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1939年蘇德籤互不侵犯條約的原因:心懷鬼胎?

1939年蘇德籤互不侵犯條約的原因:心懷鬼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39年,當戰爭的陰雲密佈於歐洲上空時,極度反共的第三帝國——德國,和當時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簽定著名的互不侵犯條約。當回顧這段歷史,人們無法理解兩個意識形態極度對立的國家爲什麼會在那種歷史關頭簽定這個將歐洲推向戰爭的深淵?這其中有許多複雜的原因,不僅有軍事上的、政治利益上的、還有歷史上的……

 蘇聯的考慮

蘇聯,簽定條約的主角之一,爲什麼會同德國簽定哪個相互妥協,又相互縱容的條約呢?

首先,認識一下當時的蘇聯。自1917年建國以來,蘇聯的經濟和軍事力量發展極快。即便在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後蘇聯的發展速度仍然沒有受到影響。在這種條件下,一個強大的蘇聯在意識形態上有了一種微妙的變化,雖然蘇聯人本身並不承認。這種變化就是打着社會主義革命的旗幟進行一種侵略。這是沙俄時期帶有明顯大國“沙文主義”的“泛斯拉夫主義”的復活。蘇聯將自己的利益範圍進行了新的審視,不僅要求恢復當年的沙俄領土,而且對廣大的斯拉夫國家也提出了利益要求。

1939年蘇德籤互不侵犯條約的原因:心懷鬼胎?

此外,蘇聯對波蘭有着極大的仇恨。俄國革命後,波蘭從當時的蘇俄手中奪取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許多領土,這成爲蘇聯對波蘭仇恨的原因所在。但是,這些國家不僅是獨立的主權國家,更是西方英法國家的主要盟國。它們擔負着防止共產主義向所謂的西方民主世界擴張的任務。所以,英法不可能犧牲這些斯拉夫國家的利益,更不會容忍蘇聯在這些地區的利益擴張,雙方之間有着重大的利益分歧,正如當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在1939年5月19日的英國下院的辯論時所說“在兩國(指蘇聯和英國)政府之間有一道幕,或者說有一道牆,極難穿過”。(《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美]威廉·夏伊勒,683頁)德國則不一樣,他的第一戰略重點在西歐,東歐的斯拉夫國家對於納粹來說則是次要的,雖然納粹仍然希望侵佔這些地區。但是,就當時而言德國是可以犧牲這些國家的利益的,或者說德國可以暫時放棄對這些國家的利益要求的。

雙方在東歐問題上的妥協可以從雙方簽署的祕密條約中看的更加明顯,該條約如下“1;屬於波羅的海國家,芬蘭、愛沙尼亞、拉托維亞、立陶宛等國的地區如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時,立陶宛北部疆界就自動成爲德國、俄國利益範圍的疆界,同時雙方承認立陶宛對維爾諾地區提出的領土要求;2:波蘭國家的國土如發生疆界和政治變動時,德國和蘇聯的利益範圍將大體確定在那累夫——維瓦斯——桑線上,保證一個獨立的波蘭國家將是適宜的,這是符合雙方的利益,這一問題僅在政治事態進一步發展過程中才能確定,不論如何,兩國政府本着友好諒解的精神去解決這一問題;3:在東南歐方面,俄方強調比薩拉比亞的利益,德方宣佈同該領土完全無關;4:雙方把本議定書看作絕密文件處理。”(1946年5月30日,英國《曼徹斯特衛報》)。德國大方的將東歐“轉讓”給了蘇聯,當然德國也從蘇聯哪兒得到了瓜分波蘭的權利。這些,是蘇聯無法從英法那裏得到這樣的利益,就連從這些國家借道參戰的資格都無法獲得(當然,這就我來看,是蘇聯人的假途滅國之計),就象當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所說“。對比英法與德國的態度,再從蘇聯當時的利益角度考慮,與德國人簽定和約是可以得到最大利益的。那麼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蘇聯會在哪個歷史關頭與德國人簽約。

