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是建國者也是亡國君,梁武帝蕭衍都經歷了那是事?

是建國者也是亡國君,梁武帝蕭衍都經歷了那是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期樑朝的建立者,他在位的四十八年裏,是整個南朝數百年歷史裏,持續時間最長、經濟文化最繁盛的時期。但統治末期,引狼入室,養寇貽患,造成給江南社會生產帶來毀滅性打擊的“侯景之亂”,不但讓他自己身死國滅,更令南朝國力大損

是建國者也是亡國君,梁武帝蕭衍都經歷了那是事?

南樑的建立者梁武帝蕭衍,在奪取帝位的一路上似乎是交了好運,他由南齊蕭氏皇族的遠支旁系,一舉篡奪帝位建樑代齊。與此同時,北方的北魏國勢衰敗,又發生了一連串的大起義,不久還分裂成了東、西兩魏,彼此之間連年戰亂。按理說,這可是蕭衍一舉北伐中原重新統一南北的大好時間,可蕭衍偏偏卻將一手好牌打成爛牌,最終亡國。

蕭衍,字叔達,小名練兒。蕭衍和南齊的建立者蕭道成一樣,同出於南蘭陵郡蘭陵縣中都裏,和南齊皇室同屬於蕭整的後代。按照輩分,蕭衍該叫蕭道成族伯父,因爲蕭道成是蕭整的四世孫,而蕭衍則是蕭整的五世孫。蕭道成出自蕭整兒子蕭雋一系,而蕭衍則出自蕭整另一兒子蕭鎋一系。蕭衍的父親蕭順之是蕭道成的族弟。他在劉宋、南齊時代,擔任過長史、侍中、衛尉、領軍將軍、丹陽尹等職。作爲蕭家子弟,在蕭道成建齊代宋的過程中出力不少,南齊建立後還被封爲臨湘縣侯,死後還被追贈爲鎮北將軍。

蕭衍這位將門子弟,打小就精通騎射,還得到父親的真傳,熟悉行軍打戰之要訣。不過,他同時博學多通,喜好文學,擅長謀略。能文能武的蕭衍,再加上蕭道成也特別照顧宗室子弟,蕭衍這個遠支族侄,因爲和南齊皇室沾親帶故的關係,平日裏沒少和當時的社會名流和高級貴族交往行走。

當時,齊武帝蕭賾的次子——竟陵王蕭子良開放王府西邸,大力招攬當時天下的文學之士,而蕭衍當時就和當時的一代文人才子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並稱爲“竟陵八友”,由此可見,蕭衍的才學也的確了得。作爲南齊遠支宗室的蕭衍,年輕的時候,小日子過得還是可以的,不過蕭衍是一個十足的野心家,胸懷異志。很快,安逸的日子就一去不復返,南齊陷入了內亂,蕭衍的機會也來了。

蕭衍交了好運,南齊在齊武帝蕭賾臨駕崩之前,因爲一場未遂的政變,蕭道成的侄子蕭鸞趁機奪得了權利,從此南齊皇室陷入到了自相殘殺的混亂局面當中,南齊由此走向衰敗,國家的混亂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事情的起因,主要在於齊武帝蕭賾的太子蕭長懋先齊武帝一步病死,太子死後,齊武帝蕭賾因爲原本就對太子不滿,因此在重新立儲的態度上,一直猶豫不決。

擺在齊武帝面前的選擇有兩個,一個是太子的長子蕭昭業,他是齊武帝的長孫,另一個則是擁有一定聲望的竟陵王蕭子良,他是齊武帝的次子。齊武帝猶豫了很久,終於還是決定立長孫蕭昭業爲皇太孫,可是因爲蕭昭業尚且年幼,朝野上下更傾向於擁立竟陵王蕭子良。終於,就在齊武帝彌留之際,以王融爲首的一幫擁竟陵王派發動政變,企圖奪取政權擁立竟陵王蕭子良爲帝。

就在王融起事之前,同爲竟陵八友之一的蕭衍就看出王融難擔大用起事必敗。果然,齊武帝忽然迴光返照,並將朝政事務和皇太孫託付給尚書左僕射、西昌侯蕭鸞。緊接着,蕭鸞迅速挫敗了王融的政變,並順利擁立蕭昭業爲帝。而王融事敗之後被殺,竟陵王蕭子良最後也抑鬱而終。

這時,蕭昭業因爲年幼,蕭鸞作爲託孤宗王,擔任尚書令和侍中,獨攬朝政大權。而此時的蕭衍,因爲和蕭鸞一樣同屬旁支宗室,蕭鸞奪取大權之後,爲對付齊高帝和齊武帝的宗室嫡系子孫,對旁支的宗室加大任用和扶植,以此剪除高、武二帝的衆多子孫帶來的威脅。野心勃勃的蕭衍也積極投靠蕭鸞,還爲蕭鸞剷除異己奪取政權出謀劃策,被任命爲寧朔將軍、黃門侍郎等官職,一路扶搖直上。

