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打仗的乾糧:揭祕“鍋盔”的由來與發展

打仗的乾糧:揭祕“鍋盔”的由來與發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秦朝,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在陝西關中地區有一種流傳了兩千多年的美食,名叫“鍋盔”,光聽名字就會覺得很氣派。鍋盔是一種烙烤出的乾麪餅,原材料來自盛產小麥的八百里秦川。鍋盔的最大特點是存放時間久,十天半個月不變質,吃起來麥香撲鼻。這在沒有冰箱保鮮的年代特別走紅,而且很適合遠行當乾糧攜帶。

在關中有多個地方出產鍋盔,不過其歷史不同、做法有區別,但不管是何種類型的鍋盔都同樣好吃。

打仗的乾糧:揭祕“鍋盔”的由來與發展

周文王發明了鍋盔

“文王鍋盔”起源於西周的大本營岐山,歷史可追溯到周文王時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據說商朝末年,紂王昏庸無道,在奸佞挑唆下將西伯侯姬昌囚禁。後來姬昌想辦法逃走後回到故土岐山整頓軍隊,擴兵練武,準備出征伐紂。

行軍路途遙遠,姬昌爲解決士兵們的吃飯問題,特意選用關中小麥爲每個士兵制作了一個很大的餅,並用麻布包好,背在身上。大餅經久不壞,帶在身上有時還能當盾牌,這也是鍋盔裏“盔”的來意。姬昌後來成了建立了西周,成了周文王,他所創的鍋盔就被稱爲“文王鍋盔”。

“文王鍋盔”做法簡單,通過和麪、製坯、烘烤三個環節,調味只需一點鹽和小茴香,基本保持着麥子原有清香。吃起來口感酥脆香甜,並不費勁費牙。製作材料和竈具最好是原生態的,比如,使用的油是純菜籽油,和麪打進去的雞蛋是土雞蛋,烙鍋盔用麥草,使用的鍋是農村的黑老鍋。一個鍋盔要做兩三個鐘頭才能做熟,還要不停地翻,真是細火慢功夫。

打仗的乾糧:揭祕“鍋盔”的由來與發展 第2張

鍋盔爲秦統一天下做出貢獻

到了秦代,鍋盔得到進一步普及推廣。秦人老實實在,做出來的鍋盔個兒大,直徑能有五六十釐米,厚度能達十五釐米,特別瓷實。因它外形酷似樹墩的橫截面,也叫“墩餅”。

在戰事頻繁的戰國時期,秦號稱虎狼之師,東征西討。墩餅作爲行軍乾糧,既好吃又便於攜帶,還不易變質。每兩個墩餅爲一組,每個墩餅上鑽兩個眼兒,用牛皮繩繫好,配發給士兵。這兩個墩餅每個都有五六斤重,士兵們前胸、後胸各搭一個。如果遇到敵軍射箭,紮在墩餅上的機率非常高,歪打正着起到了“防彈背心”的作用。於是秦兵們把墩餅叫做“鍋盔”,具有盔甲之意。

秦國的墩餅能吃還能擋箭,就衝這一點,就把其他國家的軍隊甩了好幾條街。所以秦國最終能完成大一統,鍋盔從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視。後來秦人出遠門家中必烙鍋盔相送,這一習俗延續至今。

鍋盔雖然看起來普遍,但是製作頗講究,越是尋常食物越見真功夫。首先要用上好的小麥麪粉,發酵後用擀麪杖擀成大圓餅,置於平底大鐵鍋中,下面就靠文火慢慢烙,直到水分蒸發掉,外皮變微黃,內瓤幹香。

乾縣鍋盔饃是發源於唐朝時候的陝西乾縣,比起西周、秦代時候的鍋盔袖珍了好多,不過還是挺大的。

據說武周時期,大量官兵爲武則天修建乾陵。因工程巨大,修陵人需要加班加點,總是沒時間吃飯。有個小兵靈機一動,在路邊挖了一個土窩窩,將自己的頭盔當做炊具架在上面,並且把面和勻放在盔內,下面燒柴禾烤。就這樣他製作出了簡易鍋盔饃,口感外脆裏嫩。這種吃法使其它士兵爭先仿效。每天一到飯時,築陵工地就瀰漫着鍋盔的香氣。就連監工也來品嚐這道方便快捷的美食。鍋盔饃的名聲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京城皇宮。後來朝廷要求乾縣每年都要進貢鍋盔饃。

鍋盔饃這種烙法在現代陝西人的餐桌上最常見。經過老百姓不斷改進,樣式更加豐富。

鍋盔饃的吃法除了細嚼慢嚥地品嚐之外,還能泡到羊肉湯裏、豆腐腦中,吸飽了各種湯汁兒,使得味道層次更豐滿。從而也衍生出了陝西著名的羊肉泡饃、豆花泡饃、水盆牛羊肉等等。不過最常見的吃法還是把新烙好的鍋盔切成三角形,炒一盤紅綠辣子,趁熱夾着吃,僅一口就有美味鑽心!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飲食,飲食又養育一方人才,進而塑造人的性格。鍋盔作爲陝西關中水土孕育出的一種美食,從做法、吃法上都體現出了關中人豪邁粗獷的性格特點。因此在“關中八大怪”裏也有“鍋盔像鍋蓋”一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