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苗劉之變”是如何發生的?對宋朝有哪些影響?

“苗劉之變”是如何發生的?對宋朝有哪些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3月的一天,一切看上去都如往日一樣,風輕雲淡,歲月靜好,王淵退朝回家,正騎着馬,路上走呢,突然閃出一隊人馬,沒等王淵整明白是咋回事,人頭和身子就分了家,這隊人馬隨後包圍了宦官康履的住處,康履恰巧在宮中辦事不在,士兵們見了沒鬍子的男人就殺,頃刻間斬殺一百多人。

“苗劉之變”是如何發生的?對宋朝有哪些影響?

之後這隊人馬直撲皇宮,守衛皇宮的禁軍首領是苗傅,見到這隊殺氣騰騰的人馬前來,毫不猶豫打開宮門,守宮禁軍與這隊人馬兵合一處,包圍了宋高宗趙構的住處。宋高宗嚇得體似篩糠,壯着膽子扒牆頭問話。

這隊人馬的首領是劉正彥,他之前已經和苗傅謀劃好了,兵變的口號就三個字“清君側”。因爲不滿王淵和康履相互勾結,才發起兵變。宋高宗不得已只好交出康履,任由叛軍亂刀砍死。這還不算完,兩人一琢磨,萬一趙構回頭整我們事咋辦?

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皇上也拿下,於是就逼迫宋高宗退位,禪讓給三歲的兒子趙旉,由哲宗孟皇后垂簾聽政,改元明受,大權全部被苗傅和劉正彥掌握。這次兵變史稱“明受兵變”,又稱“苗劉之變”。

趙構這輩子經歷也真是豐富,十來歲先是做了金國人質,經歷了靖康之變,意外做了皇上,年紀輕輕被人逼着退位,整日裏被金兵打得找不到北,老了老了還得禪位,一輩子就一兒子還被嚇死了。。。。。。

要說這個兵變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因爲他任用親信。

趙構當上皇帝,本身就是個意外,不是其他人都被擄走了,根本輪不到他,所以他自己之前也沒有過做皇上的準備,這一下子當皇上了,可身邊沒自己人可用啊,怎麼辦?

好辦,他康王府的宦官們,這是跟隨他多年的老人,帶過來用,康履就是原來他康王府的宦官頭子,王淵則是對他有擁立之功,這兩個人他特別信任。

但這兩個人呢,仗着皇上寵信,做事就有些太過高調,所以這就引起很多人的不滿,時間一長,牢騷和怨言在這些勤王將領中就開始蔓延,劉正彥和苗傅就是其中典型代表,最終引發了這次兵變。

“苗劉之變”是如何發生的?對宋朝有哪些影響? 第2張

宋高宗趙構此時纔剛剛二十二歲,這個年紀就開始享受退休生活?是不是有點早?

不甘心退位當太上皇的趙構於是悄悄與宰相朱勝非密議,派人召集前線的張浚、呂頤浩、劉光世等人回師平叛。駐守平江府(今江蘇蘇州)的禮部侍郎、節制軍馬張浚與知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同籤書樞密院事、江東安撫制置使呂頤浩決議起兵討伐。

大將張俊首先表態,他趕到前敵指揮部平江,與總指揮張浚會面,兩人決定要匡扶社稷,並分頭寫書信,號召各地勤王平叛。呂頤浩、劉光世、韓世忠等人紛紛表態支持高宗。

韓世忠還自告奮勇願任前部。由於韓世忠的軍隊在先前的沐陽阻擊戰中消耗很大,手下無兵,張浚還特意讓張俊借出兩千兵交給韓世忠統率。而苗傅和劉正彥也想爭取韓世忠這員猛將,當時韓世忠的妻子梁紅玉和兒子都住在杭州,本來是絕好的人質。

宰相朱勝非生怕韓世忠投鼠忌器,便故意慫恿苗傅派梁紅玉去勸說韓世忠歸順。苗傅頭腦簡單,傻了吧唧的竟然同意了,結果放跑了梁紅玉,梁紅玉母子日夜兼程,一天就到達平江。

等苗傅再派人去給韓世忠封官許願時,韓世忠就毫無顧忌地對使者說:“老子只知有建炎,不知有明受。”徑直向杭州進兵。苗傅和劉正彥聞訊後,惶然不知所措。這二人毫無頭腦和遠見,在宰相朱勝非的建議下,竟然又同意宋高宗復位。

