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在唐朝,讀書人除了參加考試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在唐朝,讀書人除了參加考試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唐朝,除了參加科舉考試,讀書人還有哪些途徑走上仕途?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兩漢時期,實行“察舉制”:由地方上推薦人才,經朝廷考覈後任用,授予官職。可想而知,這種制度發展到後期,“蛋糕”的分配權肯定要被貴族官僚們所把持,對平民來說,它是遙不可及的。

魏晉以來,實行“九品中正制”,這實際上也是爲了滿足門閥貴族子弟的需要,成爲他們壟斷仕途的工具。

而隨着南北朝長期的戰亂,出身低微的庶族階層逐漸展露頭角。於是,隋唐時期,開始改革官吏的選拔辦法,影響了中國歷史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終於應運而生。

五代人王定保所著的《唐摭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李世民曾經在看見新科進士們魚貫而出的場景,大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對一個新生的王朝來講,讓天下最頂尖的賢才們爲其所用,才最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所以在唐代,科舉制纔有了真正的大發展。

但是,科舉制又不能跟唐朝的官吏選拔制度完全劃等號。在唐代,除了科舉,讀書人走上仕途的路徑還有很多種。

一、科舉取士

在介紹其他入仕途徑之前,我們還是要先說說科舉制。畢竟,對於絕大多數沒有背景的讀書人來說,它是步入仕途的最佳途徑。科舉制也因此成爲一項偉大的發明。

唐朝的科舉分爲兩大部分,一個是貢舉,一個是制舉。

在唐朝,讀書人除了參加考試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1、貢舉:

貢舉是由六部之一的禮部主持,定期舉行常科的考試。

所謂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和“明算”六科。

六科之中,以“明經科”和“進士科”這兩科爲主,其中“明經科”主要是考“經義”,何謂“經義”呢?就是以古代一些經典著作比如《論語》中的某一句話爲題,讓考生作文,闡述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和認識。在明清時期,它演變爲了“八股文”。簡而言之,“經義”考試就是現代的“命題作文”。

而“進士科”的考試,則比較好理解,主要是比賽詩詞歌賦。

一般來說,通過常科考試選拔者,再經過吏部的考試,和有關部門的試用,就可以正式授予官職了。

2、制舉:

制舉的規格比貢舉要高,它不定期舉行,一般皇帝親臨,其考試科目也多達七十多種,其考試內容更加註重個性和實用性。

比如,在 《新唐書·選舉志》中,記錄瞭如下這些科目:“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博通故典達於教化、軍謀宏遠堪任將帥、詳明政術可以理人......”

可以看出,制舉更加傾向於選拔某一領域內的專家。

正因爲制舉不是定期舉行,且是爲了選拔某一類人才而設,所以它只能是貢舉的有益補充。

唐朝皇帝非常重視科舉考試,除了剛纔提到的唐太宗親臨考場以外,像女皇武則天不僅發明了沿用至今的“糊名法”,還破天荒的開創了選拔武將的武舉考試,爲科舉考試開闢了另外一方天地。

唐代的常科考試每年舉行一次,開科之際,來自國子監的學生以及各州縣舉送的鄉貢齊聚京師,總人數可達近兩千人,熙熙攘攘、蔚爲壯觀。

當時“明經科”每年錄取人數在百人左右,而“進士科”則更爲可憐,每年只錄取二三十人。兩者加起來只有一百來人,總錄取率不及十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進士科”錄取率更低,但比起刻板的“明經科”考試,“進士科”考試內容更加風雅,而且一旦錄取,其升遷速度更快,所以更受讀書人的青睞。

據統計,唐朝289年,實有宰相381人,其中就有97人爲進士出身,約佔總數的1/4。

僅僅唐玄宗一朝,他任用的31個宰相中,進士出身的就多達 19人。“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

總之,不管是明經還是進士,科舉是唐代讀書人進入仕途的主要通道。

大家耳熟能詳的唐代文人,比如王維、王昌齡、賀知章、韓愈、柳宗元、劉禹錫、孟郊、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等,都是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

而像杜甫、賈島、溫庭筠等人則是“屢試不第”後,才被迫選擇了其他途徑。而這其他途經,具體又有哪些呢?

在唐朝,讀書人除了參加考試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第2張

二、舉薦征辟

1、舉薦

文章開頭我們說到了漢代的“察舉制”和魏晉的“九品中正制”,實際上這都是通過舉薦而走上仕途的方法。

唐朝初年,百廢待興,國家需要補充大量的人才進入朝廷和各級官府,這是科舉考試一時無法滿足的。於是,無論是唐高祖還是唐太宗,都鼓勵大臣主動推薦各類人才當官。

唐朝中期,雖然科舉制已經相當完備,但舉薦在重要人才的選拔上,仍然發揮着重要作用。比如唐玄宗時期,先後任用了多達31個宰相。而在上一任宰相卸任之前,通常由他們來推薦下一任宰相人選。

在唐朝的科舉考試中,也常常可以看到舉薦的身影。我們剛纔提到了“進士科”考試以詩詞歌賦爲主,而這一類文學性較強的作品,往往很難以一場考試的形式比較出高低。於是,“行卷”就應運而生了。

所謂“行卷”,就是考生提前將自己的得意之作交給當時比較有社會影響力的人物,讓他們對主考官施加影響。

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大詩人王維,當時,他依靠歧王的幫助,攀上了玉真公主的高枝,因而獲得推薦,成爲當時的狀元郎。

唐玄宗時曾經設置翰林學士一職,負責起草詔書。開元年間,未曾參加科舉的李白,也是受到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舉薦,得以供奉翰林,成爲唐玄宗身邊的御用詩人,走上仕途。

