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安祿山叛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唐朝大軍在哪裏呢?

安祿山叛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唐朝大軍在哪裏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755年,唐朝面臨安祿山大軍的反叛,而唐軍卻是節節敗退,唐玄宗李隆基攜楊貴妃等人西逃。那麼此時的唐軍究竟在何處?爲何會讓安祿山的20萬叛軍兵臨城下?

安祿山叛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唐朝大軍在哪裏呢?

要了解唐軍的情況,就需要回溯到唐朝的兵役制度。唐朝建立初期延續了南北朝時期的府兵制,這種制度要求官兵們平時既要種田又要操練,但可以不用繳納賦稅,在戰時則自備武器上戰場。這種制度在南北朝時期非常實用,因爲當時各地政權都不大,經濟也不景氣。但隨着唐朝版圖逐漸擴大,府兵制度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

安祿山叛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唐朝大軍在哪裏呢? 第2張

爲了對付遊牧民族,唐朝中期發明了一種新的兵役制度——十節度使制度。意思是將天下分爲十大戰區,每個戰區的司令是節度使。但一個節度使當然是無法對抗中央的,爲了應對外敵,中央政府將地方財政支出權和人事任免權交給了節度使,使他們成爲了一個獨立的小王國。這樣一來,節度使就不再完全聽命於中央政權。

當時的唐朝在南方與南詔國長期鏖戰,在東北方又要面對各種少數民族,在西方還要面對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國,可以說是三線作戰。主要兵力都集中在邊境線上,國內的軍隊非常少。而安祿山則兼任三鎮節度使,指揮超過20萬的軍隊,遠遠超過唐朝中央軍的10餘萬人。

唐朝的兵力不足,加上府兵制度的缺陷,導致了唐軍的潰敗。與此相對,安祿山的軍隊天天打仗,戰鬥力要比唐軍高出不少,這也是唐朝軍隊失利的重要原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