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圈地運動爲英國帶來的是積極的影響還是消極的影響?

圈地運動爲英國帶來的是積極的影響還是消極的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英國圈地運動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18世紀,英國新興貴族和資產階級興起,他們通過了《公有地圍圈法》,大量土地被圈佔,與此同時這些新貴族和資產階級把土地變成了一個個農場和大牧場。而對於被圈佔的農場主要分爲三種:

一、小塊零散土地

在中世紀的英國實行敞田制,大量的土地被分配給農民,因爲土地是一塊一塊的,所以又被稱爲條田。

二、領土公有土地

與我國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同,英國王權相對衰落。相反,各地的領土擁有絕對權力和土地。

三、佃戶租約土地

一方面由於很多流民沒有土地,另一方面由於很多領主的土地太多而無法耕種。於是,領主將土地租賃給他們耕種。

毫無疑問,這些土地成了被圈佔的對象,在權力和經濟的雙重壓力下,大量農民失去土地,這就是後來所說的“羊吃人”現象。但我們回顧整個圈地運動,它不但沒有讓英國衰落而且還推動了其歷史的發展呢?

我認爲,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

一、英國的現實因素

在當時英國的手工業異常發達,但歐洲卻是普遍的人口稀少。所以,對於農民來說,即使全部土地都被圈佔了,他們仍然可以從事手工業來維持最基本的生計。所以,壓根不會出現失業等情況的發生。

圈地運動爲英國帶來的是積極的影響還是消極的影響?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圈地運動反而釋放了大量的勞動力。從而爲歐洲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同時也推動着歐洲工業革命的進程和時代的發展。

二、土地的本質沒變

對於很多農業和放牧業來說,它們的本質並未發生根本變化。只不過變的是使用人,由原來條田的農民,變成了大牧場和大農場。而歐洲又主要以平原爲主,所以大牧場和大農場反而有利於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

圈地運動爲英國帶來的是積極的影響還是消極的影響? 第2張

所以,英國不會因糧食自給率下降而受制於人,相反大農場和大牧場反而提高了糧食產量,增加了糧食自給率。同時,農業的集中也有利於農業生產方式的改進和提高。

三、英國的歷史原因

在當時,一方面英國是當時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他們的手工業足以讓失業的人不成爲社會的負擔。同時,英國身爲世界霸主,這個日不落帝國在全世界都有自己的殖民地。

換句話說,英國當時是在用全世界的資本和市場來發展英國,所以別說農民,就是全英國的人都不工作,他們從殖民地掠奪來的物資和財富也足以讓他們衣食無憂。

其實,我們發現以上幾點原因就會發現一個問題:英國圈地運動推動了英國的發展,其實它的功勞並非是圈地本身。而是更多地適應了英國的國情和歷史原因,這纔有了後來工業革命的如火如荼。

圈地運動爲英國帶來的是積極的影響還是消極的影響? 第3張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如果英國人口衆多、如果英國圈地不是建造大農場和大牧場、如果英國不是世界霸主沒有那麼多殖民地、如果英國的手工業並不發達?那麼,圈地運動就不會有那麼多積極意義,而就真的成了一場災難。

所以,我認爲圈地運動對於英國的發展和進步,這不是一種必然而是一種偶然。這麼說吧,正好是流民潮碰上了用工荒。換句話說,像圈地運動這樣推動時代發展的,現在、以後都將不復存在。

原因很簡單:不管古代、現在、未來,土地分配都是一種維護長治久安的基本策略,都是農民維持生計的根本,更是一個社會的底線和紅線。即使如美國一樣強大,依然不能保證其在經濟危機中不會翻船,所以土地國民化和農業基本化都是他們永久不敢輕易觸碰的底線和保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