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助秦始皇滅掉六國的宰相,李斯最後結局如何?

助秦始皇滅掉六國的宰相,李斯最後結局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秦始皇在七國爭霸時期,通過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和手下智囊團的共同努力下,統一了六國,成爲第一個完成大一統的皇帝,創立了著名的大秦帝國。其實歷史上任何一個偉大帝國的建立都少不了智囊團的幫助,而秦始皇也不意外,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是一個喜歡用自己的鐵腕完成統治的人,但是如果只有鐵腕的話,勢必會給天下人留下暴政的不好名聲,而說到秦始皇的助手,有一個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秦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秦國的宰相——李斯,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這位秦代政治家。

他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李斯的出身並不是名門望族,而是一名非常那個普通的老百姓,他在早年爲郡小吏,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官,但是不甘於這麼生活的他,隨後決定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之後,開始爲秦國效力,後來被秦朝的大臣呂不韋任以爲郎,他從此開始了自己在秦國大展手腳的生涯。由於自己出色的個人才能,所以逐漸獲得了秦王的信任和重用,而李斯建議秦王滅諸侯、成帝業的想法與嬴政內心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他也被任爲長史,由此可見李斯在秦朝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了。

助秦始皇滅掉六國的宰相,李斯最後結局如何?

有一件事情最能說明李斯在秦王心中的地位,當年由於韓人間諜鄭國入秦,爲了保護秦國的利益,所以當時秦王決定下令驅逐六國客卿。但是驅逐六國大臣就代表着與六個國家爲敵,這樣的話,無論是軍事上,還是戰略方面的考慮都是不明智的,畢竟誰也不想樹敵過多,這樣對於秦國完成大一統的基業是很不利的,於是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秦王這麼做,被秦王所採納,不久官爲廷尉,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部《諫逐客書》,寫的非常有意思,是一個戰略家的聰明智慧的結晶。後來,由於李斯在秦王政滅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在秦始皇奪得天下的時候被任爲丞相,這樣的話,李斯也就完成了自己的政治抱負,成爲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

但是權力永遠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手中的權力,人就會在前進的道路上一馬平川,毫無阻攔,但是如果自己被利益所着了魔,那麼等待自己的結果肯定是不好的。李斯就犯了這樣的錯誤,在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僞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爲二世皇帝。後爲趙高所忌,後來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一代名臣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如果李斯做事的風格再低調一些,估計也不會招來他人的嫉妒和迫害,如果不是對於權力的瘋狂追逐,也許李斯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助秦始皇滅掉六國的宰相,李斯最後結局如何? 第2張

關於李斯對於人生的思考,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看到廁所裏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廁所來,它們都趕快逃走;但在米倉看到的老鼠,一隻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遊哉地在米堆中嬉戲交配,沒有人或狗帶來的威脅和驚恐。看完了這一幕的李斯似乎明白了什麼,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李斯認爲人的聰明才智本來就差不多,富貴與貧賤,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機會和選擇環境。在戰國時期人人爭名逐利的情況下,李斯也是想幹出一番事業來。爲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李斯就到齊國求學,拜荀子爲師,專心提升自己。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張,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國家的學問,即所謂的“帝王之術”。李斯學完之後,經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決定到秦國去。事實證明,這個決定讓他受益良多。他也選對了方向。

李斯一生犯下最大的錯誤莫過於建議秦始皇焚書坑儒,當時李斯的想法是:由於時代的變化,五帝三代的治國辦法也不同。三代時期的做法,也並不值得效法。那時候諸侯並列,互相爭奪,天下統一,情況完全不同,不必效法古代。以古非今,攪亂民心。對於造謠惑衆,不利於統一天下的言行必須禁止,否則將會影響政局的穩定,有損於皇帝的權威。最後,他又把這一切都歸罪爲讀書的緣故,建議秦始皇下令焚書。他的出發點是沒有問題的,因爲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大諸侯國長期經營着自己的國家,所以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制度,如果想完成大一統的事業,就要在文化上完成統一,但是李斯沒有考慮每個地方的實際情況,而是單純的使用強制的手段,認爲老百姓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這樣纔有利於國家的統治,其實這是一種只看事情表面,而沒看清事情實質的看法,導致了很多優秀的古典書籍毀於一旦。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