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前帝國時期的羅馬城的建設情況如何?有何特點?

前帝國時期的羅馬城的建設情況如何?有何特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羅馬城,即古羅馬都城,是古羅馬歷史的產物,城市的建築情況如何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採取最常見的對羅馬歷史的分分期方式:王政、共和、帝國三分之法。雖然,羅馬帝國時期是羅馬城市建設的黃金時期,但是帝國時期的城市建設是以其之前的歷史文化積澱爲前提的,是以帝國前的城市建設爲基礎的。瞭解帝國前羅馬的歷史特點和城市建設,是理解帝國時期城市建設前提之一。

前帝國時期的羅馬城的建設情況如何?有何特點?

一、王政時期城市建設的起步

關於羅馬城之起源的傳說,無疑展現着一股十足的英雄氣概,但同時我們也可以說它起源於一場兄弟之間的仇殺。羅慕盧斯“殺死了瑞慕斯。就這樣,羅慕盧斯單獨據有了統治權,建立的城市以建造者的名字命名”。羅馬人接受這樣“親人相殘”的故事作爲他們歷史的起源,也許是由於古時政治鬥爭的殘酷性。但我們可以從這個傳說中,得到的非常有價值的一點信息是:羅馬城的城界在人們的心目中具有某種神聖性。它來自代表神諭的飛鳥的啓示,因此具有神聖性,不可侵犯。據說瑞慕斯正是由於違背了這一點,而被羅慕盧斯處死。瑞慕斯的死因不是本文的焦點,需要注意的是在羅馬的人的心目中,城界具有神聖性,這種神聖性顯然是古時的羅馬人賦予城界,並被其繼承者接受的。爲什麼呢?

事實上,某個邊界具有神聖性的例子今天也有,甚至比古代更加普遍。比如,我們經常將我們國家的領土視爲神聖不可侵犯的,沒有經得許可越過國界被視爲非法行爲,可以被視爲侵略行爲而開槍擊斃。今天之所以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神聖性被用來維護世俗性的利益,領土邊界一旦被視爲神聖不可侵犯,則可以在兩個方面產生作用。

前帝國時期的羅馬城的建設情況如何?有何特點? 第2張

一方面是爲了展示一種堅決的態度和對抗到底的決心,使潛在的侵略者預期到侵略行爲的嚴重後果,從而避免邊境騷擾和領土侵犯;另一方面,神聖性是號召和組織內部人員爲領土完整而鬥爭的絕妙理由。一旦領土的神聖性被國民廣泛認同,就可以喚起巨大的愛國熱情和獻身行爲。否則千里之外的一塊土地被其他人佔去,與我有什麼關係?

同樣,當時的羅馬人賦予城界神聖性,不論其主觀目的何在,它確實有這樣的作用——既增強內部的凝聚力,又向外展示了一種堅決的態度。從而維護了羅馬國家的安全。這正是這種神聖的邊界在後來一直被維持的原因。到這裏,我們就已經感受到羅馬人在宗教文化方面對城市的建構其實包含着深深的潛在的世俗功能。不論有意或者無意,羅馬人對城市世俗功能的關注也將廣泛地體現在帝國時期的建築實體中。

羅慕路斯建城之後,羅馬進入王政時期。前後八王,以老塔克文爲界分爲兩個階段。這個分期有三方面的意義需要注意:在老塔克文之前,羅馬的王都是由氏族長老會議和公民大會選舉的,而之後的王位傳承夾雜着暴力,凌駕於社會的王權開始顯現;老塔克文在羅馬取得皇位,標誌着羅馬進入伊達拉里亞人的統治時期;前五王時期,羅馬城市建設活動較少,關於這個時期的史料和傳說以及考古資料顯示,羅馬在這個時期的主要活動是解決國家生存的問題,老塔克文時期羅馬城進行了首次的大規模城市建設。

老塔克文在羅馬修建排水設施,排幹附近山丘之間低地的水,“並且填充了大量土石提高了地面”,羅馬人在這塊人工獲得的空地上建立了羅馬廣場,又在廣場上修建了市政廳和市場,使得這裏成了羅馬的經濟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後來的羅馬廣場羣就是以這個廣場爲基礎一步步擴展而形成的。他在“在帕拉丁和阿芬丁之間的低地修建一座帶有看臺的圓形劇場”,同樣是老塔克文時期,卡皮託林山成爲羅馬的宗教中心,由於勝利來自神的佑護,勝利的果實需要向神供奉,因此這裏也是羅馬凱旋式遊行路線的終點。老塔克文的繼任者塞爾維烏斯,除了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創立真正的國家制度之外,繼續在市政建設方面做出努力。塞爾維烏斯的繼承者高傲者塔克文由於其傲慢、粗暴缺乏智慧的政治舉措遭到了羅馬平民和貴族的聯合驅逐,於是羅馬進入它的下一個發展階段。

