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到底是如何應對的呢?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到底是如何應對的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219年,東吳集團奪回了荊州,逞了一時之快。但是,這次婁子真是捅大了。孫權深知殺死了劉備的左膀右臂關羽,絕對是與劉備結下了血海深仇,這場孫劉之間災難性的火拼終究是不可避免的,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到底是如何應對的呢?

於是,劉備不顧一切地要發動進攻孫吳的戰爭,哪怕是在將帥乏人的情況下也要也要御駕親征。這種要拼命的架勢,讓東吳的孫權也未免有些汗顏。那麼孫權是如何應對這場山雨欲來鳳滿樓的危機,做到最大化地避免風險的呢?

關羽被殺之後,孫權把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讓曹操來承擔這個責任,向天下人宣佈,我孫權殺關羽是曹操讓殺的。曹操很明白,孫權這小子沒安好心,於是曹操按諸侯的禮節厚葬了關羽,他也不認這個賬。

但是不管怎麼說,孫權這一回是把劉備得罪到家了,孫劉聯盟徹底破裂。對於這一點,孫權的心裏非常清楚,而他也知道,依靠他的力量單獨對抗劉備是有問題的。因此戰爭之後,孫權就乾脆公開地倒向曹魏,和劉備翻臉。

首先孫權宣佈不承認劉備是益州牧,他說益州牧還是劉璋。曹操也馬上表態,宣佈荊州牧是孫權。本來這個時候劉備是牧兼二州,荊州牧兼益州牧;現在一家宣佈益州牧還是劉璋,另一家宣佈荊州牧是孫權,那劉備什麼牧都不是了。

另一方面,公元220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繼承了魏王的爵位,同年逼劉獻帝禪位,自己當了皇帝,這就是魏文帝。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劉備集團一片聲討,大罵曹丕是漢賊,篡漢。孫權不表態,始終沉默。

到了公元221年八月份,孫權就上表稱臣,乾脆稱臣了,接受了曹丕給他的吳王的封號。那麼這件事情,對於孫權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它意味着兩點:第一,意味着他承認曹丕的篡漢是正當合法的,他向曹丕稱臣;第二,它意味着孫權承認曹丕和他的關係是君臣關係。

孫權的意思很清楚,他承認曹丕稱帝是權宜之計,是爲了聯合曹魏來對抗劉備,這是孫權在政治上做的準備。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孫權到底是如何應對的呢? 第2張

孫權在軍事上做的準備,就是遷都武昌。孫權的治所在建業,也就是現在的南京。但是爲了對抗劉備,孫權把指揮部遷到了武昌,就是現在湖北省的鄂州市。當時住在建業的這些人都不願意到武昌去,有一句有名的民謠叫做“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就是這個時候的一個說法。但孫權說,我們必須移到武昌,因爲應該居安思危。我們看看地圖就知道,他這個行動是在軍事上做準備對抗劉備,所以孫權是有備無患的。

孫權在殺死關羽之後,就開始積極地規避戰爭風險。在政治上不惜忍氣吞聲,對曹魏集團稱臣,來換得曹魏集團的支持。同時爲了軍事防禦的需要,不顧國人的反對,竟然把指揮部遷移到武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