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清朝就深受這種體會

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清朝就深受這種體會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古代交戰來使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古時候打仗,有一個不成爲的規矩,叫做“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個規矩雖然沒有什麼機構進行強制性的規定,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歷朝歷代的人都是遵守這個規矩的。稍微過分一些的,會把敵國的使者抓起來打一頓送回去,但是也不會殺掉使者。

不過開創了向全世界宣戰的清朝,也斬了敵國來使,不料卻產生了血的教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清朝就深受這種體會

這一場戰爭起因也不怪大清國,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當時的英國人看着清朝好欺負,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騷擾清國,在1860年,因爲在廣東的一系列活動沒有引起清政府向英國的徹底投降,他們決定對清國發動一場更大的戰爭。

8月21日,從廣東北上的英國人突襲了天津大沽炮臺,由於當時的清國軍備廢弛,羣衆關係又不好,英國很快就拿下了老舊的大沽炮臺,並且氣勢洶洶地想要進一步直接攻陷清國都城北京。但是考慮到當時清國雖然不強,卻體量極大,英國人也一口吃不下去,於是在耀武揚威一番之後,英國人同意了接受和平調停。

英國人派出了哈里·斯密·巴夏禮爵士來進行談判,與之對接的則是清朝的怡親王載垣。這是清朝開戰以後第一次和英國比較正式的接觸,雙方之間都有些誤解。巴夏禮是攜着“戰勝之威”以勝利者的身份來與清國談判的,所以他的姿態非常高。而清政府則是以“天朝大國”自居,畢竟中國歷史上其他朝代都是這樣的,清國覺得自己也應該這樣。

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清朝就深受這種體會 第2張

所以這樣的談判一開始就遭遇了巨大的麻煩。

載垣與巴夏禮在朝堂上見面了之後,載垣的第一要求就是讓巴夏禮對咸豐行跪拜禮,並且引經據典的說:“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要求巴夏禮遵守中國禮節。然而中國與英國的關係哪裏是古時候的“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關係呢?都被人家打到家門口了,人家怎麼可能還是你的“臣子”呢?

巴夏禮當時就表示拒絕,他說:“我們纔是勝利者!而且我又不是你們清國的臣子,爲什麼要向你們跪拜?”載垣當場就對巴夏禮“御前失禮”的行爲大加斥責,而巴夏禮也完全不害怕這個清朝的王爺,他覺得自己是勝利者,來這裏談判不應是這個待遇,於是就在朝堂上與載垣大吵大鬧起來。

這下看得咸豐眼花繚亂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巴夏禮究竟還有沒有把他這個中國皇帝放在眼裏?於是一氣之下,咸豐皇帝下令:

“必須按中國禮節,跪拜如儀,方予許可。”

平日裏帶着一羣洋槍隊橫行鄉里的巴夏禮沒想到今天居然遇到了比自己還橫的人?在一番爭吵之後,終究因爲寡不敵衆,口水戰失敗,於是他帶着自己的38人氣沖沖的走了,留下了暴跳如雷的咸豐和載垣。載垣眼看着不僅僅自己丟人,還把皇帝陛下的臉也丟得乾乾淨淨,頓時惡向膽邊生,派人在通州一帶巴夏禮的必經之地佈下重重伏兵。

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清朝就深受這種體會 第3張

巴夏禮帶着一肚子晦氣回去,他沒有想到清國居然如此不知道外交禮節,居然直接要求他向咸豐下跪,而且還要求得那麼理直氣壯。但是更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作爲一個使團代表,他們這不到四十個人的隊伍被載垣當作一支敵人給包圍起來了。只聽得砰的一聲,埋伏在四周的清兵一窩蜂的向巴夏禮衝了過來。

雖然巴夏禮有着先進的火槍,但是這時候清朝也有部分士兵配備了火槍,加上清軍實在是太多了,巴夏禮的火槍又不是機關槍,很快他們就被清兵“勝利地”繳械。

然後載垣也不把巴夏禮這羣人以兩國交戰軍隊的處置辦法來處置,而是把他直接押到了刑部,按照當時的規矩,處理外國人事件,至少要到總理衙門去吧。然而載垣根本不管這麼多了,直接把三十幾個英國人押到了刑部大牢,然後大刑伺候。三十幾個英國人因此死掉了一半。

這一頓斬殺來使的消息傳播到英國之後,他們首先是感到迷惑——清國是哪裏來的迷之自信這麼蠻橫的?然後就是徹底的憤怒了——我們好好地把人派過去跟你談判,結果你打不過我們的軍隊居然跟我們的使團打起來了?而且還把使團抓到大牢,死的死,傷的傷,太過分了啊!

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清朝就深受這種體會 第4張

於是英國聯合法國(其實英國心裏還是有點兒擔心的,怕萬一幹不過清國就丟人了,於是拖上法國給自己壯膽),直接對北京發起了進攻。咸豐自以爲這不過是按照清朝的舊例而已,哪裏想到會遇上這麼大的一次風波,加上清兵本來就已經屢戰屢敗了,北京城很快被清兵攻破,咸豐帶着他的妃子逃跑,留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即使在這時候,清朝還是把巴夏禮等人關起來,生怕他們跑了。畢竟“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幫英國人不懂禮節,事太大了,當然不能輕易地放過他們了。直到後面英國以武力威脅咸豐的弟弟奕忻,他們才把巴夏禮放出來——這時候巴夏禮39人只剩下了18人活了下來。

這樣一次“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反面教材,可以說是以悲慘的結局和巨大的損失告訴後人儘量不要違背這個原則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使是清國沒斬英國的使者,已經準備入侵清國的英國人當然也不會止步於天津,只不過載垣的錯誤外交方法把這個過程加速了而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