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的驛站都有哪些功能呢?有沒有“快遞”業務?

古代的驛站都有哪些功能呢?有沒有“快遞”業務?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電子商業的普及和興起,物流、快遞、即時配送已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而物流一詞最早來源於美國,現代快遞業則興起於二戰後的西方。

那麼在此之前,人們如何實現貨物的流通和傳遞呢?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傳遞信息組織的國家之一。殷墟挖掘出的甲骨文證實,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中國已有近似於快遞的馹(rì)傳制度。

當時乘車傳遞的叫“馹”或“傳”,乘馬傳遞的叫“遞”或“驛”,

西周,設置了主管郵驛、物流的官員“行夫”,來提高辦事效率,並且出現了最早的快遞業規定:雖道有難,而不時必達。

到了春秋,快遞業飛速發展,大力提速,便有了:馬傳,通過快馬代替了腳力,近距離靠單騎,長距離就得靠接力了。驛站就此而生,每隔二十里就有一個驛站,表明“馬上飛遞”的快件務必每天三百里加急,如果遇上緊急情況,每天四百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與時間賽跑,驛卒們卯足了力,快馬加鞭,站站傳遞接力。

古代的驛站都有哪些功能呢?有沒有“快遞”業務?

到了秦統一,快遞行業有了更明確的規定,出現了快慢件之分,一般普通物品沒有表明達到時間的,就一般配送,標註馬上飛遞的,以每天150千米的速度傳遞,標註十萬火急的……那就要飛速傳達了。

進入魏晉時期,魏國人陳羣撰寫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郵政法規——郵驛令。

到了隋朝,快遞業興起,大運河的開通,讓水路運輸更顯優勢,順水行舟,避開了翻山越嶺,縮短了送達距離。

唐朝時期,全國1600個驛站,其中水驛就200多個,從業人員兩萬多人,詩人岑參寫下了”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流星,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那“星流”有多快呢?不妨推算下,安史之亂時,十一月初九安祿山在范陽(今北京一帶)起兵,遠在長安的唐玄宗6天后收到消息,平均下來是日行500裏的高速了。

唐時已開始流行用快遞運送水產、水果。當時平原郡(今山東境內)進貢的螃蟹,便是使用快遞。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這種蟹是在河間一帶捕捉的,很貴重,在當時一隻價值一百錢。爲了保證是活的,每年進貢時都用氈子密封起來,捆在驛馬上速遞到京城。

到了宋朝,政府爲文書的傳遞,建立了遞鋪,十八里到二十五里之間設一座,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有步遞,馬遞,急腳遞,金字牌急腳遞,著名抗金將領岳飛就是被皇帝下了十二道金字牌急腳遞,上書“御前文字不得入鋪”,就是文書不得在驛站停留,一路飛速傳遞,晝夜不停,日行五百里。

元朝四通八達的驛路,可是驚呆了威尼斯旅行家馬可·波羅的雙眼。他如此描述道:“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英里,或三十英里,必有一驛……”並對驛站大發感慨:“這真是十分奇異的一種制度,因而在行動上也很有效率,幾乎不能用言語來形容!”

如果此時的馬可·波羅剛好碰上傳送的驛夫,或許會先聞其聲。古代快遞想要提速,在人馬交通工具達到極限時,只能擠壓沿途驛站的交接時間。《宋會要》在談到傳送鋪兵時說:“不以晝夜鳴鈴走遞,前鋪聞鈴,預備人出鋪就道交收,不得時刻住滯。”沿途驛站秣馬以待,一聽到鈴聲就立刻飛身上馬,馳往下一站。

到了明朝,朱元璋下令,非軍國大事,不得擅自用驛馬等郵遞設施。他的兩個女婿還因私自快遞私人物品,朱元璋命他們補交運費,並張榜明令禁止。 明代于慎行詩道:“六月鰣魚帶雪寒,三千里路到長安。”鰣魚是產於長江下游的一種名貴的魚,經三千里路運到長安後尚能“帶雪寒”,原來用的是“冰船”,有人將其稱爲世界上最早的“冷藏船”。明代的海外快遞,還引進了今天常見的南瓜、玉米、番茄、菸草等作物。

清朝更加完善了驛遞體系,將驛,站,塘,臺,所,鋪統稱郵驛,快遞速度可以達到一天600裏,全國驛站2000,快遞員70000,驛站14000!咸豐年間,馮桂芬效仿西方,建立了郵政局,1913年,北洋政府宣佈,全國驛站撤銷。

