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魏晉時期官僚階層的日益腐朽沒落,其原因都有哪些?

魏晉時期官僚階層的日益腐朽沒落,其原因都有哪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按理說,老子英雄,兒子孫子未必是好漢。但萌生於兩漢、興盛於魏晉的門閥士族制度,卻實實在在演繹出一幕"老子英雄,子子孫孫一定都是好漢"的傳承大戲。

門閥士族,通俗點解釋就是"祖祖輩輩、子子孫孫都是當官的,傳承久遠,在朝廷中享有特權、有較大影響力的豪門大戶。"比如琅琊王氏,東晉時期被稱爲"第一望族",朝中官員一度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僅宰相就出了九十餘名,實乃古今中外所僅有。還有隴西李氏、弘農楊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等,都是不同時期的世家大族,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可謂"皇朝可以更替,世家之位常在"。

魏晉時期官僚階層的日益腐朽沒落,其原因都有哪些?

陳郡謝氏之謝安

門閥世家的形成,跟官吏選拔制度有密切關係。漢代官吏選拔採用的是"察舉制",各個郡縣的地方長官在自己的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通過推選"孝廉、茂才、察廉、光祿四行"等不同層級,把有關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覈後,再任命相應官職。這一做法相對於先秦時期的世襲制,肯定是大有進步的。因爲各級推舉的科目比較多,選拔的範圍也比較廣,還是爲國家選到了不少各具特長的優秀人才。

漢朝這種察舉之權集中在皇帝、中央和地方高官的手裏,但皇帝畢竟離得遠,接觸的人也少,所以各地的人才舉薦還是主要掌握在地方官員的手中。所以一旦官官相護起來,舉薦的結果大受影響,當時被推舉的人四分之三都是現任官吏或官員子弟,平民中的優秀人才大多被拒之門外。特別到了東漢後期,任人唯親、唯財、唯勢,豪門世家幾乎把持了察舉的結果,選出的官吏都是自己人,代代傳承的官僚體系開始形成。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針對察舉制的弊端,魏文帝曹丕採納謀士陳羣的建議,施行了九品官人之法,也叫九品中正制。核心就是朝廷選派"中正"去各地選拔官員,按人才優劣評定品第高低,把選拔人才之權收歸中央,打破原來地方官吏操縱選舉的局面。

所謂中正,就是某個州郡掌管人才品評的負責人,也叫中正官。州設大中正官,郡裏設小中正官。從晉朝開始,中正官無論大小都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舉薦任命,一般由現任的中央官員兼任。有時,司徒或吏部尚書還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這是爲了保證中央對選舉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對中正事務的干擾。

中正官的主要職責,就是品評人物,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品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看看此人父祖輩的任職資歷情況和爵位高低等;二是品行狀,即個人品行才能的總評,相當於品德評語。三是定品,即確定品級。品級分爲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層級。曹魏剛施行時依據的還主要是個人品行才能,但晉朝以後就完全按照家世來定品級。出身寒門的人即使品行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的子弟即使品行評價不高也能位列上品,於是就行成了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老子英雄兒好漢"這一現象在魏晉時期達到了頂峯,也造成了當時官僚階層的日益腐朽沒落。

魏晉時期官僚階層的日益腐朽沒落,其原因都有哪些? 第2張

開創科舉制的隋文帝楊堅

所以說,古代的寒門子弟真應該感謝隋文帝楊堅,是他開啓了科舉制選拔人才的先河,使庶族平民憑藉品行才學能夠入仕爲官,將"老子不英雄,兒子也能成爲好漢"變爲了一種可能,不能不說是歷史的一大進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