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李斯何爲落個被腰斬的結局

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李斯何爲落個被腰斬的結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斯出生於戰國末期,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位大學者、大政治家,曾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爲秦王朝的建立立下大功,升至官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最終卻落了個被腰斬的結局,這是因何故呢?

李斯原是楚國人,年輕時曾經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家境並不太寬裕。一次,他到廁所裏方便,看到老鼠偷糞便吃,人一來,老鼠就慌忙逃跑了。過了不長時間,他在國家的糧倉裏又看到了老鼠,這些老鼠整天大搖大擺地吃糧食,長得肥肥胖胖,而且安安穩穩,不用擔驚受怕。他兩相比較,十分感慨地說:“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其大意爲,人有能耐與無能耐,就好像老鼠一樣,全靠自己想法,有能耐就能做官倉裏的老鼠,無能耐就只能做廁所裏的老鼠。

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李斯何爲落個被腰斬的結局

網絡配圖

  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曾記述了這件事。他爲了能做官倉裏的老鼠,求得榮華富貴,辭去了小吏,先到齊國拜荀子爲師,受到其“法治”思想薰陶,學到了一些治理國家的學問後,又來到自己覺着日後能施展自己才華的秦國,投當時的丞相呂不韋門下。果然得到呂不韋的器重,當上能接近秦王的小官。李斯深知,在自己這個位置上,既不能以軍功而顯,也不能以理政見長,要想嶄露頭角,引起秦王注意,必須上書。因此,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揣摸了秦王的心理後,給秦王上了一道有關掃平六國、建立帝業、統一天下的書。其中的話,既符合秦國及各諸侯國的實際,又迎合了秦王的心理,贏得了秦王的賞識,被提拔爲長史。

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李斯何爲落個被腰斬的結局 第2張

網絡配圖

接着,李斯不僅在大政方針上爲秦王出謀劃策,還在具體方案上提出意見,其謀略卓有成效,被秦王封爲客卿,在秦國開始崛起。正當李斯青雲直上步步高昇的時候,李斯的同學韓非也來到了秦國。韓非是韓國人,韓王的同族,戰國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他的學說發展了荀子思想中“法治”一面,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較爲完整的君主專制理論。李斯清楚,不論是學術能力還是政治外交能力,自己都遠不如韓非。韓非的到來,是對他的極大挑戰,一旦重用,自己就永世不得出頭。爲了他個人的功名利祿,必須儘快下手除掉韓非。於是他對秦王說道:“韓非是韓王的親族,大王現攻打韓國,韓非自然不會同意,愛韓不愛秦,這是人之常情。”秦王說:“既然不能用,那就放走吧!”李斯又說:“如果放他回韓國,他定會爲韓國出謀劃策,對秦國十分不利。不如就他羽翼未成之時將他殺掉。”秦王聽信了李斯的話,李斯就送給韓非毒藥令其自盡。韓非深知李斯的爲人,就服毒自殺了。

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李斯何爲落個被腰斬的結局 第3張

網絡配圖

   韓非死後,李斯認爲從此沒有了對手,因此就更加放開膽子大幹了。公元前221年,秦國完全兼併了六國,如何管理這個統一的國家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秦王召集羣臣討論這件事時,丞相王綰首先提出,全國地方太大,難以管理,應像周代那樣,分封諸王,裂土而治。大多大臣也持這個觀點。唯有李斯堅持置郡設縣,遣官治理。秦始皇接納了他的建議。(從這一點上說,李斯爲中國封建社會建立成熟的統治,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可是,博士淳于越仍堅持實行分封制,激怒了秦始皇,便把他交給李斯處理。而李斯審查的結果,卻把其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等罪狀全部歸罪於由於讀書、尤其是讀古書的緣故,建議秦始皇下令焚書。由此引發了秦始皇“焚書坑儒”事件。這個事件,不僅給中國文化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也是對人類文明的一次極大的污辱,是對人的尊嚴的殘酷迫害。這個事件今天看來,李斯之所以這樣做,不僅是迎合秦始皇的心理,恐怕另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是想從精神到物質上徹底消滅自己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