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409年6月20日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寢的總稱。自永樂7年即1409年6月20日修建“長陵”始,到清順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時間長達200餘年。按陵墓建造的先後順序,其陵墓名稱依次爲: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在整個陵區中一共埋葬着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貴妃和數十名殉葬宮人。陵區內還建有妃子墓7座、太監墓1座和行宮、園囿等附屬建築,全部陵區面積達4000公頃。專家學者認定,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

明朝16個皇帝,有13個葬在十三陵,明太祖朱元璋是開國皇帝,建都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稱爲孝陵。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在叔侄爭奪皇位的戰鬥中下落不明,沒有陵墓。到第三代皇帝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死後葬在距北京城區50公里的昌平縣天壽山下的長陵裏。從朱棣起,至末帝毅宗朱由檢止的14位皇帝,除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死後葬於京西的金山之外,其他皇帝都葬在十三陵。

皇帝建陵選址最講“風水”。十三陵所在地被認爲是風水寶地。明朝永樂年間,江西術士廖均卿說昌平北有“吉壤”,叫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風水寶地。當朝皇帝朱棣決定在此建造陵墓,並改黃土山爲天壽山,於1409年6月20日開始修建長陵。十三陵的陵園廣袤寬闊,燕山餘脈自西北逶迤而來,成爲天然屏障;幾股河水在平原交匯後,緩緩東去。這裏山巒起伏,林木蒼翠。陵園營建時,四周因山勢築圍牆,總長達12公里,圍牆險要處設十幾個關口,並建城關、敵樓,駐軍把守。設口駐軍,除保衛陵園之外,還有捍衛京師的重要意義。因爲陵園地處京北要衝,北通要塞黃花鎮,西達居庸關,東接薊、遼,其位置猶如京北門戶。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最早修建的長陵在十三陵中規模最大,從一進大宮門就應該算是長陵。它有最長的神道,最大的碑亭和碑,最大的享殿和最大的寶城。這些都是其它十二陵所不及的。修建長陵的寶城和地宮用了4年的時間,寶城包括城牆和方城,中間是埋葬朱棣的墳山。長陵的碑亭和神道兩旁的石像是在寶城和地宮建成後20多年才修建的。

十三陵佈局莊嚴。如果是皇帝生前自己營造的,規模都較大;死後由下一代營葬的,規模就略小。十三陵的營建究竟用了多少人力,沒有明確的記錄,但據《明實錄·仁宗實錄》記載,營建獻陵時,一月之中直接服役的軍匠將近18萬。由此可見,營建十三陵所用的全部人力。

到清朝末年,十三陵因嚴重失修已殘破不堪。新中國成立後,對長陵、景陵、永陵進行了修整,1959年,又在定陵建成了博物館,現在,十三陵地區已成爲現代化旅遊勝地。

  1837年6月20日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在176年前的今天,1837年6月20日(農曆五月十八),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維多利亞女王(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肯特公爵愛德華(喬治三世國王第四子)之女,母親是德國薩克遜—科堡—薩爾費爾德的維多利亞公主。1837年6月20日登基,時年18歲,1838年6月28日加冕。即位初年,她積極參與朝政,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3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她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1876年)”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間(1837-1901年),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在位期間直到她去世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英國都稱爲維多利亞時代,從一個普通的歐洲國家成爲一個強大的帝國。1914年以後,

英國開始走向衰落。

維多利亞時期,是大英帝國對外領土擴張最輝煌的時期,爲了擴張領土,女王不惜使用一切手段。而這正是她從丈夫那裏學到的:陰謀、收買、強權、先下手爲強、武力攻佔。1857年,英法兩國爭奪蘇伊士運河的統治權達到白熱化的程度,但是一場設計巧妙的陰謀使英國獲得了蘇伊士運河的控股權,法國只能乖乖地退讓。次年,在大英帝國殖民地的版圖中又增加了印度,這可是大英帝國王冠上的一顆明珠。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第2張

