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真實版“西遊記”:唐僧其實是“偷渡者”

真實版“西遊記”:唐僧其實是“偷渡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通關文牒爲中國古代護照,是古代通過關戍時拿的通行證,曾被稱爲符、節、傳、過所、公驗、度牒、路證等,每到一國需加蓋該國印璽方可,從清末開始至今稱爲護照。

蘇武出使匈奴不敢忘節,而“節”就是一種使者憑證,可以證明漢朝國籍。《西遊記》中,唐僧去西天取經,隨身攜帶着大唐的通關文牒,這樣一本通關文牒幾乎貫穿了整個西天取經的過程,也是師徒幾人歷經艱險磨難的見證,而書中的通關文牒就相當於今天的出國護照,拿着這本文牒,唐僧也好向皇帝交差。

真實版“西遊記”:唐僧其實是“偷渡者”

度牒是政府機構發給公度僧尼以證明其合法身份的憑證,而戒牒則是由僧官機構及傳戒師簽發給受戒僧尼以證明其所取得的資格的憑證。度牒在唐代也稱爲祠部牒,僧尼有了這度牒,不但有了明確的身份,還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時還可以免除地稅徭役,這樣顯而易見的好處也讓部分人動起了歪腦筋。有人公然冒法,買賣度牒,從中取利,甚至還有僞造度牒的。

有些類似的是“賣關子”這一詞語,它現在的意思是說話、做事在緊要的時候,故弄玄虛,而在古代,“關子”其實是一種憑證。關子最初是在南宋紹興元年,因婺州屯兵的需要,出於籌措軍費的目地而印造的。商人以現錢在婺州換取關子,然後到設在臨安的榷貨務兌換銅錢或者鹽引、茶引等,有些類似於現在先付款後取貨的貿易憑證。

玄奘西行的最大阻礙是唐太宗

《西遊記》裏,唐僧的取經行爲不僅得到了當時朝廷的同意,還大受皇帝的支持,唐太宗親自將通關文牒交給唐僧,還與他結拜成兄弟,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文學和現實總是存在差距,歷史上,玄奘的西行之路從一開始就受到很多波折。

當時的唐朝,國界還不穩定,國人是不允許出境的,627年,打算西行取經的玄奘好幾次向朝廷申請出國通行證,但被唐太宗拒絕。在當時,私自過邊關是禁止行爲,私度邊關者面臨着很重的懲罰,但下定決心西行的玄奘鋌而走險。629年,適逢長安遭遇大災,唐太宗一旨令下,長安城中居民可自由出行,前往糧食較爲豐裕的地方,當時前往西北的百姓不少,玄奘因此藉機混入災民中偷渡出關。雖然面臨着重重阻礙和危險,但玄奘依舊堅定、果決並且勇敢。

真實版“西遊記”:唐僧其實是“偷渡者” 第2張

玄奘其實是“偷渡者”

唐朝最有名的“私度”者,可能就是玄奘了,他的“偷渡”過程也是險象環生。玄奘先到達涼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肅武威地界,在這裏停留了一個月,順便爲當地僧衆祭壇說法。涼州都督李大亮接到朝廷聖旨:封鎖邊關,禁止人員西行,當他聽說玄奘想西行,就讓部下轉達他的命令:不許西行取經,立即回京。李大亮這麼做也是有充分理由的,當時的唐朝正準備和突厥開戰,形勢十分緊張,但這些都擋不住玄奘想西行的心。

當時,涼州有位叫慧威的和尚,作爲一位佛家人,他知道玄奘的情況後決定幫助他。慧威派了慧琳、道整兩個弟子護送玄奘出關,他們夜半時找了個無人處順着繩索偷偷出城。在護送下,玄奘終於到達瓜州,涼州都督李大亮發現後,立馬發出追訪玄奘的公文,幸運的是,當時有個叫李昌的官員,他被玄奘的行爲和精神感動,撕掉文書,讓玄奘趕緊走。事情雖然坎坷,但玄奘的西行之路也總算能繼續進行下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