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清朝到底有多少稅種?竟然還有一種叫“鬥毆稅”

清朝到底有多少稅種?竟然還有一種叫“鬥毆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時期,由於朝廷腐敗,農民要揹負許多雜稅,可是您知道嗎?當時漳州縣衙有一項極爲“奇葩”的來錢項目,叫做“鬥毆稅”。難道鬥毆也得上稅?如果您想知道這段歷史的真相,就讓小編來爲您揭祕。

大清王朝的財政收入,主要就是來自稅收,清朝的財政收入主要有田賦,漕糧,鹽課,關稅等。

清朝到底有多少稅種?竟然還有一種叫“鬥毆稅”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萬曆九年,一條鞭法開始在明朝國內實行,直至明朝滅亡,清軍入關時,依然對該政策有所採用來維持府庫,只是兩朝國情多有不同,無法適應當時的需要。到了雍正時期,開始採取“地丁合一,攤丁入畝”的辦法,廢除了以前的“丁銀”,這才讓農民的生存壓力轉給地主,緩解了國內矛盾,使社會生產力大大進步。

不過,各省市因爲地域情況的不同,會根據實際情況來徵收某些稅賦,就比如關東的“人蔘銀”,景德鎮的“陶器銀”,還有今天我們要說的漳州“鬥毆銀”。

清朝到底有多少稅種?竟然還有一種叫“鬥毆稅” 第2張

道光年間,福建漳州民風彪悍,歷來有械鬥的風氣,械鬥雙方主要來自於家族,爲了爭奪有限的資源,形成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惡劣環境。大家族人數衆多的一方總是能佔據優勢,其家族成員也能依靠家族勢力,在本地做最賺錢的壟斷生意,有時甚至會將小家族的生活環境擠壓破壞。

在這種情況下,小家族雖然力量不夠,可是他們卻可以採用聯合的方式來一起對抗異姓大家族,以維護自己的利益。有時因爲矛盾太過激烈無法調和,就算告到縣衙都無濟於事,因此雙方會約定時間地點,採取“火拼”的方式爭奪主動權。

雙方積怨甚久,因此都是“不留情”,每次械鬥時,雙方都有幾百人手持棍棒,刀槍,甚至是鳥銃,以擂鼓爲號衝鋒,鳴金爲號收兵,由家族大頭領帶着共同進退。

清朝到底有多少稅種?竟然還有一種叫“鬥毆稅” 第3張

凡是械鬥之後,必然會有死傷,可是械鬥者都是“英勇赴死”從不畏懼,因爲家族中有規定,凡是在械鬥中戰死的人,其妻兒老小都有善後,由家族成員共同供養,並且還會將其靈位置於祠堂,受永世供奉。因此,每逢械鬥之前,都會有妻兒老小揮淚相送的場面,能活下來的算是命大,活不下來的也在情理之中。

縣太爺對這種械鬥的做法,根本無力管束,只能聽之任之,曾經有縣太爺組織官兵前去彈壓,卻被雙方用武力方式驅逐,從這以後,縣衙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爲了緩解械鬥的發生,縣衙決定用“罰款”的軟刀子方式解決問題,要求徵收“鬥毆費”。“鬥毆費”由械鬥雙方出錢,讓衙門口做“裁判”,否則就會受到衙役的阻撓,雙方械鬥完畢後,縣衙會派人來收拾殘局,打掃戰場,儼然成爲了一種“服務”。

有時候,由於雙方拖欠“鬥毆費”,縣衙索要不成,就直接派兵進村莊洗劫搶掠,用來抵消“鬥毆費”,這就讓村莊中老幼婦孺再一次受到滅頂之災。

清朝到底有多少稅種?竟然還有一種叫“鬥毆稅” 第4張

民間能發生這種事,完全就是因爲縣衙的無能導致,這些縣太爺不但不想辦法解決問題,反而還趁此契機,巧立名目收取“鬥毆費”,最終受害的,還是貧苦百姓。這種奇葩的事兒,估計也只有晚清時期纔會出現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