其次,再從當時國際局面考慮。當時世界上的國家可以分爲三種類型:一、是英、法、美等國他們標榜自己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二、德、日、意大利等國的法西斯專政的國家,三、就是蘇聯這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在英法看來德國等國和蘇聯都威脅着他們的自由民主。當然,對蘇聯的仇視更大。所以必須消滅這些國家。但是,剛剛經歷了大的經濟危機之後,英法兩國不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武裝力量都無法完成這一使命;美國在經歷了危機之後同樣大傷元氣,也需要長久時間恢復。而且美國還必須處理好在太平洋地區與日本的矛盾,幾乎無暇西顧。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兩大集團自己進行火併。爲了達到這一目的英法不惜犧牲盟友的利益以換取德國的信任,在1938年逼迫捷克斯洛伐克簽定了慕尼黑協議。到了1939年,英法又派出軍事代表團到莫斯科希望和蘇聯簽定一種軍事條約。但是,英法的努力必定失敗。他們的代表不僅級別很低,而且沒有決定權;並且,英法只希望蘇聯對英法承擔義務,英法則不對蘇聯承擔任何責任。其實,英法只是希望蘇聯爲他們打一場戰爭。蘇聯在德國的代辦阿斯塔霍夫說過“英國能給俄國什麼呢?說得最好也無非是參加歐洲大戰與德國作對。”(《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美]威廉·夏伊勒,698頁)對此德國的外交官舒倫堡對此也有着極爲精確的評論“……我們因此深信,英國將再次遵循它的傳統政策,讓別的國家爲他火中取栗”。蘇聯爲了滿足自己的利益要求,更爲了粉碎英法水東引的企圖,同時也爲了不做英法“二虎爭食”之計的犧牲品,斯大林對此發表講話說“……決不讓那些慣於使他人爲自己火中取栗的戰爭販子把我國拖入到衝突中去……”。而達到這一目的的途徑只有讓德國消除對蘇聯的敵意,哪怕是暫時的和表面上的。爲此,蘇聯只有選擇與德國簽定互不侵犯條約。

再次,我們應該看一下當時蘇聯的戰略環境。在西方不論是德國還是英法,都對蘇聯擁有敵意,在東方日本與蘇聯也有着很深的矛盾。衡量兩個方向上的敵意,蘇聯必須作出選擇,先與那一方面進行和解,以求避免腹背受敵。從當時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事態來分析蘇聯應該,也必須與德國簽約。英法遠離蘇聯的本土,而且面臨德國的威脅,更加上經濟危機的打擊之後再無力威脅蘇聯。相對而言他們還有求與蘇聯政府。所以可以不把英法當作敵人,甚至可以將其視爲潛在的合作伙伴,對他們似乎無須防備。蘇聯潛在的兩大敵人就只能是德國和日本。先看日本,日本不僅與蘇聯直接接壤,而且兩國接壤的地區是蘇聯經濟和軍事實力最爲薄弱的地區。再加上日本國內推行強烈的反共傾向,兩國已經在諾門坎地區發生過武裝衝突。所以,蘇聯必須先防備遠東的日本。爲此蘇聯在東亞地區派遣了約25個步兵師、7個騎兵師和若干摩托化步兵旅。再看德國,德國與蘇聯中間相隔又好幾個國家(指的是德國在中歐的主要領土,不單指東普魯士地區)。而且,蘇聯在與德國靠近的地區不僅工業發達,武裝力量也是相當強大的。蘇聯有時間,也有能力在歐洲地區進行有效的自衛和反擊。當然,蘇聯同樣忌諱德國的強大,不願與德國及早的發生衝突,所以選擇了與德國暫時和解,將目光轉向了遠東地區。蘇聯的戰略選擇是正確的,不僅符合自己的利益,更符合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

第四,是處於對蘇聯當時軍事力量的認識來考慮的。紅軍的兵力大約有150個師的,也有衆多的坦克和飛機,可以說是一個軍事強國。從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裏與中國東北軍閥張學良因爲中東路的衝突和日本在諾門坎的交鋒都獲得了全勝。但是,蘇聯紅軍仍有許多的問題。第一,就是缺乏優秀的指揮員,因爲在蘇聯剛剛經過一次大的動盪,許多蘇聯優秀的高級指揮員在30年代的那次“大清洗”中丟掉了性命(包括當時的蘇聯紅軍總參謀長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三位紅軍的元帥)或者被流放之西伯利亞(包括後來的蘇聯元帥羅索科夫斯基等人)。原有的優秀指揮員幾乎喪失殆盡,而新的優秀指揮員未能及時發現和提拔,所以紅軍的指揮和日常訓練都近似於癱瘓,紅軍的戰鬥力明顯下降,還不足以對抗來勢洶洶的德國納粹分子。當時蘇聯的問題不僅是指揮系統的暫時衰敗,更是武器裝備上嚴重落後。當時的世界,機械化部隊開始產生,以坦克、裝甲車、摩托和卡車組成的摩托化部隊成爲戰爭中的先導力量和決定力量。當時的蘇聯軍隊雖然擁有100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輛,其中大量的是老式落後的坦克、裝甲車。

