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朱元璋爲何會起用臭名昭著的“廷杖制度”呢?

朱元璋爲何會起用臭名昭著的“廷杖制度”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們將自己的氣節、骨氣、面子、尊嚴,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

孟子有一句名言:“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告訴人們:爲了維護自己的氣節和內心的正義,是可以捨棄生命的。此外,他還提出過“大丈夫人格”,也就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

這種“氣節”,影響了後世無數的文人知識分子,到了宋代,宋太祖爲了革除五代以來“武人干政”的頑疾,留下祖訓“不殺士大夫與上書言事者”,也讓“帝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兩宋成爲可能。

朱元璋爲何會起用臭名昭著的“廷杖制度”呢?

文臣們以天下爲己任,只要是他們看着不爽的事,總要與皇帝據理力爭,剛猛直諫者不勝枚舉,如寇準曾經拉着宋太宗的袖子不讓他走,包拯直接將吐沫星子噴到宋仁宗臉上。“文死諫,武死戰”,文官以死上諫君王,成爲他們效忠國家、彰顯氣節的最高境界。

而皇帝們生氣歸生氣,表面上還要樂呵呵的誇獎大臣們是大忠臣。所以,兩宋319年,文人士大夫們與皇帝相處得比較其樂融融,南宋亡於崖山海戰時,跳海殉國者多達10萬之巨。

不過,到了元代,畫風突變。面對在經濟、文化上都遠超自己的漢人,內心中充滿懼怕與自卑的元朝統治者實行了四等人制度,第一等人爲蒙人,第二等人爲色目人,第三等人爲原金朝的漢人,第四等人爲原南宋的漢人(也被稱爲南人)。各個階層享有不同的權益,蒙人地位最高,在諸方面享有特權。

終元一代,朝廷不授予漢人、南人高官,在朝廷中樞執掌政務、軍事、監察大權的,無一漢人。在地方,最高長官稱爲“達魯花赤”,該職亦由蒙人或色目人擔任,漢人、南人不得染指,即便任職也只能是副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文人走上仕途的捷徑——科舉制度,也被元朝統治者輕視或廢止。元朝統治不足百年,科舉制度曾經被多次廢止,即便實行時也分爲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應考;鄉試時只考兩場,要求較簡單。左榜供漢人、南人應考,鄉試時考三場,要求較嚴格。

元朝統治者的種種行徑,給許多德才兼備的漢人以心靈創傷。而當他們連基本的物質需求都滿足不了時,哪裏還能顧及更高需求層次的節操與氣節呢?

所以,當朱元璋打出“日月重開大宋天”的旗號時,必然得到了無數江南知識分子的響應和支持。

朱元璋正好也是一位極爲重視知識分子的君主。一方面,在他打天下的過程中,每到一處,都要尋訪當地有名的大儒名士,收爲己用;另一方面,他還嚴令自己的部下不得私自與知識分子的接觸,這是因爲他更懂得“文”與“武”結合的巨大力量。

公元1368年,當文人們喜大普奔,迎接驅逐蠻族、恢復正朔的大明王朝時,他們本以爲繼宋朝之後的第二個“文人春天”即將到來。

朱元璋爲何會起用臭名昭著的“廷杖制度”呢? 第2張

可是,他們錯了。明太祖朱元璋雖然打出了“拯生民之塗炭,復漢官之威儀”的旗號,並以恢復漢製爲己任,但是,他似乎比自己推翻的元朝統治者更加洞悉人性,瞭解那些天天將“仁義禮智信”掛在嘴邊上的文人士大夫們。

於是,他重新使用了在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廷杖”,並第一次正式將其升級爲“廷杖制度”。“廷杖制度”幾乎貫穿整個明朝始終,除了永樂時期短暫廢止以外,幾乎每個帝王都樂此不疲,甚至直到崇禎十七年,大明亡國前夕,明毅宗都在使用。

比起置人於死地的極刑,朱元璋更樂於“廷杖”這種摧毀文人士大夫的骨氣與氣節的方式。

因爲廷杖制度本身,不是讓受刑者大醫凌然的慷慨就義,而是像“魚肉”一樣躺在案板上任人宰割。

在明人的記載中,有這樣關於廷杖制度的記載:“衆官朱衣陪列午門外西墀下,左中使,右錦衣衛,各三十員下列旗校百人,皆衣臂衣,執木棍。宣讀畢,一人持麻布兜,自肩脊以下束之,左右不得動,一人縛其兩足,四面牽曳,唯露股受杖,頭面觸地,地塵滿口中。”(《魏叔子文集》)

關於廷杖的執行,在《大明王朝1566》這部電視劇中,有非常直觀的描繪。但如果從上面這則史料中,我們會發現,那還遠遠不夠真實。

凡是廷杖的受刑者,不僅要在大庭廣衆之下袒衣露體,而且是在自己的同事、甚至是下屬、學生面前受刑。這些平時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在廷杖的重擊之下皮開肉綻,發出痛苦的哀鳴,求饒之聲亦是不絕於耳。

被拷打的不僅僅是他們的軀體,更是曾經不屈、尊貴的靈魂。而對於旁觀者來講,儘管不乏有人幸災樂禍,但更多的恐怕是感同身受,一起與受刑者接受朱元璋對他們心靈的鞭策。在這場廷杖“表演”中,無論是受刑者還是觀刑者,其內心都受到了“昇華”,皇帝的權威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這些曾經以“文死諫”爲畢生理想的文人士大夫,還敢不對皇權產生敬畏,對朱元璋俯首聽命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