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如果對方斬了來使會是什麼下場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如果對方斬了來使會是什麼下場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兩國交戰,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在古代戰爭當中,有一條約定俗成的規則,那就是兩邊開戰的時候是不能斬殺來使,像這種沒有明確規定的約定的約束力,遠比想象當中強,哪怕雙方交戰廝殺的極爲激烈,都不會輕易破壞這條規矩,撕破臉皮。

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火一直沒有停歇,違背周天子的命令,不斷交戰的事情可以說是屢禁不止。以孟子曾說過的一句名言來說,就是“春秋無義戰”,但是春秋時期想要打仗也並不是說打就能打起來的,要先下戰書才能與之一戰。

人們常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如果斬了又會有什麼後果?漢朝一位將軍試了,沒想到卻讓自己獲得了一線生機。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如果對方斬了來使會是什麼下場

一、古時候來使的重要性

春秋時期的戰爭大多是通過戰書的方式來進行會戰,雙方通過戰書來約定時間以及開戰的地點,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來充當送信人的角色。

在當時送信的這個人被稱爲行人,有專門的官職,在西周時期就已經開始有這樣的說法了,而行人也有大小之分,但任務都是出使各國來傳達信息。正如《左傳》中所寫:“欒書伐鄭,鄭人使伯蠲行成……兵交,使在其間可也”。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如果對方斬了來使會是什麼下場 第2張

在當時,戰爭都需要以維護周王朝。來作爲理由開戰,所以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是不會存在太大敵意的,更不會隨意斬殺使者,反而會以客人的禮儀對待。

而來到戰國的後期,這種禮節變得淡薄了起來,有很多的戰鬥已經不會通過以約定的方式來展開,其戰鬥模式更接近後來的戰爭,講究的是謀略,兵法和彼此之間的利益,只要能獲得戰爭的勝利,能採用的手段也是不計其數。但儘管如此,哪怕屠殺平民依舊不會斬殺來使,這原因又是怎樣的呢?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如果對方斬了來使會是什麼下場 第3張

其實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爲,古代的信息傳播非常的不發達,使者是戰爭信息的重要傳播媒介之一,而且使者本身的地位並不是特別高,互相之間不會存在太大的威脅性。

所以斬殺使者的話,並沒有辦法帶來太大的實際性收益,反而會使得信息來源中斷掉。比如在三國的時候,司馬懿就是蜀漢的使者,得知了諸葛亮的飲食起居,纔會知道諸葛亮的壽命可能將會在近期終結。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如果對方斬了來使會是什麼下場 第4張

二、東漢耿恭斬來使

其實使者已經是戰爭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了,是兩邊進行運籌帷幄,獲得信息的重要工具,通過對於使者的友好來釋放信號,也可以成爲雙方交流甚至是瓦解鬥志所採用的有效手段。

因爲使者對於雙方來說,不光是傳遞信息的人,而使者也可以給自己的友軍釋放一些信號,或者跟自己的朋友或者軍營內的士兵,分享自己在出使敵營時的所見所聞和感受,有很多頗具謀略的軍事家也深暗其中的道理,讓彼此傳遞信息的使者成爲了戰爭取勝的關鍵。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如果對方斬了來使會是什麼下場 第5張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東吳在奪取荊州的時候,關羽就知道在當時失守後,派出使者來和呂蒙進行交涉,而呂蒙也正好以這一點來展開了相關的謀略和佈局。每次都會善待關於所派來的使者,而且會讓使者給家人報平安。

這些信息在關羽使者回到軍營中,就在軍營裏傳開了,很多士兵覺得家裏人所受到的待遇是十分好的,於是就沒有那麼多的心思留戀於戰鬥了,數萬的精銳部隊瞬間潰散,這纔是關羽在此次戰鬥當中敗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兩國來使的問題上,呂蒙在此次戰役上略勝一籌,這樣的教訓不可謂不慘痛。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如果對方斬了來使會是什麼下場 第6張

但在歷史上,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遵循不斬來使這一條約定俗成的準則。在東漢的建威大將軍耿恭就曾經斬掉了來使,當時正處於公元75年,北匈奴圍攻了疏勒城的城池,守將耿恭,已經處於彈盡糧絕的狀態,當時有匈奴的使者來到軍營當中勸降,當時的大將軍不堪屈辱,將來使斬殺,而且還公然在城頭吃起了燒烤。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如果對方斬了來使會是什麼下場 第7張

耿恭這樣的行爲雖然激怒了匈奴的首領單于,但卻和更多人樹敵,也使得當前的守軍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在沒有外來援軍增援的情況下,耿恭也通過斬掉來使的方式斷絕了整個部隊投降的可能性,激發出了手下士兵120%的幹勁,在匈奴不斷增兵的情況下,卻依舊沒有辦法攻破這個看似很小的疏勒城,而這也成爲後來被人們廣爲傳頌的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戰鬥奇蹟。

參考資料:

《孟子·盡心下》《左傳》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