雖然,T——34和K式兩型坦克已經研製成功,但是還未能成爲紅軍的制式裝備。而且蘇聯的裝甲武器雖然有數量上的優勢,但是當時蘇聯紅軍的摩托化水平相當低,可以算作是摩托化部隊的僅僅有36個摩托化旅(軍)和25個騎兵師,根本沒有組建大規模的快速的機械化兵團。在軍事界機械化革命浪潮涌動的時候,蘇聯還不得不保留騎兵,這本身就說明蘇聯的軍事生產和軍事戰略思想上存在嚴重的問題。巴格拉米揚(曾任蘇聯基輔軍區的作戰部長和西南方面軍副司令兼參謀長,戰後授銜爲蘇聯元帥)回憶戰爭剛開始的情況說“摩托化第25團……他們根本動不了,因爲沒有運輸工具”。摩托化部隊尚且缺少運輸工具,更何況其他的地面部隊。而赫魯曉夫也在他的回憶錄裏說過,到了戰後40年代蘇聯的軍隊還用二戰期間美英提供的軍用運輸卡車。陸軍除了在運輸和軍事思想落後,單兵武器裝備和戰鬥素養上也十分另人擔憂。在戰爭開始前不久,鐵木辛哥元帥才下令改革單兵的訓練方式(似乎有些晚)。

1939年蘇德籤互不侵犯條約的原因:心懷鬼胎? 第2張

而且,據赫魯曉夫回憶錄中記載,當時許多士兵不能平均人手一槍。陸軍落後,空軍同樣也很落後。雖然蘇聯擁有近萬架軍用飛機,但是性能不僅落後,而且火力也很薄弱,很難與德國空軍爭奪制空權。而制空權的得失就現代戰爭而言將關係到整個戰局的發展和進程,後來蘇聯在戰爭初期的大規模的潰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爲制空權的喪失。在軍事指揮和武器裝備兩個戰爭關鍵條件均不佔優的情況下,採取守勢是必須的。所以,蘇聯必須穩住最大的潛在敵人——德國。那麼,蘇聯同德國簽約也就不奇怪了。

第五,必須考慮當時的蘇聯國內是否準備好了打一場戰爭,因爲“……在戰爭的準備中……因而也不會一開始就使用全部力量……這些力量是:軍隊、國土(包括土地和居民)、盟國。”蘇聯國內的情況卻十分混亂。因爲當時的蘇聯國內和軍隊一樣也剛剛經歷了一次大的動盪,衆多的黨和政府的優秀領導人被殺死和流放,其中還包括許多的優秀的企業家和實業家。據赫魯曉夫介紹,當時蘇共第17次代表大會中的139位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有83人逮捕、槍斃(大部分是在1937年—1938年期間。這可是戰爭即將臨近的時候,蘇聯卻在爭權奪利)。這次動盪不僅破壞了蘇聯當時正常的生產和生活,更使人們在思想出現了信仰危機。蘇聯人民不知自己的國家將去向何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貿然使自己的國家投入戰爭,那麼不僅會輸掉這場戰爭,更可能因爲國內的思想混亂而引發大規模的內亂,也許還可能危及政權。戰爭一開始時衆多的非俄羅斯族的背叛正說明了這一點。所以當時蘇聯黨和政府必須先穩定國內的局面,而穩定的前提是將自己置身於戰爭之外。那麼,面對自己唯一的潛在戰爭對手——德國,蘇聯人必須消除他們的敵意,並取得他們的信任,哪怕是暫時的表面上的信任。所以,蘇聯選擇了與德國簽定和約的道路。