前帝國時期的羅馬城的建設情況如何?有何特點? 第3張

二、共和時期城市建設的奠基

平民和貴族的鬥爭,以及羅馬連續不斷的戰爭構成了貫穿羅馬共和階段歷史的兩條主要的線索。

平民和貴族的鬥爭被認爲有兩方面重要的意義:一是,鞏固和擴大了羅馬國家的社會基礎,平民的鬥爭和勝利,本質上是對國家利益分配機制的調整,經過鬥爭,平民可以分享到國家成功的紅利,因此平民成爲國家的堅定支持者和擁護者。二是,有效促進了羅馬國家的政權建設,促進了其國家管理體系的完善和發展。平民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將能夠將代表自己的官職、官員添加到原來過分簡單國家官僚體系中,從而完善國家機構系統。比如平民保民官等新官職的建立,以及對原有官僚隊伍階級結構的調整,使得國家機構系統和官僚體系更趨合理,國家的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然而,對羅馬產生決定性影響的卻是共和時期的另外一條線索——連綿不斷的戰爭。戰爭構成了羅馬共和國的基本內容。共和國曆史的另外一條重要線索一一平民和貴族的鬥爭,也與戰爭的形式和軍隊的結構密切相關。正是重裝步兵在軍隊中地位的上升爲平民鬥爭提供了重要的砝碼。因此,共和國時期羅馬歷史的基本特徵就是戰爭——包括對外戰爭和內戰。

同時,這一歷史特點也是影響羅馬城市建設的基本因素之一。“羅馬在海外獲得的成功豐富了首都的藝術品和經濟資源”。而軍事功績也成爲羅馬貴族和皇帝想通過城市建設來炫耀的內容。

羅馬的強大始於趕走伊達拉里亞人而取得獨立地位。公元前510年,羅馬人趕走塔克文家族之後馬上面臨着伊達拉里亞城市的進攻。維愛、克魯西昂等伊達拉里亞城市都相繼對羅馬發動攻擊,並再次使羅馬處於其控制之下。羅馬人是在公元前450年前後才最終擺脫了來自北方伊達拉里亞人勢力的控制,贏得獨立。

但是,獨立給羅馬人帶來的不是和平而是新的戰爭威脅。經過三次維愛戰爭,羅馬人終於在公元前年贏得了相對安全的生存環境。卻在僅僅年後又遭到高盧人毀滅性的侵略。羅馬城大部被佔領,依據卡皮託林山的險峻地形,羅馬人才保留了最後的抵抗力量。在支付了贖金之後,羅馬人獲得了和平,但是侵略的衝擊造成了羅馬的虛弱,宿敵伊達拉里亞人乘機發動進攻,許多拉丁城市也倒向敵人。接下來便是爲了撫平這次創傷長達半個世紀的努力。在穩定了波河流域這塊根據地之後,羅馬人先後進行了一系的戰爭,最後征服了整個意大利。

前帝國時期的羅馬城的建設情況如何?有何特點? 第4張

不論是出於什麼目的,羅馬人沒有停下征服的步伐。布匿戰爭給羅馬人帶來了空前的榮耀和戰利品——羅馬獲得了西地中海的霸權。經過三次馬其頓戰爭、敘利亞戰爭、鎮壓馬其頓安德里斯庫斯反羅馬運動、鎮壓阿卡亞同盟的反羅馬運動、鎮壓帕加馬王國阿里斯東尼克領導的奴隸和平民起義等等一系列的軍事活動,羅馬將東地中海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

與共和國在國外的軍事成就並行的是國內矛盾的逐漸積累。遺憾的是共和國政府忽視了對日益增長的國內矛盾的及時解決。“因爲這些疏忽以及其他一些行爲過失,羅馬爲此付出沉重代價”。公元前137年——公元前132年的西西里奴隸起義拉幵了羅馬內戰的序幕。從這次起義開始,羅馬在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裏都被內戰的陰影所籠罩:兩次西西里奴隸起義戰爭、格拉古兄弟改革中的政治暴力事件、同盟者戰爭、蘇拉和馬略的爭鬥、斯巴達克起義、前三頭到凱撒的獨裁、後三頭到屋大維的元首制建立。對於處在共和後期的,公元前1世紀的古羅馬來說,內戰成了其歷史的主要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漫長的共和時期,羅馬的城市建設並沒有隨着共和國的高歌猛進而同步發展。我們所知道的那個輝煌偉大的羅馬城更多的是帝國時期的成果。雖然如此,羅馬共和國時期對於羅馬城市的建設依舊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因爲這一時期的建設“已經表現出本身未來偉大的標誌了”。共和國早期的建築奠定了後來的羅馬建築的基本慣例。比如後來羅馬的豪宅多慕斯,其基本格局在共和早期富裕的農家建築中已經初步顯露。

總結

前帝國時期羅馬城的建設處於起步階段,羅馬人意識到建設城市的重要性,通過對城市的建築來表達主流的思想觀念,展示對神的崇拜和仰慕。同時,征戰帶來的財富、公共建築的增多使得民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加,爲成就羅馬帝國奠定基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