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37年06月20日 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在177年前的今天,1837年6月20日(農曆五月十八),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維多利亞女王(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肯特公爵愛德華(喬治三世國王第四子)之女,母親是德國薩克遜—科堡—薩爾費爾德的維多利亞公主。1837年6月20日登基,時年18歲,1838年6月28日加冕。即位初年,她積極參與朝政,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3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她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1876年)”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間(1837-1901年),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在位期間直到她去世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英國都稱爲維多利亞時代,從一個普通的歐洲國家成爲一個強大的帝國。1914年以後,英國開始走向衰落。

維多利亞時期,是大英帝國對外領土擴張最輝煌的時期,爲了擴張領土,女王不惜使用一切手段。而這正是她從丈夫那裏學到的:陰謀、收買、強權、先下手爲強、武力攻佔。1857年,英法兩國爭奪蘇伊士運河的統治權達到白熱化的程度,但是一場設計巧妙的陰謀使英國獲得了蘇伊士運河的控股權,法國只能乖乖地退讓。次年,在大英帝國殖民地的版圖中又增加了印度,這可是大英帝國王冠上的一顆明珠。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英國的經濟迅速成長,不斷繁榮強大。女王登基的時候,英國只有幾條鐵路,但她去世的時候,英國已經擁有一個連接各大城市的發達鐵路網。爲了展示英國的昌盛和強大,第一次萬國博覽會於1851年在倫敦開幕,成爲當時的舉世盛事。在文化和科學方面,世界聞名的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和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都是維多利亞時代的風雲人物。由於經濟和工業的不斷髮展,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逐漸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生活便利,倫敦的污水排放系統和倫敦街頭出現的白熾燈都是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時候實現的。在1891年,也就是女王去世之前的十年,英國已經實行對所有小孩進行免費教育。

  1409年06月20日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在605年前的今天,1409年6月20日(農曆五月初八),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寢的總稱。自永樂7年即1409年6月20日修建“長陵”始,到清順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時間長達200餘年。按陵墓建造的先後順序,其陵墓名稱依次爲: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在整個陵區中一共埋葬着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貴妃和數十名殉葬宮人。陵區內還建有妃子墓7座、太監墓1座和行宮、園囿等附屬建築,全部陵區面積達4000公頃。專家學者認定,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

明太祖朱元璋是開國皇帝,建都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稱爲孝陵。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在叔侄爭奪皇位的戰鬥中下落不明,沒有陵墓。到第三代皇帝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死後葬在距北京城區50公里的昌平縣天壽山下的長陵裏。從朱棣起,至末帝毅宗朱由檢止的14位皇帝,除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死後葬於京西的金山之外,其他皇帝都葬在十三陵。

皇帝建陵選址最講“風水”。十三陵所在地被認爲是風水寶地。明朝永樂年間,江西術士廖均卿說昌平北有“吉壤”,叫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風水寶地。當朝皇帝朱棣決定在此建造陵墓,並改黃土山爲天壽山,於1409年6月20日開始修建長陵。十三陵的陵園廣袤寬闊,燕山餘脈自西北逶迤而來,成爲天然屏障;幾股河水在平原交匯後,緩緩東去。這裏山巒起伏,林木蒼翠。陵園營建時,四周因山勢築圍牆,總長達12公里,圍牆險要處設十幾個關口,並建城關、敵樓,駐軍把守。設口駐軍,除保衛陵園之外,還有捍衛京師的重要意義。因爲陵園地處京北要衝,北通要塞黃花鎮,西達居庸關,東接薊、遼,其位置猶如京北門戶。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第2張

最早修建的長陵在十三陵中規模最大,從一進大宮門就應該算是長陵。它有最長的神道,最大的碑亭和碑,最大的享殿和最大的寶城。這些都是其它十二陵所不及的。修建長陵的寶城和地宮用了4年的時間,寶城包括城牆和方城,中間是埋葬朱棣的墳山。長陵的碑亭和神道兩旁的石像是在寶城和地宮建成後20多年才修建的。

十三陵佈局莊嚴。如果是皇帝生前自己營造的,規模都較大;死後由下一代營葬的,規模就略小。十三陵的營建究竟用了多少人力,沒有明確的記錄,但據《明實錄·仁宗實錄》記載,營建獻陵時,一月之中直接服役的軍匠將近18萬。由此可見,營建十三陵所用的全部人力。

到清朝末年,十三陵因嚴重失修已殘破不堪。新中國成立後,對長陵、景陵、永陵進行了修整,1959年,又在定陵建成了博物館,現在,十三陵地區已成爲現代化旅遊勝地。

  1898年06月20日 英國在美西戰爭中奪得關島

在116年前的今天,1898年6月20日(農曆五月初二),英國在美西戰爭中奪得關島。

1898年美國爲爭奪古巴而發動同西班牙的戰爭。

1898年2月,美報利用披露西班牙駐美公使侮辱美總統麥金萊的私人信件,鼓動反西情緒。

15日美國戰艦“緬因”號在哈瓦那突然被炸沉,羣情激昂。美國以此爲藉口,4月25日對西宣戰。

5月,美國在遠東的艦隊摧毀在菲律賓馬尼拉灣的西班牙艦隊;又依靠當地民族獨立武裝的配合,佔領馬尼拉。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第3張