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英國的經濟迅速成長,不斷繁榮強大。女王登基的時候,英國只有幾條鐵路,但她去世的時候,(歷史上的今天)英國已經擁有一個連接各大城市的發達鐵路網。爲了展示英國的昌盛和強大,第一次萬國博覽會於1851年在倫敦開幕,成爲當時的舉世盛事。在文化和科學方面,世界聞名的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和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都是維多利亞時代的風雲人物。由於經濟和工業的不斷髮展,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逐漸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生活便利,倫敦的污水排放系統和倫敦街頭出現的白熾燈都是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時候實現的。在1891年,也就是女王去世之前的十年,英國已經實行對所有小孩進行免費教育。

  1549年6月20日英國曆史上著名的羅伯特·凱特起義

1549年6月20日,英國諾福克郡溫姆鎮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羅伯特·凱特兄弟領導的農民起義。

15世紀末16世紀初,英國由於毛紡織業的發展,羊毛價格不斷上漲,養羊業的收益超過農業的一倍以上,新貴族利用暴力、退佃等方法,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把大片的土地圈圍起來做牧場,這就英國曆史上的“圈地運動”。圈地運動使大批農民失去土地,流離失所,全國到處充斥着流浪者,10多萬人口的倫敦,就有5萬多流浪者。英國社會矛盾加劇。

農民紛紛起來反對圈地。在圈地運動比較激烈的地區諾福克郡溫德姆鎮的農民,深夜拆毀地主圈地的柵欄,成爲這次起義的開端。小貴族羅伯特·凱特兄弟成了起義的首領。起義迅速波及全郡,7月初,起義軍發展到兩萬多人。起義軍起草了29條綱領,準備提交給國王。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第3張

英國政府用鎮壓和欺騙兩手對付凱特起義。它假意答應農民的部分要求。同時派兵進攻起義軍的營寨。農民粉碎了敵人的進攻,佔領了諾福克郡首府諾里季。但是,政府軍在鎮壓了其他地方的農民起義之後,派瓦維克伯爵率領15000外國僱傭軍勾結當地貴族武裝共同鎮壓起義。8月底,起義軍被擊敗。農民戰死者3500餘人,俘後被處死的300多人,凱特兄弟2人也被俘處死。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有力地打擊了封建統治,捍衛了農民的土地權利。

  1789年6月20日“網球廳宣誓”: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224年前的今天,1789年6月20日(農曆五月廿七),“網球廳宣誓”: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

1789年6月20日發生的“網球廳宣誓”,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

1774年路易十六繼位之後,法國時有饑荒,他只知尋歡作樂,不務國事,王后又揮霍無度,以致國庫空虛,城鄉人民革命運動普遍高漲。路易十六被迫於1789年5月5日在凡爾賽宮召集三級會議。爲了討好資產階級,他又重新採用了爲大資產階級所信賴的芮克作財政總監,將第三等級的代表從300名增至600名。路易十六的目的是想用三級會議緩和革命運動,達到徵收新稅、解決財政困難的目的,根本無意於改革。因此,會議開幕,國王和財政總監講話之後,國王宣佈三級會議按等級分別召開,表決時按等級而不按人數進行。這樣一來,第三等級人數雖多也無濟於事。特權階級代表服從國王命令,第三等級宣佈抗命,要求共同開會按人數表決。會議中止。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第4張

巴黎羣衆跑到凡爾賽聲援第三等級,鼓勵他們幹到底。在羣衆革命熱情鼓舞下,第三等級毅然決定自行開會,並宣佈他們是“全體國民的使者”,他們的會議是“國民會議”,如遭解放,即停止交納任何捐稅。6月20日,國民會議準備集會。國王命令封閉會場,並派兵把守。第三等級在附近找到了一個網球廳,舉行了集會。在衆多市民的圍觀下,他們莊嚴宣誓:“不制定和通過憲法,決不解散!”“網球廳宣誓”,對推動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向前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898年6月20日英國在美西戰爭中奪得關島

1898年美國爲爭奪古巴而發動同西班牙的戰爭。

1898年2月,美報利用披露西班牙駐美公使侮辱美總統麥金萊的私人信件,鼓動反西情緒。

15日美國戰艦“緬因”號在哈瓦那突然被炸沉,羣情激昂。美國以此爲藉口,4月25日對西宣戰。

5月,美國在遠東的艦隊摧毀在菲律賓馬尼拉灣的西班牙艦隊;又依靠當地民族獨立武裝的配合,佔領馬尼拉。

美國陸軍於6月在古巴登陸。美國同時從西班牙手中奪取夏威夷羣島、波多黎各。

1898年6月20日,西班牙將關島割讓給美國作爲戰爭的賠償。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第5張