在唐朝,讀書人除了參加考試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第3張

2、徵辟

徵辟又叫做徵闢,也是起源於漢代的一種官吏選拔制度,由皇帝親自徵召稱爲是“徵”,由官府出面徵召稱爲是“闢”。

徵辟類似於今天的“特聘”,而被聘的對象一般是具有名望或者專長者。

對於被徵辟的人來講,徵辟並不具有強制力,而是一種禮請,所以,被徵辟者可以選擇應聘,也可以選擇辭而不就。

與李白等讀書人交好的唐代著名道士吳筠,年輕時曾經考進士不中,於是心灰意冷到南陽隱居修道。唐玄宗聞其大名,多次徵召其入朝,最後官拜左拾遺。但吳筠最後不堪他人傾軋,辭官而去。

與皇帝徵召名士入朝相對應的,還有地方上的“幕府闢署”。一般來說,地方州縣官員由朝廷委派,而州縣官府中的幕職,則由州縣自行徵辟,其中的許多文職,就由讀書人擔當。

安史之亂前,唐朝爲了有效控制邊疆,設置了節度使。而戰爭爆發後,爲了儘快平叛,唐玄宗又允許節度使可以自行網羅人才,因此,大量人才就進入了各鎮節度使府中。

“入幕”也是當時許多進士出身的讀書人的優先選擇。

這是因爲,朝廷官位有限、競爭激烈,很難一展抱負。而進入地方幕府發展,憑得全是真才實學,因此也往往得到鍛鍊,積累名聲,另外還有一些地方爲了招攬人才,還提出了比朝廷更加優厚的“人才政策”。

唐朝廷爲了加強對藩鎮的控制,往往會把地方幕府中的優秀人才,選拔到朝廷當官,以達到削弱藩鎮的目的。所以,這些人才最後還能實現“曲線救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就是先進入宣武節度使府,最後又到朝廷任職的。“詩聖”杜甫曾在長安求官十年,不得志後又在四川節度使的幕府任職。

在唐朝,讀書人除了參加考試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第4張

三、門蔭入仕

所謂“門蔭”,是指官吏的後代們憑藉父親或祖父的官品勳爵,從而得到一定的官位。

很顯然,“門蔭”是一項特權制度,只對少數人開放,解決的也是特定人羣子弟進入仕途的問題。

《舊唐書》記載:“凡用蔭,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三品子,從七品上,從三品子,從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從四品子,正八品下,正五品子,從八品上,從五品及國公子,從八品下。

這段話聽起來像繞口令,它其實是規定了什麼等級的官員,其子弟享受什麼品級的問題。

而且,只有“從五品”以上的職事官,其子弟才能享受“門蔭入仕”。

那麼,這些受門蔭的子弟,具體是通過哪些途徑進入官場的呢?

1、衛官:

衛官是負責保護皇帝、太子、親王的侍衛,有千牛、進馬和三衛。其中,千牛備身、太子千牛是皇帝和太子的近身侍衛,只從較高品階的官員子弟中選拔;而進馬則是駕御儀仗馬車的“駕駛員”。

以上這些衛官日後有兩個職業選擇方向,讀過書的可以到吏部,由吏部安排文職;而沒怎麼讀過書則由兵部安排武職。

2、齋郎、挽郎:

齋郎是負責太廟、郊社等宗廟祭祀事務的人員,其任滿以後,經過簡單的考試,可以出任一定品階的散官。

挽郎是在皇帝、皇后或太子出殯時牽引靈車唱輓歌的人。很顯然,挽郎並非常設官職,只有需要時才設。而在皇家喪事結束後,挽郎就能得到一定官職。

在唐朝,讀書人除了參加考試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第5張

3、學館:

學館指的是弘文館、崇文館及國子學、太學的學生,通過一定的考試後,他們即可獲得做官資格。而學館不同,其學生的身份及其出身的官品也不相同。

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弘文館與崇文館,兩館學生加起來只有60名,只有皇室近親、散官一品、有實封的功臣、三品以上高官子弟才能入選;

國子學生有300人,多取三品以上官員子孫;太學生有500人,多取五品以上官員子孫。

雖然同爲享受特權的階層,但弘文館、崇文館學生的待遇與國子學生、太學生又有所不同。

兩館學生入館後學習經史,學成後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但考試難度低於普通讀書人蔘加的科學考試。

《唐六典》記載:“其弘文、崇文館學生同明經進士,以其資蔭權高,試取粗通文義。”

相比普通科舉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兩館學生只需要“粗通文義”!

而與兩館學生相比,國子學生和太學生的待遇則要差的多,他們通過監試後,才能獲得參加進士和明經考試的資格,而且沒有任何優待。

四、雜色入流

以上說的“門蔭入仕”,是從五品以上的官員子弟纔有的待遇。而對於六品以下、九品以上的中下層官員,雖然他們沒有“門蔭”的特權,但其子弟可以以“品子”的身份,到一些政府部門服役一段時間,從事底層的瑣碎之事。期滿以後,其中有才學的,可有機會參加吏部的選拔,獲得一官半職,也就是“入流”。

結語:“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是北宋大儒張載的名言,準確道出了古代多少讀書人的心聲

然而,在“人生上升通道”有限的古代,或許只有走上仕途纔是讀書人實現人生理想的唯一機會。

唐朝貌似公平的科舉制度和名目繁多的入仕渠道,雖然給了讀書人以達成目標的捷徑,但因爲官吏隊伍的容量有限,必然造成許多讀書人仕途的停滯,或者乾脆長時間被拒之門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