美國陸軍於6月在古巴登陸。美國同時從西班牙手中奪取夏威夷羣島、波多黎各。

1898年6月20日,西班牙將關島割讓給美國作爲戰爭的賠償。

  1927年06月20日 羣衆投票選出“四大名旦”

在87年前的今天,1927年6月20日(農曆五月廿一),羣衆投票選出“四大名旦”。

關於“四大名旦”稱謂的來歷,時至今日,一直存在着這樣的誤區,那就是,很多人都認爲,這個稱謂來自於一次觀衆投票活動。換句話說,“四大名旦”是投票選舉出來的。也就是說,這次投票活動,就是爲了選舉“名旦”。

這種說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很有“權威性”,很普遍,也就被廣泛引用,有傳記作者這樣寫道:“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行全國首屆旦角名伶評選活動。這完全是一種羣衆自發的行爲,以投票方式選舉自己心目中的名伶,結果以得票數多少而定。經過一番角逐較量,梅蘭芳以一出《太真外傳》,尚小云以一出《摩登伽女》,

程硯秋以一出《紅拂傳》,荀慧生則以一出《丹青引》獲得前四名,被稱爲中國四大名旦(或稱京劇四大名旦)。”

實際上,這次投票活動的全稱是“爲鼓吹新劇,獎勵藝員,現舉行徵集‘五大名伶’新劇奪魁投票活動”(《順天時報》1927年6月20日第五版)。也就是說,投票活動主要針對的是“五大名伶”的新劇,並不涉及對他們5個人個人藝術的全面評價。“五大名伶”是梅蘭芳、程豔(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徐碧雲。更準確地說,活動規則是要求投票者從5個人所演新劇中分別選出最佳的一齣戲。

一個月以後,投票活動結束。7月23日,《順天時報》揭曉了投票結果。“五大名伶”各自的最佳劇目分別是:梅蘭芳的《太真外傳》,得票總計1774票;程硯秋的《紅拂傳》,得票總計4785票;尚小云的《摩登伽女》,得票總計6628票;荀慧生的《丹青引》,得票總計1254票;徐碧雲的《綠珠》,得票總計1709票。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第4張

這次活動,從開始刊發啓事,到投票過程,以至最後揭曉結果,都只用了“五大名伶”這個名稱,而沒有用“五大名旦”。這就造成兩個後果:

一、有人因此推斷,在這之前,還沒有“四大名旦”(或“五大名旦”)的說法。否則,主辦方應該用“五大名旦”,而不是以“五大名伶”之名;二、正因爲如此,有人得出結論:“四大名旦”的稱謂,就是在此次投票活動結束後確立的,即被選舉產生的。

很明顯,這樣的結論是不符合實際的。首先,此次投票選舉活動,針對的只是5個人的新戲,並不是評選孰強孰弱。其次,如果“四大名旦”之說是因爲此次投票選舉活動而產生的,那麼也應該是“五大名旦”。爲何漏掉徐碧雲而只說“四大名旦”呢?除此之外,如果以得票多少排列,位列第一的是尚小云的《摩登伽女》,其次是程硯秋的《紅拂傳》,然後是梅蘭芳的《太真外傳》,接着是徐碧雲的《綠珠》,最後是荀慧生的《丹青引》。假使這次活動的目的確是爲了選舉“四大名旦”,那麼,按照票數,排在前四位的,也應該是尚小云、程硯秋、梅蘭芳、徐碧雲,緣何荀慧生最終位列“四大名旦”之一,而缺了徐碧雲呢?僅從這個角度上說,“四大名旦”是由戲迷、讀者選舉產生的論斷,就是錯誤的。

投票選舉,是確立“四大名旦”稱謂的其中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最終被事實所推翻。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更加沒有說服力,不值一駁。據說,在1924年到1925年期間,

在軍閥張宗昌家的堂會上,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合作了一出《四五花洞》。這次演出《四五花洞》,梅、尚飾演兩個真金蓮;程、荀飾演兩個假金蓮。由於4個人的表演各具特色,藝術水平難分高下,便從此有了“四大名旦”的說法。這樣的說法十分含糊,沒有明確到底是由誰最先喊出“四大名旦”這個名稱的。

就目前現存資料而言,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四大名旦”的稱謂是由天津《天風報》社長沙大風率先提出來的。依據是:

第一,源於3個知情人的回憶,他們是沙大風的兒子沙臨嶽、上海文史館館員薛耕莘、寧波鎮海的陳崇祿。薛耕莘曾經在《上海文史》上撰文,稱梅蘭芳曾親口對他說過這樣的話。陳崇祿則說他曾經見過沙大風的一枚印章,上有“四大名旦是我封”這7個字。

