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夷陵之戰中,劉備到底有多大的把握呢?

夷陵之戰中,劉備到底有多大的把握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夷陵之戰是決定蜀漢國運的關鍵一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戰前一年多,關羽橫死孫權背後偷襲之手,這讓原本發展形勢一片大好的劉備勢力,遭遇了沉重打擊。但不久之後的曹操去世,還有東吳和曹魏關係的微妙衝突,卻讓劉備看到了機會。

這機會就是,可以趁亂取勝,火中取栗,甚至很有可能兵不血刃就重新奪回荊州。那麼爲何劉備會有如此認知,需要用劉備視角看這個問題才懂。

其實當時時局,對劉備而言是一場穩賺不賠的買賣。原因很簡單,大致有以下四點。

第一:劉備大後方穩定了。

那個時候的劉備,已然經營益州數年之久,早已不是漢中之戰時候後方不穩的狀態。

政權穩定,意味着後方不穩定,出亂子的可能性很小,一場敗仗不至於動搖劉備在蜀中的統治基礎,給了他放手一搏的勇氣。

夷陵之戰中,劉備到底有多大的把握呢?

(劉備有放手一搏的資本)

第二:劉備認爲戰爭的風險可控。

風險可控的原因就在於益州獨特的地理位置,劉備進攻孫權是以勝利爲出發點進行的,而且順江而下打進攻戰,無疑更佔便宜一點。

反觀孫權軍,如果要進攻劉備則困難重重,逆流而上無疑難上加難。這也是後來陸遜止步白帝城的原因之一,進攻蜀中太難了。

第三:夷陵之戰前,孫劉勢力面對的外部威脅不同。

作爲兩方最大對手的曹魏,在當時最關注的敵人並不是宿敵劉備,反而是漸漸壯大的孫權。

原因也很簡單,佔據荊州之後,孫權的邊界和曹魏勢力大範圍接壤,兩方犬牙交錯經常爆發衝突,也因此,在曹丕視角看,劉備威脅更小,而孫權威脅更大。

這也讓曹魏兵力分佈,更加側重東線和中線防禦,進而讓劉備承受的軍事壓力很小,只要把牢易守難攻的漢中,劉備軍沒有後顧之憂。

於是,劉備安排了手下最給力的魏延擔任漢中太守,給自己營造了一個穩固的大後方。

第四:曹丕和孫權兩方勢力矛盾重重。

比如公元220年,曹魏孫權兩方,在東部邊境就出現了衝突。

孫權就曾經在都督揚州的夏侯惇去世,曹休剛剛任職期,派遣兵馬去江北搶地盤,弄得曹休火冒三丈,一把火燒了孫權的江北據點。

夏侯惇薨,以休爲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車駕臨送,上乃下輿執手而別。孫權遣將屯歷陽,休到,擊破之,又別遣兵渡江,燒賊蕪湖營數千家。《三國志.曹休傳》

比如公元221年,曹魏孫權兩方,在中部邊境襄陽地區又起矛盾。

那年,孫權派遣部將陳邵進攻襄陽,引魏國大司馬曹仁派軍回擊孫權,兩方大打出手之後,曹軍奪回了襄陽不說,還遷移了不少百姓回內地。

孫權遣將陳邵據襄陽,詔仁討之。仁與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陽,使將軍高遷等徙漢南附化民於漢北。《三國志.曹仁傳》

這兩場衝突,都是孫權主動挑起,曹魏防守反擊。

試問,在這樣時局和戰前關係上,孫劉開戰,曹丕會做什麼?以上這一切我們看明白後,就能懂爲何劉備覺得發動夷陵之戰風險可控。

無論戰略戰術還是大後方上,孫權面對的威脅都比劉備要多得多。

孫權需要左右權衡,而劉備唯一要做的只有一心一意,進攻。進而在曹魏協助下,能佔多少便宜佔多少便宜,儘快恢復荊州失地。

除此之外劉備的性格因素也是他必定會打夷陵之戰的原因。

劉備的性格,可從不是哭鼻子那樣的熊樣,反而很是驍勇,無愧英雄之名。按照當時的說法來算,可以說具備了十足的遊俠氣質,算典型的熱血男兒。

這從他的隊伍就能看出來。除了少數謀臣之外,跟劉備最久,關係最好的都是如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這樣的豪傑之士,行伍之人。

這一切,讓他深知一個道理,那就是快意恩仇。

關羽是劉備的兄弟,被人殺了,他要是不報仇,跟隨自己的豪傑之士會如何想?他本人會如何想?蜀漢政權穩固的核心跟曹魏孫權都不同,反而深具兄弟幫基因。

劉備曾說過: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就是這政權風格的體現。

基於此,纔有諸葛亮勸阻無果之後的無奈,還有獻計。

當時的劉備,如果接受了諸葛亮的獻計,其實是可以兵不血刃,獲得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的。

當時諸葛亮提的意見是,讓劉備派遣一員上將出馬即可,無需自己親征。

夷陵之戰中,劉備到底有多大的把握呢? 第2張

這話言外之意就是,諸葛亮看透劉備自以爲穩賺不賠的心思,想要幫劉備控制戰爭的風險。

在諸葛亮看來,劉備和孫權的戰爭,並不是一場一次就能決定勝負的殲滅戰,更多打的是個聲勢,聲勢打出來之後,更多的是逼迫孫權,選擇談判妥協的過程而已。

劉備軍出擊的目的,是教訓東吳,讓他們將吞下去的吐出來一點。

畢竟東吳外部威脅比蜀漢要大得多,壓力大意味着談判的機會多。

可劉備要是親征了,戰爭的規模就不可控了。一個帝王在前線可以決定的事情太多,從戰爭規模到戰爭時間,到戰爭烈度,身處前線的劉備都能一言決之。

如果劉備打上頭,就沒有了談判的機會,也讓孫權失去了妥協的可能,甚至迎來一場大敗。事情也果不其然,前期打仗打得順風順水的劉備,最後打上頭了。

一意孤行的他,面對書生陸遜渾然不覺對方有多麼危險,反而很是看不起他。隨後一場大火,將劉備的激情和事業澆了個透心涼,也讓一場原本可控的,穩賺不賠的戰爭,成了劉備集團經受的最大挫折。

事態的發展,沒有按照劉備的預想方式走,曹丕面對孫權稱臣的接納,也讓孫權壓力頓減,給了孫權對抗到底的底氣。

失算的劉備,賠了自己手下最後的精銳。

那麼如果劉備聽從諸葛亮的意見,自己不出徵,而是派遣大將出徵會如何?

答案有兩種。

第一種結局:通過不斷在孫權和曹丕之間製造矛盾,隨後以兵臨城下相威脅,讓無法承擔兩線作戰的孫權妥協,和平換取荊州的迴歸。

第二種結局:即便戰況不利,可是派遣大將出徵的劉備軍,也不至於全軍覆沒,那個時候的劉備軍只需要退守蜀中,看曹丕和孫權鬥法在伺機而動即可。

這樣的結局,劉備一樣有便宜可佔。唯一可惜的是,劉備自己將劇本弄成了最差的結局。輕敵冒進的他,經歷了一場慘敗,也讓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勢急轉直下,弄得諸葛亮在劉禪繼位之後數年,都在收拾劉備夷陵之戰慘敗留下的爛攤子。

歷史人物的每一個選擇,都有其必然性,在無數人說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憤怒衝昏頭腦的妄爲時,其實要弄明白真相,只需要迴歸歷史中即可。

劉備發動的戰爭,並沒有錯,反而抓住了最佳時機,唯一可惜的是,他敗了,而且是慘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