最後,我們應該考慮到德國人精妙的騙術使蘇聯人暫時忘記了危險,而與他們簽約。在德國得到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德國人並沒有廢除當時捷克政府與蘇聯簽定的武器生產合同。仍然讓捷克的軍工廠爲蘇聯生產武器。要知道,在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爆發危機時,蘇聯曾堅定的反對德國,並向捷克政府作出保證將派兵支援。在這樣的不愉快之後,德國仍然沒有廢止合同,可見德國是多麼“信任”蘇聯。而且,這將會給蘇聯提供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蘇聯急需的可以用來遏止德國坦克部隊的反坦克炮。在未來有可能發生的蘇德戰爭中這些武器將會向德國士兵射擊。而且,德國人將自己的海軍造船技術和軍用飛機的技術參據無條件轉讓給了蘇聯。這麼大的禮物怎能不使蘇聯人再考慮與德國的關係那。更何況德國人給了蘇聯在東歐任意行動的自由,包括在一戰前許多屬於德國的領土德國人也慷慨的“贈”給了蘇聯(當時屬於波蘭)。蘇聯人那種在典型的大陸性小農經濟條件下產生的思維習慣,不僅狹隘而且短視。所以,蘇聯人上當了,在興奮之餘簽定了那決定歐洲命運的和約。

正是因爲這些原因,蘇聯人將打開“潘多拉”盒子的權利交給了德國,交給了希特勒。當然,他們不曾考慮到希特勒會如此快的打開了這個盒子。

德國的考慮

德國,這個當時以反共和復仇成長起來的帝國,爲什麼會與自己的敵人蘇聯簽定那個有些丟面子的互不侵犯條約呢?

首先,我們應該瞭解德國人當時爲發動戰爭進行準備活動時遇到的困難。德國是一個歐洲中部的大國,他的人口所能提供的兵源是足夠的,而且德國的經濟發達能夠爲德國作戰提供足夠的物資支持。但是,生產這些戰略物資的原料卻非德國所產(除了魯爾地區的煤和部分鐵礦石)。他生產武器所需鋼材的鐵砂來自瑞典,供應它機械化部隊行動所需的石油來自蘇聯和羅馬尼亞。比較這兩種戰略資源提供方,德國明顯的發現鐵礦砂的來源要比石油方便或者說更有保障。因爲,瑞典和德國的關係十分密切,瑞典與德國沒有戰略利益的衝突所以兩國之間這種正常的經濟往來不會因爲政治或軍事的矛盾而被隔斷;又加上兩國之間有着便利的陸路和水上運輸交通線。所以,德國對鐵礦砂的需求是能夠滿足並能夠保障的。但是,石油則不一樣。德國的石油的兩大來源對於德國的戰爭來說是沒有保障的。先說蘇聯,蘇聯和德國是潛在意義上的敵人。

無論是蘇聯還是德國,都希望能夠將對方戰敗,所以雙方之間的戰略物資往來很容易受到兩國政治和軍事矛盾的影響,這個來源對於德國人來說是不穩定的。羅馬尼亞與德國的關係到是比較融洽,雙方之間的經濟往來在理論上說是沒有障礙的。但是,羅馬尼亞所提供的石油數量並不多,而且羅馬尼亞的石油產區正好靠近蘇聯的國境。這些地方正是蘇聯希望得到的勢力範圍,蘇聯有可能隨時會對這些地方發動侵略。由此可見,這處石油供給地也保證不能正常的運輸和生產。德國的石油命脈被蘇聯人牢牢的掌握着。德國人想使石油的供給得到保障就必須讓蘇聯人滿意,並消除蘇聯對德國的敵意和恐懼感。德國人只能與蘇聯簽定那個有些丟面子的互不侵犯條約及其密約。當然,蘇聯在最後也向德國作出了讓步,蘇聯不再對羅馬尼亞的石油產區作出領土要求。一個條約可以使德國的石油正常化,德國人又何樂不爲呢。