英國在美西戰爭中奪得關島

  1933年6月20日國際婦女運動領袖——蔡特金逝世

克拉拉·蔡特金,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左派領袖之一,國際社會主義婦女運動領袖之一,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875年7月5日,生於薩克森地區一教師家庭。她自幼喜歡讀書,尤其是愛讀父親珍藏的兩本敘述瑞士和法國革命的禁書。在童年時代,她已經懂得“一個人必須準備爲自己的信仰犧牲生命”。

1874~1878年在萊比錫私立師範學校讀書。

1878年,克拉拉結識了俄國革命家奧西勃·蔡特金,並於1882年與這位革命者結婚。在奧西勃的指導下,ǚě&@áǎěì蔡特金開始閱讀《共產黨宣言》和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她很快掌握了社會主義學說的精髓。奧西勃還經常帶她參加社會民主黨的集會,聽威廉·李卜克內西的報告,並同工人一起熱情地討論工人問題。蔡特金的活動引起老師和親友們的強烈反對,但是蔡特金的政治信仰戰勝了一切,她含着眼淚激動地對老師說:“我不能放棄我的信仰”。1897年她加入了德國社會民主黨,置身於無產階級向資產階級發起進攻的行列。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第6張

爲了宣傳婦女解放,領導婦女爲實現迫切要求而進行鬥爭,1891年蔡特金創辦和領導了指導歐洲婦女運動的《平等報》。她把《平等報》當作手中的武器,使其成爲社會主義婦女運動的傳播者。蔡特金以驚人的勇氣和魄力承擔了所有的編輯工作,《平等報》成了婦女們的良師益友。因爲那上面寫到了她們的生活,反映了她們的痛苦,更是替她們喊出了憤怒的呼聲。蔡特金成功地使《平等報》成爲社會主義婦女運動最鋒利的武器。1907年8月,第一屆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在德國的斯圖加特召開。會上決定成立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把《平等報》作爲機關報,並選舉蔡特金爲書記處書記。1910年8月,蔡特金主持召開了第二次國際婦女代表大會,大會建議爲紀念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紡織女工要求“男女平等”的示威遊行,將3月8日定爲國際勞動婦女節,以團結各國婦女共同戰鬥。這項建議得到全體與會者的熱烈贊同,克拉拉·蔡特金的名字由此而同“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同無產階級婦女解放運動緊緊聯繫在一起。她被譽爲“國際婦女運動之母”。

蔡特金晚年的時候同德國法西斯狂熱分子進行了英勇的鬥爭。1932年,蔡特金從莫斯科奔赴柏林,主持德國國會開幕式。當時,法西斯分子對蔡特金恨之入骨,揚言如果蔡特金敢來主持大會,就把她殺死。但是,蔡特金並未被嚇倒,認爲在這樣反動的國會上,必須喊出勞動人民的聲音。當國會開幕式最後一次鈴聲剛剛結束,蔡特金走上了國會主席臺。

蔡特金就是這樣爲了無產階級事業和全世界婦女的解放而奮鬥一生。1933年6月20日蔡特金在莫斯科病逝,終年76歲。

  2004年6月20日北京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15位軍官晉升上將

2004年6月20日(農曆五月初三),北京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15位軍官晉升上將。

2004年6月20日,中央軍委在北京中南海隆重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向晉升上將軍銜警銜的同志頒發命令狀,中央軍委副主席胡錦濤宣佈命令。

這次晉升上將軍銜警銜的15位高級軍官警官是:副總參謀長葛振峯、張黎,總參警衛局局長兼中央警衛團團長由喜貴,總後勤部政治委員張文臺,海軍政治委員胡彥林,軍事科學院院長鄭申俠,國防大學政治委員趙可銘,北京軍區司令員朱啓,蘭州軍區司令員李乾元,濟南軍區政治委員劉鼕鼕,南京軍區政治委員雷鳴球,廣州軍區司令員劉鎮武、政治委員楊德清,武警部隊司令員吳雙戰、政治委員隋明太。

中央軍委委員徐才厚、樑光烈、廖錫龍、李繼耐出席了儀式。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第7張

北京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