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出行工具一般都是馬,爲何宋朝人偏愛驢?

古代出行工具一般都是馬,爲何宋朝人偏愛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人對驢好像是沒有太好的印像,一直說“笨驢”、“蠢驢”、“拉磨的瞎驢”,可是在宋代,大家對驢卻非常的喜愛,好似名流愛名馬、將士愛名劍一樣。

影片《大內密探零零狗》裏有句經典臺詞:用動物的名字也得雄峻一點嘛!這一說雄峻,便說到馬的身上了。戰馬奔騰的氣勢確實雄峻,大家愛馬也理所應當。牛也是非常好的挑選,流傳孔子遠走高飛的情況下騎的便是一頭青牛,而孔子就是道教的仙人——太上老君。但宋人爲什麼不喜歡牛、馬,唯鍾愛驢呢?

古代歷史,也曾有一個愛驢的名流,便是流傳的八仙之一張果老。儘管八仙是傳說故事,但張果老確有其人,他是八仙中唯一“名垂千古”的角色,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神話人物。這張果老平時座騎就是一頭驢。並且張果老還喜愛倒騎毛驢。如果哪一天你榮幸見到一個倒騎毛驢、道骨仙風的老人,或許你也就碰到了仙人,他極有可能便是張果老。

《水滸傳》中的王婆也特別提及了驢。那時候西門大官人看到了武大的小娘子潘金蓮,想着將其據爲己有,因此有求於王婆。王婆告訴他了一句話,追求完美這一小娘子要五個標準:潘、鄧、驢、小、閒,這一驢便是像驢一樣大的陽物。

從古至今,不管男人女人,針對男生豪壯的追求完美一直不曾終止,王婆之言,理由充足。

古代出行工具一般都是馬,爲何宋朝人偏愛驢?

宋代爲何唯愛驢

宋人如果見到之上“原因”將會啼笑皆非,她們喜愛驢確是由於開不了口的無奈——沒有馬。

古時候沒有轎車,沒有公共汽車,連單車都沒有,直至清朝時期,才第一次看到了單車那樣一種“鐵馬”。因此,代步工具僅有挑選擅於奔跑的馬。殊不知在宋代,因爲土地內缺乏北方地區大草原,沒有養馬的資源,坐騎需求量很高,比較有限的坐騎都用在武裝部隊中。無可奈何,宋人只有委屈求全,挑選驢來替代馬。

據記述,宋代缺馬十分嚴重,不僅平常人沒有坐騎,就連許多 知名人士也只有騎驢。如宋代知名的隱者陳摶,“遊華陰”也只有“乘驢”;丞相章惇在當官前,剛入四川,他的老婆乘驢,他操控方位,子女還小,“共以一驢馱之”;王安石的知名度夠大,銀兩也夠多,但在罷相後,退守金陵,也只有“居鐘山,惟乘驢”。

在運送製造行業中,驢也起着十分關鍵的功效,如宋仁宗朝,爲征討西夏曾諭旨調遣五萬頭驢來運穀物。

自然,沒有馬也能夠挑選牛啊!牛比驢壯,爲什麼宋人不喜歡牛呢?這也有此外二點緣故,其一是娛樂,其二是食用。

古代出行工具一般都是馬,爲何宋朝人偏愛驢? 第2張

關於驢的遊戲和藥用價值

據《東京夢華錄》記述,宋代階段,大家十分愛好一種乘驢發球的遊戲。這個遊戲與馬球類似,有百餘人比賽,各自彩妝變成旦角、紅衣服兩支球隊,參賽選手各騎一驢,手拿木杖,以杖發球。一般推行單守門員規章制度,哪一方如果能先進三球,界外球擊入守門員即贏。賽事時場上羣驢爭先創優,檯球杆揮動,場景十分熱鬧、精彩紛呈。

也有一種叫“驢舞柘枝”的舞蹈也頗受歡迎,演出者騎在驢上,使驢踏着節奏感,伴着歌曲,彈跳擺動。這一演出的方法規定很高,那時候僅有在開封、杭州臨安等大都市較爲普遍。

有一叫法叫“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美味可口,這也是宋人喜愛驢的一個關鍵緣故,並且驢肉還具備藥用價值。

據記述,在歷史上陳後主就愛好吃驢肉。雖然坐騎缺乏,驢必當先,官方嚴禁吃驢肉,但事實上這一嚴禁是無法貫徹落實的。如宋真宗東封泰山時,道上吃住不容易,就會有丞相等“私食驢肉”的狀況;而宋仁宗朝,錢若水在洛陽作留守時,有人送驢肉,因此戲詩幾句:“廳前捉到須依規,合內熱來定付廚。”不難看出驢肉之美及其大家對驢肉的鐘愛。

有關藥用價值,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中記述十分詳盡:驢肉有醫治腦中風、抑鬱症、舒心的功效,驢皮質膠,也是功能不凡。

總結

驢有這麼多的優勢,宋人自然選驢而不選牛了。大家常說:魚多不要吃蝦,有更強的挑選,誰想要挑選後面一種呢?

因此,綜合自然地理緣故及其驢在遊戲娛樂和飲食搭配中的關鍵作用,宋人愛驢,也就是以己度人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