蕭鸞在連續廢除了兩個皇帝之後,又剪除了高、武二帝子孫的威脅,終於可以由幕後走向臺前,直接篡位奪權,登基稱帝,史稱南齊明帝。蕭鸞從輔政到篡位,僅僅才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因爲蕭鸞是以旁支宗室上位,奪取帝位的過程靠得是陰謀手段和血腥殺伐,他登基稱帝之後,南齊內憂外患接踵而至,統治十分不穩。

南齊政權不穩,蕭家宗室之間互相殘殺,這就爲身爲遠支宗室又野心勃勃的蕭衍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表演平臺。明帝登基之後,蕭衍被任命爲雍州刺史,出鎮要地襄陽,蕭衍搖身一變,成爲了一個地方實力軍閥。

南齊明帝之後,南齊東昏侯蕭寶卷繼位。因爲南齊明帝蕭鸞是靠着陰謀奪取上位,他臨死之前,爲自己兒子留下了一個由六人組成的的輔政大臣團隊,他們主要由宗室、外戚和將領所組成,其目的就是建立一個相互掣肘的輔政體系,讓他們誰都無法獨攬大權,以此保證他的繼承人蕭寶卷能穩住帝位。對於這一點,蕭衍曾經對他的舅舅張弘策預言過,這“六貴”遲早必敗。

果然,首先蕭寶卷就不是一盞省油的燈,他從小被驕縱慣了,他根本不理解老父親的苦心,認爲“六貴”限制了他權力,於是開始朝“六貴”舉起屠刀,而“六貴”相互之間也各有各的盤算,原本還想廢除暴君蕭寶卷,卻不想陸續被蕭寶卷收拾了。此後,南齊陷入了一系列動亂,而蕭衍在這時則審時度勢,在他的地盤上“蓄養士馬”,憑藉着秦、雍流人組成的強大武力,在南齊的亂世當中等待時機,對當時紛亂的爭鬥並不着急介入。

直至蕭衍的大哥,當時的尚書令蕭懿,被蕭寶卷誣陷謀反而殺害,蕭衍見此時的南齊早已經是千瘡百孔,百姓怨聲載道,各路反對勢力伺機而動,蕭衍當即決定“共興義舉”出兵討伐蕭寶卷。蕭衍在他的地盤襄陽,早就做好了隨時討伐蕭寶卷的準備,而大哥蕭懿之死,則是蕭衍下定決心出兵的導火索。蕭衍籌劃已久,直到天下形勢已經漸漸清晰,而蕭寶卷大失人心之時,立即開始動手。

蕭衍率領着他的荊襄義師,聯合其餘討伐東昏侯的勢力,在永元三年共同擁戴東昏侯的弟弟時任荊州刺史的南康王蕭寶融爲帝,隨後一路沿江南下直抵建康。此時,蕭寶卷人心盡失,他的禁軍將領陣前倒戈殺死了蕭寶卷,並且迎接蕭衍率部進入首都建康城。蕭衍進入首都之後,立即下令誅殺蕭寶卷的餘黨,並且又廢除了蕭寶卷的帝號,按照漢朝海昏侯的事例,貶蕭寶卷爲東昏侯。

蕭寶融在蕭衍的擁戴下正式獲得了南齊的政權,史稱南齊和帝,蕭衍被封爲中書監、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大司馬、錄尚書、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又晉爵建安郡公,食邑萬戶,從此大權獨攬。至此,南齊的政權,由蕭道成嫡系子孫轉入到旁系的蕭鸞之後,政權又落入到了遠支的蕭衍手中。南齊和帝,其實已經形同傀儡。公元502年,大權在握的蕭衍,按照前朝舊例,依樣畫葫蘆,逼迫齊和帝禪位,建樑代齊,南朝歷史步入了南樑統治時期。

蕭衍是交了好運,南齊迅速衰敗,讓他這支旁系藉此崛起。蕭衍繼位時,而此時的北魏,在孝文帝死後,政治日益腐敗,國內矛盾十分尖銳,國勢轉衰,暫時也無暇南顧。蕭衍建國之後,總結前幾代的經驗教訓,前人好的經驗給予繼承和保留,壞的經驗就給予摒棄和改革。比如宋、齊兩代,皇族骨肉相殘的事情此起彼伏,蕭衍爲了保證江山永固,於是在對待宗室的態度上,採取優渥寬厚的友愛策略,把這些宗室派到各地進行鎮守拱衛。

蕭衍對待他的兄弟子侄十分溺愛,爲了讓這些蕭氏子弟能拱衛皇室,蕭衍還廢除了自劉宋以來監視諸王的典籤制度。結果這樣一來,蕭家子弟越來越放縱,有蕭衍在,大得亂子暫時搞不起來,但是各種恣意妄爲、強取豪奪的惡跡卻是此起彼伏,蕭衍對於宗室子弟的種種亂象,卻不加阻止,反而採取寬縱的態度。

對於蕭衍來說,只要宗室不謀反,不互相殘殺,他就不干涉了。比如蕭衍的六弟臨川王蕭宏,愛財如命,在民間私放高利貸,對百姓強取豪奪,家裏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以致於連自己人都看不過去,蕭衍的次子豫章王蕭綜,還專門寫了一篇《錢愚論》來諷刺自己這個愛財如命的叔叔。