1939年蘇德籤互不侵犯條約的原因:心懷鬼胎? 第3張

其次,就是面對戰爭德國人的戰略考慮。我們可以仔細的觀察一下當時德國人所面臨的戰略環境。德國面臨兩大敵人,一方是以英法爲主的所謂西方自由民主世界,另一方則是社會主義蘇聯。德國要想消滅兩大敵人就必須對他們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所以德國必須選擇一方作爲暫時和平相處的“盟友”。德國選擇了蘇聯,他的戰略考慮應該是這樣的。德國從地緣政治上來考慮是一個傳統上的西歐國家。它的戰略重點或者說是它的戰略核心問題都在歐洲的西部。將戰略重點放在西部不僅符合德國人的政治觀念,更可以極大的調動起人民的復仇精神(報復一戰後法國對德國的嚴厲政策),使德國全國走上戰爭的軌道。而且,自從1871年普法戰爭以來,德國經過大小毛齊、史裏芬等人的共同努力總結出一條攻擊法國的最佳戰略方針(這一方針不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應用,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樣成功的運用)。從另一方面考慮西歐的氣候環境與德國的極爲相似,所以進攻西歐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因爲水土不服等原因造成的戰鬥力下降、非戰鬥減員等嚴重影響士氣的事情發生。又加上西歐的絕大多數屬於平原地帶交通十分便利,國土面積相對來說狹小,戰略縱深保護不夠,很適合德國的機械化部隊的展開與進攻,可以更好的發揮德國軍隊的優勢和閃擊戰的戰術。反觀東歐、蘇聯方向,德國在歷史上除了毫無組織的十字軍東征以來再沒有向東的軍事進攻,更沒有詳細完整的進攻戰略部署。即便是全盛時期的紅鬍子腓列特大帝也僅僅是計劃攻擊俄國,但不僅沒有實施,更沒有完整的戰略計劃。而且,蘇聯的氣候環境相當惡劣,尤其是俄國的冬天,那可以稱得上是蘇聯的一道天然屏障。蘇聯的國土面積僅在歐洲部分便很龐大了,不僅戰略縱深的保護相當好,更要求德國投入的兵力要大大增加。又加上蘇聯的地理條件和交通條件都對裝甲部隊的展開和進攻不利。正是因爲這些,德國應該將戰爭的矛頭首先指向西方,放棄首先攻擊蘇聯是明智的。所以爲了穩住蘇聯,有必要簽定一個對蘇聯有利的和約,使蘇聯人消除戒心。

第三,德國是在對蘇聯和英法的軍事力量作出評估後,爲了選擇獲勝而作出的選擇。德國的戰爭目的是稱霸整個歐洲和世界。那麼可以阻擋它這一計劃的就只有英法美和蘇聯這兩股分別居於東西不同方位的軍事力量。爲了取得最佳的攻擊效果,德國必須遵循戰略原則上的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或敵對方的弱勢力量。那麼比較東西兩股軍事力量的實力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以英法爲首的一方的力量是處於絕對劣勢的。英法,加上比利時和荷蘭的全部陸軍僅有125個師的兵力,而德國在西線的兵力部署就達126個師。而且,德國的盟友和僕從國還能夠提供大約100個師的兵力。當然這些不包括那些適齡的和預備役的青年。從兵力部署和兵力資源方面來看德國在西線佔有壓倒性優勢。但是這種優勢在東線是不具備的,甚至可以說是相反的。蘇聯人的軍隊數量要遠遠大於德國。蘇聯人僅在邊境地區就部署了大約200——300萬或者更多的的軍隊,而且蘇聯國內大約有1200萬適齡的青年人可以參軍。在戰爭中,尤其是德國想發動的這次大戰將是以快速的方式來消滅敵人的大量有生力量。從而達到迫使敵人投降的目的。但是這種戰術的一個前提是自己的軍隊相對與敵人來說必須處於優勢地位。這種優勢德國只在西線可以取得,所以德國人的戰爭對象選擇西方的英法。再來看武器裝備方面上的比較。

西方的英法,當然還包括比利時和荷蘭,這些國家的陸軍的坦克和裝甲車數量極少,據估計大概將近3000輛左右,遠遠少於德國的數量(德國在侵略波蘭是就出動了3000千多輛坦克和裝甲車),而且極大多數是一戰時的元老,比如法國的“雷諾”坦克,性能相當的差,根本不適合現代化戰爭(就當時而言的現代化)。裝甲武器落後,其他的武器也很落伍。在德國人的陸軍已經開始使用105毫米榴彈炮時,法國這個號稱“天下第一陸軍強國”的國家仍然在使用一戰時期的75毫米加農炮,英國的陸軍武器自一戰後就毫無改觀。在空軍方面,英法的飛機的數量不僅少,性能也很差(當然英國的“颶風”和“噴活”兩型飛機的性能十分優越,但是在當時的數量是及其有限的),法國僅有1500架左右的飛機,英國當時的戰鬥機總數也不足千架。德國在1936年就在數量上超過了英國,到了1939年德國人的軍用飛機數量以達到6000架,而且德國人研究製造的梅——109、梅110兩型殲擊機和亨——111、YU——87等轟炸機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用飛機。