在古代隨着快遞行業發展日趨成熟,鏢局漸漸替代了以前的快遞行業,不過全國上百家鏢局中業務能覆蓋全國的,僅有二三十家。但是這時的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業體系,有自己的行業精神、行業術語以及通用的行業守則。雖然,鏢局在運輸速度和安全性方面,遠不如政府旗下的快遞公司。但勝在運輸大宗貨物方便,且具有巨大的價格優勢,也是當時老百姓發快遞首選。

古代快遞員的稱謂

古代快遞,主要用於政令、軍情的傳遞,民間使用遠沒有現代廣泛。古代最原始最主要的快遞方式之一是 “步傳”,即靠人工步行投遞。這在周代叫“徒遽”,與用郵車投遞的“傳遽”正好相對。

“健步”是古人對快遞員的最常用稱呼之一,不同時代叫法也不同,秦代叫“輕足”,漢代叫“郵人”、“驛足”,宋代叫“遞夫”,明清叫“驛夫”等。

古代快件是這樣保密的

商已有專門傳遞信息的信使。

秦有嚴格的交接和登記制度。竹簡傳遞之前都會捆紮妥當。在結繩處使用封泥,並蓋上相關印璽,以防私拆。

漢封裝工具和手段更加豐富,外封套有函、篋、囊等,根據物件的形狀、大小,分別裝入不同的包裝袋中。

隋唐公文郵件的封裝通常要用囊封。封泥不僅有保密的作用,還有等級之區別。一般最高五封,最低三封。封泥越多,表明郵件越重要,所用的速遞工具就要考慮緩急。

宋郵件保密制度和技術更爲完善和進步,出現了“字驗”“數遞”“色遞”“字遞”“物遞”等多種保密手法

清有重封入遞、木匣入遞、絹袋封發、彙總封發、長引隔眼等多種裝封手段。清代在速遞奏摺一類的重要郵件時,還有專用的封裝程序,使用封桶、報匣、夾板等封套,外人是絕對看不到的。

古代的驛站都有哪些功能呢?有沒有“快遞”業務? 第2張

古代快遞公司也支持到付!

不過,古代朝廷開的快遞公司並不對平民開放,如果想要給親友們捎點東西,一般會托出遠門的鄉鄰親朋捎帶。這種非專業的快遞風險比較大,遇到不靠譜的人只能自認倒黴。

有需求就有市場,商業發達的明清時期,民營快遞公司開始涌現。永樂年間,商人首創了“民信局”,業務包括寄遞信件、物品、經辦匯兌,和今天的快遞相差無幾,甚至連付快遞費的花樣也和今天如出一轍:不僅寄件人可以全付,還支持收件人到付,寄件人和收件人各付一半也被允許。對於老顧客,月結、季度結、年結都不是問題,沒準還能打個折扣。有數據稱,清朝登記的信局有三百多家,後來因爲官方也開辦了郵政局,信局逐漸淡出。

當然,人們在江湖武俠片裏看到更多的是鏢局,受人錢財,憑藉武功,專門保護他人財物或人身安全。鏢局承擔的業務廣泛,包括信鏢、票鏢、銀鏢、糧鏢、物鏢、人身鏢等。不同地區間的商人做生意,難以實現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鏢局還充當了中間人。

古代快遞員的招募

看似普通的快遞員,也是有準入門檻的。秦代就有硬性要求:“隸臣妾老弱及不可誠仁者勿令”,即老弱和不誠信的人不能擔任快遞員。

統一制服是快遞業的標配,方便管理,也給客戶專業信賴的感受。今天郵政的綠、順豐的黑、申通的橙等,各有自己的標誌色。古代也有講究,尚黑的秦代快遞服也主要是黑色,漢代則換成了紅色。《後漢書·輿服志》記載,東漢驛卒有特殊標記,驛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幘絳韝雲”,即頭裹絳紅頭巾、膀戴絳紅套袖。另外,身上還揹着“赤白囊”,也就是一種紅白相間的專用郵包。朝廷還會發給春、夏、冬三季衣服。

古代快遞包裹實時追溯

在管理制度上,古人做得也並不差。秦代就建立了嚴格的交接和登記制度。《行書律》中規定:“行傳書,受書,必書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輒相報也。書有亡者,亟告官。”這種制度在今天依然沿用,如果那時有電腦,輸入快遞單號,也能實時追溯買的寶貝包裹身在何處。

與今天清一色的紙箱、快遞文件袋用完棄之不同,古人的快遞包裝有的可是值得收藏的工藝品。漢樂府有一首《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詩中的“雙鯉魚”,可不是真的指鯉魚,而是指用兩塊板拼起來的一條木刻鯉魚,“呼兒烹鯉魚”,即解繩開函,“中有尺素書”即開函看到用素帛寫的書信。是不是很有情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