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伊拉克拉馬迪一戰:或成爲打擊伊斯蘭國的拐點?

伊拉克拉馬迪一戰:或成爲打擊伊斯蘭國的拐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際社會打擊“伊斯蘭國”(IS)的戰局發生重大變化。12月28日,伊拉克政府軍與民兵在美軍空中掩護下,發起凌厲地面攻勢,一舉收復中部重鎮拉馬迪。此役是2015年5月以來反恐聯軍的重大軍事勝利。有專家樂觀評估,此役或成打擊IS戰爭“拐點”。一俟戰局穩定,軍力到位,聯軍兵鋒將直指北部重鎮摩蘇爾,或根本改變伊拉克戰場態勢。

伊拉克的拉馬迪、巴格達、提克里特三城,是中東著名的“遜尼派三角”,亦是反恐聯盟與IS的主戰區。巴格達居中、提克里特靠北、拉馬迪在西,與巴格達相隔僅100餘公里,構成伊拉克京畿最後防線;再加上其所在的安巴爾省是伊最大省份,與沙特、敘利亞、約旦接壤,故成重兵集結及必爭之地。

拉馬迪之戰,因其戰略位置、戰局拐點意義之重,牽動雙方指揮中樞的謀勢、佈陣。自2014年IS攻陷該城以來,兩軍爭奪激烈、多次易手,形成對峙。此前,美伊聯軍三次反攻均鎩羽而歸。

聯軍屢敗屢戰,但敗而不餒,部署反攻,於2015年12月初完成合圍,多線突擊、攻克拉城。軍事專家稱,拉馬迪一役是“空地一體戰”經典:伊拉克境內除東北部山區、部分沼澤及南部沙漠之外,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適宜大兵團作戰。美伊聯軍空中打擊、縱深遮斷、地面突擊,圍敵六日,聚殲城下。

伊拉克拉馬迪一戰:或成爲打擊伊斯蘭國的拐點?

經此一役,“遜尼派三角”全部收復,伊境內“恐佔區”僅剩17%,戰爭天平向聯軍傾斜,看似勝利在望。但此前的攻防拉鋸、得而復失表明,戰場形勢瞬息多變,反恐戰爭難以畢其功於一役。對中東反恐戰局發展,不能過於樂觀。

首先,IS仍擁有強大作戰部隊,在拉馬迪戰役中似有全師避戰、化整爲零、隱身於市的企圖。雄厚的戰爭基金和兵源人口構成IS的戰爭潛力;幼發拉底河沿岸的費盧傑、哈迪賽、加伊姆和摩蘇爾等通往敘利亞老巢的要道也仍爲IS掌控。

其二,從近兩年對IS的清剿效果看,收復領土、清除殘敵、建立政權、開衙設府,均離不開地面部隊。在“解放”科巴尼、辛賈爾的兩次戰役中,庫爾德武裝驍勇善戰,發揮生力軍作用。戰場餘勇可賈,但實難換取敘、伊(朗)、土等國承認其全面享有主權、獨立自治。此類族際矛盾,如不加緩和、調節,勢將弱化國際反恐整體戰力。

其三,IS打着“哈里發國”大旗崛起,挾“正統”而作亂,假“大義”而動兵。針對IS的倒行逆施,沙特等海灣國家、埃及、土耳其等國家本應結成統一戰線,以順討逆、出兵伐城、清理門戶。但礙於地緣戰略、安全盤算、經濟利益、政治歧見等原因,至今作秀不作戰,使IS得以苟延殘喘。

其四,IS極端組織控制伊、敘的部分領土,但其真正威脅不在於財雄勢大、攻城略地,它更是一種向全世界蔓延的意識形態,連軍事手段都難以改變。鑑於文化是政治、軍事的反映,又對政治、軍事起指導作用,所以,在對IS嚴加打擊的同時,更應深挖作爲暴恐行動根源的伊斯蘭極端主義,剝離“被扭曲的意識形態”的宗教外衣,奪回被其佔領的意識形態空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