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諸葛亮北伐屢戰屢敗,爲何韓信卻能一次成功?

諸葛亮北伐屢戰屢敗,爲何韓信卻能一次成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地理形貌對戰爭的影響不言而喻,巴蜀地區以其“進可攻退可守”的盆地地形,自古以來便是我國的兵家必爭之地。諸葛亮曾在隆中對策時指出:“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這番話既證明了益州的重要性,也爲劉備的發展指明瞭戰略方向——佔據巴蜀之地,重新走一遍老祖宗劉邦的路。劉邦的路是什麼路?是從巴蜀的偏遠之地走出來,到最後一統天下的道路,以韓信爲主要領兵將領。同樣是從巴蜀起家,爲何韓信能夠一鼓作氣獲得成功、諸葛亮五次都功敗垂成?

諸葛亮北伐屢戰屢敗,爲何韓信卻能一次成功?

推翻秦朝後,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王。他不僅違背了楚懷王“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的約定,還故意把本該封到關中的劉邦封到了漢中。除此之外,爲了把劉邦關在偏僻、封閉的漢中,項羽還將關中一分爲三,分封給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三名降將,讓他們把劉邦北上的出路徹底堵死。項羽雖沒有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但也不想他活得太瀟灑。劉邦也心知肚明,所以聽從張良的計策燒掉了子午谷的棧道,以此來表示自己安於現狀的意思。但他入蜀之後一門心思搞生產,時刻等待着衝出漢中的最佳時機。

項羽留下的隱患遠不止劉邦一個,因爲他不合理的分封,讓齊相田榮大爲不滿以至於發動了叛亂。時機已到,劉邦任命的大將軍韓信也開始大顯身手,一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成功的躲避了章邯阻擊,迅速消滅了關中三王。韓信北伐的成果奠定了劉邦後來勝利的基礎,關中、隴右、漢中、巴蜀地區連成一片,全都在劉邦的手中牢牢掌控。這與秦昭襄王時期強大的秦國與山東紛亂的六國是何其相似的局面?大漢統一天下四百年之後,天下再次進入一個混亂的時期,諸葛亮輔佐劉備割據巴蜀之後決定學習韓信的成功經驗。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得隴西三郡後因街亭丟失而功敗垂成;建興六年(228年)冬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出散關後猛攻陳倉,遇魏將郝昭死守無功而返;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得到武都、陰平二郡;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卻因糧盡退軍,無功而返;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出五丈原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病逝軍中。諸葛亮北伐的路線是參考了韓信的,卻爲何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呢?

諸葛亮北伐屢戰屢敗,爲何韓信卻能一次成功? 第2張

就個人能力而言,諸葛亮並沒有比韓信遜色多少,他之所以沒能取得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爲地理變化。在韓信率軍北伐時,古漢水流經漢中盆地,韓信無論是運兵還是運糧都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但一場地震卻讓這個軍事上的便利不復存在。《漢書》載:“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這場武都大地震發生在西漢初年,大約是在韓信“暗度陳倉”的20年之後,地震級別在6-7級左右。這場地震讓浩浩蕩蕩的古漢水變成了如今的嘉陵江和漢江兩條河流。

到了諸葛亮北伐時,他早就失去了韓信的這一便利,無奈只能用木牛流馬來運糧。加之蜀道難行,縱然成都平原的糧食產量有了一些提升,但糧食在運輸途中就消耗了十之七八,這仗還怎麼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諸葛亮數次北伐都爲糧草不濟所困擾,這也正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還有一點是他比不上韓信的,或者說是劉備比不上老祖宗劉邦的——關中地區的民心。劉邦入關中後秋毫無犯,與項羽入咸陽後“焚秦宮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韓信率領的漢軍無論是佔領前還是佔領後,都能夠得到關中百姓的認可。

反觀諸葛亮,雖然劉備有着“漢室宗親”的身份,諸葛亮也打着“興復漢室”的旗號。但民心思變,關中百姓的民心早就歸了曹魏,對原來的漢室尚且不復眷戀,更何況區區一個割據漢中的蜀漢?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點的不足也影響着諸葛亮的北伐。所以說諸葛亮和韓信同樣是北伐,爲什麼韓信成功了而諸葛亮卻沒有,並非二人能力差距太大,而是現實條件的諸多不同。如果給諸葛亮以韓信當年相對便利的北伐條件,想必他也不至於功敗垂成。大家認爲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