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揭祕:清朝時期的翰林學士權力有多大?

揭祕:清朝時期的翰林學士權力有多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翰林院這一機構,在過去的中國,已經存在了上千年的歷史。”翰林院“這個詞語的含義,指的就是文翰如林,文人薈萃的意思。最初設立翰林院,就是希望能把全國的文人才士都招攬過來,輔佐皇帝,爲朝廷效力。

清朝當年在關外的時候,也設立過類似的機構。不過,當時的機構都很簡陋。常常把好幾個不同類型的機構,合併在一起。皇太極設立的文館,以及後來廢文館,改設”內三院“,都包含了翰林院的功能。

揭祕:清朝時期的翰林學士權力有多大?

當時的”內三院“,隱然成了皇宮中的”內相“。朝廷大小事務,皇帝生活起居,內三院都有參與。到了清朝入關以後,這種機構肯定是不適合的,便專門設立了翰林院。

不過,這個翰林院跟最初設立的時候,職權縮小了很多。過去翰林院可以參與皇家機密,處理奏疏等。

但是在清朝的時候,翰林院的職權,基本都是文書工作。給皇帝講課,編纂書籍,翻譯文書,主持科舉考試等。在這段時間內,翰林衙門一直在經歷變動。大學士馮銓奏請皇帝,把翰林衙門從過去的五品,直接提拔爲三品。

後來又專門設立了”翰林院掌院學士“的專任官員,由滿、漢兩位大臣擔任,底下設立侍讀學士、侍講學士。這一官職,一般稱爲”掌院學士“,或者”翰林“。

雖然處理的都是文書工作,但翰林院掌院學士這一職位,還是非常吸引人的。因爲這是一個很有含金量的官職。僅是一般的翰林,在清朝的時候,都是一個被很多官員嚮往的職位。

這是因爲翰林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便是爲朝廷培養高級人才。從翰林院出來的,京官中的大學士、尚書、侍郎,地方官中的督撫藩臬,都有機會擔任。如果不是翰林院出身,以後是沒有機會入閣,充當大學士、協辦大學士等最高榮譽職位,死後更不能諡”文“。所以,能被選爲翰林院掌院學士的官員,都是朝廷重臣。

揭祕:清朝時期的翰林學士權力有多大? 第2張

清朝官員非常看重科舉、翰林的區別。晚清時,李鴻章跟左宗棠吵架。李鴻章嘲諷左宗棠沒有考上科舉,左宗棠大怒,一封奏摺上去,自己要回京城考試。

最後鬧得不可開交,還是慈禧親自出面,才暫時結束這場爭吵。由此可見,翰林在清朝官員心中的分量。

作爲翰林院長官的”掌院學士“,自然地位更高。作爲一個從二品官員,”掌院學士“當然可以享受從二品級別的待遇,比如俸祿、住房,以及退休後的種種優待。

雖然這一職位的職權不大,但因爲所處位置的特殊,他們可以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揭祕:清朝時期的翰林學士權力有多大? 第3張

”掌院學士“可以直接跟皇帝溝通,對皇帝施加影響。皇帝的一個決定,可能會改變整個國家軍政大事的施行。另一方面,因爲入選翰林院的官員,將來基本可以成爲朝廷高級官員。

”掌院學士“跟這些人之間,存在一種比較特殊的關係。當然,”掌院學士“的這種影響是比較間接的。不過,依然不能完全忽視。

揭祕:清朝時期的翰林學士權力有多大? 第4張

相應的,在職權之上,朝廷對”掌院學士“也會有很高的要求。順治時期,翰林掌院學士需要接受皇帝親自面試。考覈通過後,纔可上任爲官。雍正時期,皇帝提出:”翰林之選尤重慎重,必人品端方,學問純粹。“

因爲翰林院要給皇帝講課,沒學問是不行的。翰林院要主持科舉考試,沒有德行是不夠的。所以,在清朝的時候,從這一職位上,也出現了很多後來位居中樞的大臣。不過,隨着清朝的衰落,翰林院可以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翰林院掌院學士這一職位,也在晚清時被裁撤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