四月初一,宋高宗還行宮復辟,與隆祐太后御前殿垂簾聽政,恢復建炎年號,趙旉被立爲皇太子。高宗復位後,故意任命苗傅爲淮西制置使,劉正彥爲淮西制置副使,讓他們離開朝廷。

苗、劉二人怕朝廷追究其罪責,向高宗索要免死鐵券,高宗知道二人學識淺陋,在鐵券上寫着“除大逆外,餘皆不論”。

此時,韓世忠、張浚等軍隊打敗了苗劉軍苗翊、馬柔吉部,苗傅和劉正彥見大勢已去,半夜從涌金門帶着2000兵馬逃之夭夭。韓世忠第一個衝進宮中,拜見宋高宗於內殿。宋高宗拉住韓世忠的手,嚎啕大哭,隨後其他兵馬相繼趕到,叛軍全部清除。

之後的就是給參加平叛的諸功臣加官晉爵:呂頤浩任尚書右僕射(右相)、兼中書侍郎;劉光世爲御營副使;韓世忠、張俊爲御營左、右軍都統制;張浚則破格提升,知樞密院事。此時,張浚才三十三歲,是宋朝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宰相級別的大臣。

韓世忠也因爲此次平亂立下首功,大得宋高宗的好感。所以,儘管後來張浚、韓世忠和岳飛一樣,堅決主張抗戰,嚴重違背宋高宗投降求和的意圖,但宋高宗仍念着他們當年救駕的舊情,對這兩人格外優容,而不是像對岳飛那樣要除之而後快。苗傅和劉正彥出逃後,尚書省即下令各州縣捕捉,接着又懸重賞緝拿,並命韓世忠爲江浙制置使率軍追討。

苗傅和劉正彥二人經浙西逃入福建,到浦城時,劉正彥被韓世忠俘獲苗傅乾脆脫下軍服,隱姓埋名,藏匿在建陽(今福建),結果被當地土豪唐標發現,執送韓世忠。

這倆傻子拿出免死鐵卷,還想着能留活命呢,韓世忠說謀反就是大逆不道,殺你沒毛病!韓世忠將二人押解到建康(今江蘇南京),凌遲處死。整個事件怎麼看都像是一場鬧劇。

事件的發起者苗傅和劉正彥,本身也沒有什麼大的理想和主張,無非就是覺得高宗處事不公,賞罰不明,自己受委屈了,王淵康履太過跋扈,頭腦一熱,想一出是一出,之後又是昏招頻出,“挾天子以令諸侯”都不懂,放走梁紅玉,又同意高宗復位,還要什麼免卷。“明受兵變”雖然像一場鬧劇,但卻對宋高宗以及其後的南宋朝廷產生了深遠影響,甚至改變了南宋的歷史走向。

金人還沒能奪了他的皇位,但自己身邊的武將卻隨時可以做到!武將的權力過大,對皇權是天大的威脅,這個事件徹底改變了趙構對於武將的態度,以及南宋的對外政策。受此驚嚇後,他充分認識到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極端正確性,從此不再信任武將。

爲了避免武將掌握軍隊實權,他寧可捨棄孃老子與金國委曲求全自甘做小,也不支持北伐恢復。這就爲岳飛被殺埋下了伏筆。

從正面看,這個事件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投降派勢力。叛亂者指斥朝廷重用投降派,部分將領遇敵不戰,使高宗意識到了妥協政策不得人心。

其後,高宗迫於金軍的無休止入侵和社會上的抗金呼聲,重用張浚、韓世忠、岳飛等抗金將臣,全力抗擊外侵,取得幾次大勝,既震懾了金軍,又贏得了民心,穩固了政權。

後期雖然還是以議和爲主,但通過以戰求和,爲議和增加了籌碼。其次,抑制了宦官專權勢頭的復甦。叛亂者的除宦訴求和行動,給朝廷敲響了警鐘。

叛亂平息後,朝廷專門下詔,禁止宦官勾結軍官以及賄賂借貸、役使禁兵、干預朝政,並裁減宦官人數,這些措施,對抑制宦官專權,起到了積極作用。

其三,促進了南宋政權的吏治改革。針對叛亂者指出的部分官員驕橫枉法、用人、賞罰不當等方面的政弊,統治者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全面實施仁宗時期的法律制度;賞賜標準提高,條例約束放寬。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