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曹操和司馬懿都是篡位者,兩者爲何評價不同呢?

曹操和司馬懿都是篡位者,兩者爲何評價不同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和司馬懿,看起來有些像。二人都爲各自的老東家東漢、曹魏立下過汗馬功勞。

早在漢獻帝被董卓脅迫西去長安,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之時,曹操就放棄了“春夏讀書、秋冬射獵”的士大夫悠閒生活,毀家紓難。十八路諸侯各懷心思,真正勤王救駕的恐怕只有曹操、孫策二人。

曹操和司馬懿都是篡位者,兩者爲何評價不同呢?

董卓被殺,漢獻帝擺脫董卓舊部李傕、郭汜控制,千辛萬苦回到洛陽後。又是曹操,派兵接漢獻帝到許都,漂泊無定的東漢小朝廷這才獲得一個相對安定的喘息之地。

當然,曹操由此也獲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依靠代天子征伐的名號,最終平定中原,完成北方的初步統一。雖然被赤壁一把火燒得片板不存,落荒而逃,但也總算保住了之前的勝利成果。至少在曹操的治理下,東漢王朝不再顛沛流離,民衆也初步得到休養生息。

曹操和司馬懿都是篡位者,兩者爲何評價不同呢? 第2張

司馬懿對曹魏的主要貢獻,是在魏明帝曹叡時期。必須指出的是,曹操因觀察司馬懿有“狼顧之相”而對其猜忌壓制的故事,不一定屬實。這是晉朝史官刻意爲司馬懿書寫的受害者形象,從而爲司馬氏奪權營造輿論基礎,論證其合法性。

曹操時代,曹家和夏侯氏人才濟濟,司馬懿並沒有得到太多展示才藝的機會。直到曹丕稱帝,曹魏皇室對諸王多加防範,不再放手使用,司馬懿這才獲得了獨當一面建功立業的機會。尤其是在西北防線與諸葛亮對峙時期,儘管是堅守不出,但也沒讓諸葛亮佔太多便宜,最終熬得孔明大星斗落五丈原。

曹魏立國後,最主要的威脅一直來自西方,來自以大漢正統自居的蜀漢。司馬懿與蜀漢最爲優秀的臥龍對峙,並將防線穩定下來,隨後又移師東北平定遼東公孫淵,爲曹魏與蜀漢、東吳開展和平競爭贏得了一個較爲安定的國防環境。如果和平對耗,曹魏碾壓蜀漢、東吳是分分鐘的事。

藉助時勢成就英雄偉業,曹操和司馬懿都是相同的,二人功成名就之後的選擇也似乎很一樣。

曹操“託名漢相,實爲漢賊”,司馬懿也不遑多讓,可以說是“託名魏相,實爲魏賊”。各自爲曹家和司馬氏打下了化家爲國的基業,兒子曹丕、孫子司馬炎分別登基稱帝,開創新朝。但表面上的相似,掩蓋不住實質上的不同。

曹操玩的主要是陽謀,司馬懿更多是陰謀。曹操的指向很明確,就是一統天下,要滅誰總會事先打招呼。你看赤壁之戰前夕還寫信給孫權,爺我已經練好八十萬水軍,與你來一場打獵友誼賽如何?“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衆,方與將軍會獵於吳”。短短三十字,英雄豪氣,王者意氣,躍然紙上。

絕對掌控東漢朝政後,曹操也沒有掩飾要化家爲國的志向,明確說出“若天命在吾,吾當爲周文王矣”,後人比我聰明,讓他們去辦這件大事吧。反觀司馬懿,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最遲在魏明帝曹叡青龍二年(公元234年),即曹魏齊王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高平陵政變前十五年,司馬懿就已經開始謀劃篡魏自立的反革命事業。而此時他的主子,是對其最爲信任而且後來含淚託孤的曹叡。

反革命事業已經開始磨刀霍霍,表面上還要裝成一個無慾無求、人畜無害、病勢沉重的形象。曹爽去派人去探望病情時,司馬懿裝瘋賣傻到連荊州和幷州都分不清,喝口湯都要灑在衣服上,表演得真是“衰老病篤,死在旦夕”。司馬懿的詐病賺曹爽,簡直就是“詭詐權譎”一詞的生動演義。

曹操是政治家,司馬懿是政客。曹操與司馬懿最主要的不同,其實就是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西方政治家關心的是下一代人,政客關心的是下一次選舉。中國政治家關心的是萬世基業,兆民憂樂,政客關心的是無上權力,家族利益。

曹操雖沒能一統天下,但至少完成了黃河流域的局部統一。三國魏晉時代,北方是華夏的根基,一旦北方統一,足以對偏安巴蜀和江東的蜀漢、東吳形成戰略壓力,事實上奠定了全國統一最主要的基礎。

曹操的最終目的是混一宇內,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一切手段,都是爲這個目的服務。而司馬懿,只是想幹掉曹家,自家當皇帝,手段本身就是目的。

司馬家族雖然滅蜀亡吳,但司馬昭伐蜀並非是要澄清天下,他只是想借伐蜀之功,擺脫弒君即殺害高貴鄉公曹髦而帶來的政治道德危機“三國時代哪個皇帝的武略堪比曹操,文采勝過曹植,卻被人一槍斃命”,重新營造魏晉禪代的政治合法性,爲司馬家族滅魏成晉的反革命事業鋪平道路。

司馬炎平吳同樣如此,也更多是爲了擺脫受成之君的懦弱形象,以平吳之功增強對朝政的掌控,尤其是加大對齊王司馬攸的政治壓力“西晉王朝的開國皇帝本該是他”一文)。無論是伐蜀還是平吳,實際上都是轉移國內矛盾、服從國內政治目的的對外戰爭。

這就是政略見長的政治家曹操,和以謀略居多的政客司馬懿,形似神不似的最大不同。曹操始終是以天下爲己任,家國一體,而司馬懿眼中只有家族利益,國要服從於家。這種政客思維延及子孫,導致晉朝根本沒有一個新生的大一統政權應該具有的開放勃發、如日東昇氣象,反而是階層固化、日落西山,不久就因高層內訌發生八王之亂,進而引發五胡亂華,幾乎把中華文明拖進亡國滅種的深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