飛機方面落後的英法,在防空武器裝備方面也是極爲落後的和差勁的,在德國對英法進攻時,法國幾乎沒有高射炮,英國也只是在本土有很少量的高射炮。那麼,再看蘇聯,當時的蘇聯雖然也只是擁有大量的老式輕型坦克和裝甲車,但是數量極爲龐大大約有10000多輛,而且蘇聯已經研製並正在生產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兩型坦克T——34和K式(在當時的蘇聯紅軍中還未能成爲制式裝備)。當然,在空軍方面蘇聯的較於英法來說也是強大的,而且蘇聯的防空武器是相當先進的(先進的技術來源於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對德國的空軍構成相當大威脅。而且蘇聯人成功的獲得了德國先進飛機的生產技術和性能參據。當然西線的各國在海軍上要佔有絕對的優勢地位,但是海軍的優勢不能挽救或者說挽回在陸地和天空的頹勢。當然,我們不是唯武器論和兵力論者。那麼,再看各方國內人民對戰爭的態度和軍隊的戰鬥素養。在當時,由於長時間的和平英法等西方國家的軍隊也開始被和平的“軟刀子”給刺傷。軍隊沒有了日常嚴格的訓練,士兵的戰鬥力和士氣都被無形的消磨光了。甚至,在許多部隊都無法達到滿員,部隊中出現許多問題。英國當時只有6個陸軍師的兵力可以派往歐洲大陸作戰。尤其是當比利時成爲個大國承認的中立國和法國建成“馬齊諾防線”之後,士兵的危機感幾乎消逝了,認爲再也不會有戰火可以燒到法國和英國的境內。

同樣在英法國內的民衆中也出現着這些問題。經過長時間的和平和經濟高速發展,西方的人民對和平似乎有了一種依賴,他們討厭戰爭更恐懼戰爭。這些在德國進攻波蘭時很突出的表現出來,法國這個人口近5000萬的國家只能動員45個師的部隊,英國也只能動員26個師的部隊。再看蘇聯,雖然蘇聯剛剛經過了一次大的動盪。但是,由於蘇聯國家特殊的政治體制使得蘇聯可以方便有效的發動全國的人力資源。而且,因爲蘇聯的立國是靠的暴力革命,政權的鞏固更是靠的暴力,又加上剛剛與中國軍閥和日本軍隊衝突,所以蘇聯的軍人還保持着較好的戰鬥素質。綜合對西方和蘇聯的比較軍事實力,德國人會很明白他們應該怎麼做。如果首先進攻西方的英法所付出的代價、人力和物力是較小的;進攻蘇聯的話,僅從兵力上就明顯不夠,而且付出的代價是會高於向西用兵的代價的。所以德國選擇了暫時與蘇聯通好,全力向西的戰略方針。那麼就不得不和蘇聯簽定那個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蘇德籤互不侵犯條約的原因:心懷鬼胎? 第4張

德國人經過全面的衡量和思考之後,找出了他們稱霸的一條捷徑,那麼他們就會堅定的走下去。當然,爲使這條捷徑可以少一些阻力,失去一些利益也是必要的。所以,德國人選擇了與蘇聯的“和解”。

歷史與文化的選擇

德國與蘇聯的簽約除了在當時各方面利益的考慮之外,還和歐洲的歷史有關,更和兩國的傳統與文化沉澱有關。雖然,我們不應該以一種經驗主義來看待這個歷史性事件,但是這種歷史和文化的特意性會對雙方的決策者有着重大的影響。那麼,就讓我們將視線回到歷史的長河。

翻看歷史,我們可以看到蘇聯及其前身俄國和德國對西方的國家有一種無法磨滅的仇恨,可是雙方之間卻有着各種各樣的聯繫。德國,古老的國家。但是,德國的歷史上會永遠記着一個敵人——法國。兩個國家的仇恨幾乎是從兩國建立之初便產生了。德國和法國都是從強大的法蘭克大帝國分離出來的。兩國的君主對先輩查裏曼大帝崇拜使得雙方都懷有相互鯨吞的野心,由此雙方相互敵視,相互防備。到了公元1378年,法國和德國分別在阿維尼翁和羅馬選出基督教的教皇。“……西方的基督教會便分裂成兩個敵對的陣營。教會的分裂也頓使歐洲諸國的民族矛盾公開化了”。以前那兩個還只是相互懷疑的國家最終成爲了歐洲最大的冤家對頭。到了路德宗教改革之後,雙方的矛盾終於引發了戰爭,而且再也沒有停過。從太陽王路易十四開始的“三十年戰爭”,到腓列特二世挑起的“七年戰爭”雙方從沒有站在一條戰線上。到了近代,不論是拿破崙時期的法國,還是俾斯麥統治下的德國,雙方的關係只有戰爭、戰爭和戰爭。世代的仇恨在一戰有了一次全面的爆發。雙方從陸地打到海上,又從海上打到天空。最終德國人輸了,法國人贏了。

