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北宋攻蜀戰爭這個計劃有多縝密?

北宋攻蜀戰爭這個計劃有多縝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攻蜀戰爭這個計劃有多縝密?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後蜀自孟知祥應順元年建立到後主孟昶廣政二十八年滅亡,共存在三十一年,但是北宋滅亡後蜀僅用了區區六十六天。後蜀在五代時期和其它國家相比實力不算弱小,無論是疆域面積還是國力都算是南方翹楚,並且蜀中地理位置宜守難攻可謂進可以爭天下,退可以保境一方,但卻在宋軍鐵騎面前如此不堪一擊,各中原因發人深省,除去後主晚期國力不振以外,北宋成功的攻蜀計劃無疑發揮了巨大作用,現在筆者針對北宋攻蜀戰爭做簡略戰略分析。

一、糧草難運

北宋因糧於敵,避免千里運糧,糧草不濟危險,搶先佔據長江中游荊湘糧食產區,保障戰略後方。

北宋攻蜀戰爭這個計劃有多縝密?

正所謂國有難而不能無兵,兵有飢而不能無糧,戰爭中的物資儲備特別是軍需糧草直接關係到戰爭的成敗和國家安危。北宋對後蜀作戰時,史載東、北路有共六萬人馬,按照北宋口糧標準“三人食,日六升”的話,這六萬人馬口糧運輸將是個大問題。

北宋時期,戰略物資主要採取車、船運輸方法,並且中原入蜀通道崎嶇險峻不適合大規模的車馬運輸,所以仍是以人力和牲畜爲主。面對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環境,單憑人力和牲畜歟運等簡陋方法,長距離運輸糧食等笨重物資,其中艱難和低效可想而知。

比照後唐對後蜀作戰,後唐關中各藩鎮、州縣錢帛、芻糧晝夜不繼,從關中行棧道運糧到利州,每運糧一石到手才一斗,人員、物資損耗巨大,正是由於糧食等軍需物資匱乏,而直接導致了石敬瑭長興元年伐蜀的失敗。

北宋攻蜀作戰中如何保障軍需糧草供應仍是擺在宋太祖面前的心腹難題。攻蜀前夕鑑於後蜀山路崎嶇,太祖特意命工匠製造適合當地地形的輕車以資饋運,任命“給事中沈義倫爲隨軍轉運使,均州刺史大名曹翰爲西南面轉運使”負責伐蜀的後勤供應。

此外打通入蜀交通線也是太祖攻蜀的後勤謀劃之一。早在後周時期,原屬後蜀秦、成、階、鳳四州已歸中原所有,北宋越過秦嶺山麓直接與後蜀接境,避免了長距離山路運兵的壓力。

並且北宋北面軍進展順利,乾德二年十二月中旬入蜀境,十九日就已攻下興州,獲糧四十餘萬斛,接着又攻佔西縣、利州獲糧一百一十餘萬斛,由於北宋攻蜀閃電戰效果顯著,只用了區區六十六天就已攻下後蜀,避免因戰爭膠着而帶來後勤供應不足而失敗的命運。

作爲一名傑出的戰略家,太祖並沒有把所有希望寄託於閃電戰上,而是在攻蜀前就已佔據湖、湘,利用長江中游廣闊的腹地作爲其戰略物資補給線和交通線。荊湘所在江漢平原早在六朝時期就是著名糧食集散地和產區,唐代時荊南糧食最高產量就達到畝產一噸,並且荊湘地區交通便利,水運發達,利用便捷長江水系,東南地區的糧食可以源源不斷的輸入過來。

南宋時全國著名的軍倉之一湖廣總所,就在荊南和江陵府設置倉庫。乾德二年十二月北宋攻蜀戰正式打響之後,太祖以荊南歸州的秋租作爲攻蜀糧食供給,並且在乾德三年二月太祖因秦、鳳、成、階和荊南等地百姓承擔攻蜀糧食供輸任務,而下命減免該地的夏租之半。