據沙臨嶽回憶,“四大”其實是借用當時流傳甚廣的“四大金剛”之名。“四大金剛”指的是直係軍閥曹錕的內閣大臣程克等4人。有人說,由於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朱琴心的名氣不亞於“四大金剛”,所以有人稱他們爲“伶界四大金剛”。後來,荀慧生取代了朱琴心。“伶界四大金剛”又指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沙臨嶽還說,其父沙大風對“伶界四大金剛”這個稱謂頗不以爲然。他覺得金剛怒目與四旦的嬌美英姿不相吻合,所以提筆一改,改稱爲“四大名旦”。

第二,上海早年的戲劇雜誌《半月戲劇》主筆、專事戲劇評論的梅花館主(本名鄭子褒)於20世紀40年代初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四大名旦”專名詞成功之由來》。儘管他沒有明說,但他的論斷,實際上從側面印證了“四大名旦是沙大風所封”的說法。更重要的是,他直接說明“四大名旦”的來歷,是因爲荀慧生。他的這篇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提倡‘四大名旦’最起勁的,不用說,當然是擁護留香的中堅分子。”

“留香”,是荀慧生的號;“擁護留香的中堅分子”,是被稱爲“白黨”的捧荀派。舊時京城,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爭相捧自己鍾情的藝人,甚至爲此另組專社專團,比如,捧藝名“白牡丹”的荀慧生的有“白社”,捧尚小云的有“雲社”等。相應的,“社”的成員,就被稱爲“黨”,比如,“梅黨”“白黨”等。

那麼,“白黨”捧荀慧生,爲何要提出“四大名旦”這個稱謂呢?梅花館主在文章中,很肯定地這樣寫道:“因爲那時的荀慧生,離開梆子時代的‘白牡丹’還不很遠,論玩意兒,論聲望,都不能和梅、尚、程相提並論,可是捧留香的人,聲勢卻非常健旺,一鼓作氣,非要把留香捧到梅、尚、程同等地位不可,於是極力設法,大聲疾呼地創出了這一個‘四大名旦’的口號。”臺灣著名劇評家丁秉

按照梅花館主的說法,“四大名旦”初始於“民國十七年”,即1928年,也就是《順天時報》舉辦“‘五大名伶’新劇奪魁投票活動”後的第二年。從這個角度上看,說“四大名旦”產生於這次投票活動之後,並非沒有道理。只是,它不是由投票選舉產生的,更不是由此次投票活動所決定的。

  1967年06月20日 美國演員妮可·基德曼出生

1967年6月20日(農曆五月十三),美國演員妮可·基德曼出生。

妮可·基德曼(英語:NicoleKidman,1967年6月20日-),澳洲著名女演員。她生於美國夏威夷,兒時隨父母移民澳洲墨爾本。第7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得主。

妮可的父親安東尼·戴維·基德曼是一名心理醫生,同時是華盛頓特區的癌症研究專家;母親是珍妮爾·安(孃家姓格蘭尼)。有一位妹妹名叫安東妮亞。妮可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出生,她4歲時父親在悉尼科技大學(UniversityofTechnologySydney)謀求到一份講師的職位,於是全家回到了澳洲。

妮可三歲開始學習芭蕾舞,隨後進入了戲劇學校學習,然後在菲利普街劇院修習發聲訓練與戲劇歷史。母親患上乳腺癌時她從女子高中休學,直到母親康復都一直負責照顧家庭事務。15歲時,妮可獲得了第一個屏幕演出機會,在一部MV中演出。隨後她在電視劇《五里溪》(FiveMileCreek)及另外四部電影中充當配角。20世紀80年代中期,她出現在一些澳大利亞電影、電視劇中,贏得了一些名氣。1989年她拍攝了《航越地平線》(DeadCalm),引起了美國人的注意。

《雷霆壯志》之後,她又在1992與當時的丈夫湯姆·克魯斯聯手出演了《遠離家園》(FarandAway)。1999年又一同出演了《大開眼戒》(EyesWideShut)。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日 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第5張

在1995年全明星陣容的《蝙蝠俠3》(BatmanForever)中,她也有份參與,同年她又出演了《不惜一切》(ToDieFor,憑藉此片贏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但是沒有獲得奧斯卡獎的提名。

與湯姆·克魯斯離婚後,基德曼事業可以用如日中天來形容。2001年她憑藉在《情陷紅磨坊》(MoulinRouge!)中的表現獲得奧斯卡提名。她在《小島驚魂》(TheOthers)中的演出也受到廣泛好評。同年她也參與制作《兇線第六感》(IntheCut)。

2002年她在《時時刻刻》中扮演了20世紀上半葉英國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Woolf),出色的演出使她贏得了2003年第7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