勝利後的法國人對德國的態度相當嚴厲,險些分解了德國。兩個國家的仇恨在二戰前讓德國人不得不將自己的首要敵人定爲法國和它的盟友們。蘇聯,在歷史上和英法的關係同樣緊張。蘇聯的前身是俄羅斯,同樣是歐洲一個古老的國度。但是,當俄羅斯人希望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時,以英國爲首的西方世界開始了他們的干涉。從伊凡四世那個時代開始,英國首先是將金錢和武器提供給俄羅斯的敵人,使的伊凡四世終生都未能給俄羅斯開闢俄羅斯人的夢想出海口。

到了彼得大帝時代,當俄羅斯的軍隊向波羅的海發起進軍時,又是英國的軍艦前來阻擋,但是彼得大帝巧妙的擊敗了英國“妄圖組織全歐洲反對俄羅斯”的計劃。幾代恩仇使得俄羅斯民族對西方有一種仇視和敵意。俄羅斯在艱難中成功的站穩了腳跟,英國人無奈的推了下去。但是,強大起來的法國,在拿破崙的帶領下向俄羅斯發動了一次空前的進攻。雖然,拿破崙的侵略被打敗了,但拿破崙在莫斯科燃起的俄羅斯人對西方世界的仇恨之火再也無法撲滅了。英法都失敗了,兩個國家似乎明白單靠一國之力是無法擊敗俄羅斯的,於是雙方聯合起來向俄羅斯發難。在克里米亞半島的戰爭中阻止了俄國向黑海的發展,同時也讓俄國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恥辱。英國在歐洲聯合法國來遏止俄國,在遠東地區聯合日本來限制俄國在遠東的發展。雖然在第一世界大戰時俄國與英法結盟,但當俄國爆發了革命之後,英法等西方國家不僅不承認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反而派出大量的干涉軍,並支持俄國境內的土匪發動內戰。一系列的新仇舊恨最終使蘇聯在歷史的關鍵時期選擇了和德國妥協的道路。

1939年蘇德籤互不侵犯條約的原因:心懷鬼胎? 第5張

相對蘇聯和德國與西方在歷史上的仇恨,這兩個國家的關係到是歷來很融洽。兩國的主要民族斯拉夫族和日耳曼族在遠古時期便共同生活在多瑙河附近。到了中古時期,兩個民族所建立的國家一直處於和諧的狀態。在12世紀的上半段,兩個國家的通婚達到10次。到了近代,兩個國家更是一對合作夥伴不論是瓜分波蘭,還是爲干涉法國革命而組成的反法同盟,都可以見到兩國的親密合作。哪怕是在一戰中兩國的關係極爲緊張的時候,沙皇的皇后依然是一位德國的公主。到了十月革命之後,雙方馬上籤定了佈列斯特和約,結束了雙方的對峙和戰爭。到了戰後,雙方在經濟合作上更是親密無間,蘇聯進口的絕大多數機器設備均來自德國。所以,雙方在二戰前的互不侵犯條約也可以看作是雙方歷史上合作的繼續。

兩國都是傳統的大陸性國家,而且農業文明和君主專制的影響很大。這也就決定了兩國之間和兩個民族之間有着相似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這種傳統和西方的民主共和有着極大的不同。所以,兩國很容易和西方的所謂民主國家產生矛盾。而雙方的相似又很容易使雙方在很多問題上達成共識,雙方的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雙方相同的傳統。當然,在當時兩個國家都處在一種獨裁統治之下,雙方的政策和戰略很可能有一致性,所以兩國之間更好達成妥協。兩國的簽約也就不足爲怪了。

分析了蘇聯、德國和兩國的歷史,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當時條件下,雙方只能互相選擇爲妥協對象。雖然雙方簽署的互不侵犯條約加速了世界大戰的爆發,但是爲了各自的利益應該說是一次明智的選擇。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