在治國上,蕭衍也很有一套。畢竟蕭衍也是當世高才,至少在南朝的那麼多皇帝當中,他的才學自稱第二,那就沒人敢稱第一了。南樑建國之後,立即開展革除前朝弊端的變更,還制定了《樑律》、《樑令》和《樑科》,爲新朝定下了一系列的法令。

蕭衍經歷過南齊由盛轉衰的時代,他在位初期,總結宋齊滅亡的經驗,深諳長治久安的道理,於是他本人帶頭勤儉、厲行節約,鼓勵生長,發展經濟,國家生產經濟迅速恢復。蕭衍本就是一個文化人,他繼位之後,大興儒學,厚待士族,同時他還認爲前幾朝都不夠重視中下士族,於是下詔重新制定《百家譜》,極力籠絡士族。

在蕭衍的厚待之下,重新被重視起來的中下士族,紛紛涌向首都建康求官,加上本就被蕭衍厚待的高等士族,南樑的官職都不夠用了,只能增加州郡、增加職位。蕭衍的治國,講究寬厚,可這寬厚只是對待他的宗室和各士家大族,而對於百姓,他則嚴格推行律令進行約束和鎮壓。特別是在蕭衍晚年,他開始醉心於佛法,崇佛佞佛,耗費無度,大量的土地和財富流入寺院。如此種種,導致南樑開始出現了各種社會危機,蕭衍的所謂盛世,實際上正潛藏着大亂和崩潰的隱患。

是建國者也是亡國君,梁武帝蕭衍都經歷了那是事? 第2張

隨着南樑進入盛世,相對於南朝的勃勃生氣,此時的北朝則是危機四伏。蕭衍在位的大部分時間裏,可以說是完美的躲過了北朝的各種壓力,甚至還有機會力壓北朝。在蕭衍統治的初期,北魏就已經逐漸走向衰敗,此後在短短二三十年間,北魏先是爆發六鎮大起義,接着北魏在爾朱氏倒臺之後,高歡和宇文泰迅速崛起,北魏很快又分裂爲東、西魏兩個政權,北方陷入到了一片大混亂當中。這對於蕭衍來說,絕對是一個北伐中原統一全國的大好時機,可惜蕭衍卻因爲錯用了他的宗室諸王,一次接一次的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北伐的時間是在公元505年到506年,這時南樑初立,良將倍出,北魏陷入內部紛爭,蕭衍正好趁着新朝建立的強大勢頭開啓北伐,結果蕭衍不信任手下將領,卻以六弟臨川王蕭宏爲帥,結果這個愛財如命的王爺,臨戰畏敵,最終大敗而歸。

第二次北伐的時間是在公元524年到525年,此時南朝步入盛世,而北方的北魏則陷入到了六鎮起義的混戰當中,北魏爲了撲滅六鎮起義,已經無力南顧。蕭衍見此大好時機,於是又再發動北伐,這次改用當年作《錢愚論》嘲諷臨川王蕭宏的豫章王蕭綜,蕭衍將北伐統帥由六弟改爲了自己的次子,可換成他兒子也一樣不堪重用,蕭綜更扯,直接是臨陣通敵,蕭衍的北伐再一次大敗。

第三次北伐的時間是在公元529年前後,鑑於自家人完全就不是領兵打戰的料,這次蕭衍沒再任用他那幫不中用的宗室,而是神奇的將北伐統帥之權交給了北魏的降王元顥手上。蕭衍這次主要是想趁着北魏混亂,由名將陳慶之護送元顥北上,擁立元顥爲北魏皇帝。

這一次北伐卻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樑軍殺入洛陽趕走了北魏孝莊帝元子攸,擁立元顥爲帝。不過,因爲元顥和陳慶之的矛盾,加上元顥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結果被北魏軍閥爾朱榮率領契胡大軍擊敗,元顥敗死,陳慶之孤身而逃,蕭衍的北伐大計又再失敗。

蕭衍手下並不缺良將,可北伐卻接連失利,除了當時南北方力量還是相對平衡之外,蕭衍的任人唯親和對將領的不信任感佔了很大因素。畢竟他出生將門,靠着軍權奪取政權,因此當他成爲皇帝之後,對於這些手下將領就天然的心懷戒心。北伐大業,蕭衍一味出於私心,結果一再錯過良機,落下了一敗再敗的結局。

終於,當東魏降將侯景南渡而來之後,蕭衍居然開門揖盜引狼入室,用氾濫的寬厚對待這頭北方野狼,居然以爲能靠侯景對付北方的強敵。公元548年,侯景發動叛亂,南樑爆發持續多年的侯景之亂。這時各地原本用來拱衛皇室的各地宗室諸王,卻各懷鬼胎,爲爭奪帝位相互爭鬥,面對侯景,加上內亂,早已衰敗的樑軍根本無力抵擋。

南樑建國56年,蕭衍在位就足足48年,他親手創建了大梁朝,使得南朝進入了又一空前絕後的大盛世,同時他又一手毀滅了他所建立的盛世,硬生生將一手好牌打成爛牌,南樑最終也因他而最終走向衰敗和滅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