北宋攻蜀戰爭這個計劃有多縝密? 第2張

正是由於太祖在攻蜀前做了完善的後勤保障措施,才避免了長線作戰糧草不繼的危險,而後蜀之所以在劍門失守後迅速投降,也是看到了宋軍東、北兩路後勤保障的完善,從而打消了負隅頑抗,持久抗戰的念頭,進而避免戰爭中成都的生靈塗炭。

二、搶佔要道

搶佔長江中游重鎮荊南,控制長江中、上游入口,利用長江、嘉陵江等水道直貫後蜀東西、南北特點,採取東、北兩面分進合擊直搗成都。

蜀道艱難飛鳥難渡,主要指的是四川外圍山麓連綿險峻,與世隔絕。盆地內,中東部和重慶部分地區則地勢較平坦。特別是長江主航道橫穿四川全境,其支流嘉陵江、沱江、岷江、大渡河等如摺扇展開於盆地四周,溝通四川內部交通,形成連接全蜀有如棋盤般四通八達的運河網。

作爲後蜀北部和東部兩個中心,成都和夔州,內水涪江,外水岷江、中水沱江溝通於其間,往來便利。水運作爲古代最爲方便快捷的運輸方式不但節約成本而且運輸量大,在攻蜀作戰中,四川內部通航便利這一特點無疑在助宋滅蜀中,爲運輸軍糧物質發揮了巨大作用。

古代四川的交通運輸主要分爲水、陸兩種形式。北部中原入蜀行陸路,由金牛道出劍門關跨巴山和秦嶺,雖然快捷但是由於秦、蜀之間棧道險峻,輕裝步行易過並重卻難行。嘉陵江等大河由北至南皆可通航,由中原出金牛道可由水路沿嘉陵江南下至利州,過益昌縣西南方向行可入劍門關從而到達成都。

從興州也可沿水路到達渝州。四川東面三峽更是連接長江中、上游地區重要交通入口,利用長江主航道,四川東面門戶夔州和成都水運更是方便快捷。陸路由成都到東面的萬州也非常迅速只需四日就可到達,所以只要能進入蜀境,佔據北面劍門和東面的夔州,就打通了整個後蜀的交通線。

太祖充分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把攻蜀大軍分成兩部分,北面直接從興州入手,沿嘉陵江攻克嘉州和利州再勇奪劍門。東面則從荊南歸州入峽,水、陸並舉,攻克後蜀重鎮夔州,太祖此舉意義不可不謂深遠。

首先,從攻蜀兵力來看,北宋總數才五萬餘人,而後蜀兵馬僅在孟知祥據西川時就擴充至七萬餘人,後來孟知祥與董璋聯合抗後唐,兩川點檢馬步軍就達十五萬人。後蜀成立後佔據兩川四十五州之地,兵馬總數不會少於十五萬。如果北宋五萬人馬從一路攻蜀,後蜀可能集結數倍於北宋兵力來抵抗,加上對後蜀戰場環境生疏,北宋士兵戰鬥力上的優勢可能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戰局。

並且後蜀多山地,北宋作爲進攻方受山地環境所限不適合大規模兵員作戰,並且在這一線中投入過多兵馬也是一種浪費,不若兵分兩路,既可以牽制後蜀兵力,又能從兩個方向堵住後蜀前進、後退之路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太祖以北路軍爲主力領兵約三萬奪劍門,事實證明,後蜀被北宋東路軍所牽制,僅在北面廣遠、劍門等關隘佈置了約三萬人馬,臨近的興元也只駐守了數萬兵力以爲配合。比起後蜀兵力,從數量上看,就北面戰場而言,北宋與後蜀相比不存在很大劣勢,從而保證了北宋北面作戰的成功。

其次,從東線來看,除了能牽制後蜀兵力,使其防守戰線過長而易於各個擊破夕卜,還能與新攻克荊、湘連成一片,從而形成對後蜀東、南、北面的包圍之勢。並且能利用江漢平原廣闊的糧食產地形成攻蜀物質補給地,一旦北面攻勢受挫,東線也能利用長江水運快速地從後方包抄成都,形成讓後蜀腹背受敵的戰爭形勢。

