保持表面上的友好關係,一方面保護自己在東歐的利益,另一方面爭取時間及空間應對納粹德國在日後可能進行的軍事行動。另一方面,希特勒爲了執行1939年4月3日製定的閃擊波蘭的“白色方案”,避免過早地與蘇聯發生衝突,陷入兩線作戰的困難境地,所以也願意與蘇聯簽訂非戰條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