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很熱的時候,古人會吃什麼來解暑?

古代很熱的時候,古人會吃什麼來解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方民諺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一說;

南方有“頭伏混沌二伏茶”、“頭伏吃雞二伏鴨”、“頭伏雞,二伏狗,三伏腳魚紅棗肚”等多種說法。

可見在民間對三伏天食補的重視程度。

湘贛一帶,伏天吃雞的習俗,由來已久。

民諺:“頭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

雞肉的營養價值很高,是進補不可多得的上好食材。

伏日一到,人體消耗了較多的能量,吃上一隻用老薑燉煮的土雞,不僅大大增加了食慾,還會祛溼除熱排毒養顏,對身體大有裨益。

古代很熱的時候,古人會吃什麼來解暑?

暑日煩熱,有一種源自漢代,興盛於唐宋的時令食品可以化解。

那就是用炒制的麥粒研磨而成的炒麪。

唐代醫學家蘇敬在《唐本草》中記載:“(炒麪)可以解煩熱,止瀉,實大腸。”

《魏氏春秋》記載:“(何晏)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

說的是何晏在三伏天吃過湯麪後大汗淋漓,用毛巾擦拭後,面色潔淨白皙。

伏日多吃熱食,便於散發人體內的毒火。

古代很熱的時候,古人會吃什麼來解暑? 第2張

蓮藕也是一種清熱解煩的夏日美食,藕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

在酷夏難耐時,取來鮮藕用小火燉爛,切片加入適量的蜂蜜,有助於治療血虛引起的失眠,安神養血。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三伏天適當吃一些姜、大蒜和辣椒,可以有效增進食慾,發散內熱,調節伏天人體內外的溫差,有效預防入秋後天氣驟變身體的不適應。

綠豆,可謂解暑的佳品。

炎熱的三伏天裏,熬煮一鍋綠豆湯,放上幾顆冰糖,可熱飲亦可冷飲,是夏日絕佳的降暑飲料。

綠豆湯要適量飲用,可以起到解暑降火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綠豆湯代替飲水,三伏天要保持正常的飲水量。

另外,脾胃虛寒者應謹慎飲用綠豆湯,可配以大米煮爛食用,起到保護脾胃的作用。

三伏天裏,每日喝上幾杯新鮮的綠茶,不僅可以提神、提高耐熱性等作用。

夏季的大量排汗導致體內鉀流失,綠茶中豐富的鉀元素會給人體迅速的補充。

研究表明,每天喝三杯以上綠茶的老人可大大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症的機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