三、水陸兼備

掌握後蜀戰場環境,重視水軍建設,攻蜀中採取水、陸配合立體戰形式。作爲北宋攻蜀作戰中重要的一步,東奪夔門,是與北面作戰奪取劍門相配合前、後圍堵成都的重要戰略計劃。失敗的話,不但會給後蜀南逃的機會,而且後蜀東、南面的守軍會集結增援成都,從而對北宋北面攻勢造成壓力,影響整個戰局。

夔門作爲後蜀東面重要的門戶,東連三峽入蜀口,西屏巴東,實乃成都東、南面重要的屏障。如果夔門不守,後蜀東面的重鎮夔州等於假手於人,整個巴東勢不能保全,成都後方就此完全暴露。所以夔門一戰對於後蜀和北宋來說都非常重要。

夔門位於今四川奉節縣翟塘峽西口,周圍白鹽、赤甲兩山夾江而立,有如兩重天然的大門掩護着夔州。大江被三峽兩岸斷崖高山所束水深流急,周圍山壁嚴峻無處容腳,最是易守難攻。

後蜀更在夔州江面設置攔江鐵索,木珊浮橋等障礙物以阻礙宋軍前進,這攔江鐵索得厲害,早在五代多次戰爭中就發揮出守護入川東大門的作用,荊南高季興幾次入峽攻蜀,都是吃敗在它上面,落得損兵折將草草收兵的下場。北宋此番攻蜀雖說在東面配置兩萬人馬,但是新練成水軍能否發揮出它的作用尚不能確定,後蜀夔州水軍更是身兼百戰不容小覷,面對如此情形,太祖該何去何從。

早在後周時期,世宗攻克南唐江北州縣的時候就認識到南方戰場中水軍的重要性,可以說中原水軍建設是隨着統一南方戰爭進度加深而加強。依前所述,北宋作爲後周繼承者,在攻南戰爭中不斷加強水軍建設。

作爲一名傑出軍事家,太祖深刻明白戰爭中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這句話的意義,所以在每次大戰前都會派人暗中勘探對手國內的形勢。

攻蜀前,太祖就命張暉勘探川、陝地形以備北面由陸路攻蜀,而後蜀使者趙彥韜叛變使太祖具體掌握了後蜀山川形勢和兵力部署情況,所以在東路軍出發前,太祖授予東路統帥攻克夔州的謀略,並且早已爲東線水路伐蜀訓練數千水軍“飛虎捷”。

太祖針對後蜀防守情況,定下三部方針。首先,不以舟師爭勝,當先步騎潛擊。其次,纔是奪浮樑。最後,水、陸夾擊。劉光義在攻夔一戰時謹遵太祖指示,先從歸州乘舟師入峽,在夔州江面攔江鐵索三十里處舍舟登岸。

先以步軍襲擊兩岸蜀軍摧毀其駐防工事,再通過水軍奪取後蜀江面浮橋摧毀其水上防禦措施。夔門攻下後水、陸並進,包圍夔州再一舉攻下,從而奠定了北宋後蜀攻滅戰中東線勝利的基礎,打開了攻下成都的東大門。

總結

北宋的攻蜀之戰的勝利,無外乎筆者以上總結三條原因:因糧於敵,避免千里運糧,糧草不濟危險,搶先佔據長江中游荊湘糧食產區,保障戰略後方;搶佔長江中游重鎮荊南,控制長江中、上游入口,利用長江、嘉陵江等水道直貫後蜀全境的特點,採取東、北兩面分進合擊直搗成都;掌握後蜀戰場環境,重視水軍建設,攻蜀中採取水、陸配合立體戰形式。

而這三點原因的掌握都有一個共同的先決條件,那就是對於長江中游重鎮荊南的掌握。荊南即是長江中游的交通要道,又是中、南部重要物資集散地和產糧區,在攻蜀一戰中荊南發揮出前沿陣地、交通線和後方三重特點,對整個戰局發揮了突出作用。可以說荊南雖小但卻是北宋整個南方戰場中最關鍵的一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