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君王,結束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紛亂的時代,實現中華民族第一次大一統。秦始皇的功績是不用多說的,今天我們來談談秦國統一六國的那些原因。

人心不和

自春秋戰國到秦國統一(公元前770--公元前221),經歷了五百多年的戰亂,人口銳減,賦稅嚴重,各個諸侯國上層社會腐朽不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很形象形容了飽受戰亂的民衆。對於知識分子、士大夫、貴族們來說,國家的存在就是爲了讓他們過富貴生活的,至於奴隸一樣辛苦的民衆,誰又在乎?可是對於民衆來說,只要能好好活着,誰統治國家他們是不在乎的,天大地大肚子最大。只要還有戰爭,就沒有好日子過,這樣的情況下,統一的渴望就會產生。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這裏就要說明在當時的社會,民衆對國家的概念是不深的,在各種思想侵蝕的情況下,忠君的思想也是很扯淡的,陳勝吳廣的‘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很是說明問題的,這就是說諸侯國們的戰亂是不會得人心的,民衆只是想要好好活着而已。這就有了大一統的思想基礎了。

地理

首先從位置上看,秦國處於華夏大家庭之西,相比於其他周朝諸侯國是一個偏遠的荒蕪的地方。它的東面是黃河的大彎道,黃河先自北向南,然後突然東流。河之南通往秦的幾條通道被山脈所阻,只有很少幾個戰略要隘可以通行。在這些屏障後面,秦能在攻打其他國家之前聚集力量。賈誼首先注意到這個事實。他寫道:“秦地被山帶河以爲固。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2張

農業和灌溉

極爲豐富的水資源灌溉系統,由於在公元前246年以後的幾年中建造了鄭國渠以及約在同時建造了成都平原的灌溉系統,極大的改善了秦國的農業。鄭國渠的建造對關中平原的影響到現在也是不可小視的,直至今日,它仍源源不斷地給在成都平原地區的農田灌溉。司馬遷充分地認識到了鄭國渠的意義,他寫道:“於是關中爲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可是主要強調這些建設來解釋秦的勝利,那將是錯誤的。它們在秦統一之前不到25年才修成,而秦國朝帝國方向的發展至少在一個世紀前就已經變得很明顯了。因此,這兩項灌溉工程只是加快而不是決定秦的歷史進程。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3張

鄭國渠

軍事武器

由於秦國當時的國力還不足以承擔其巨大的軍事需要,所以秦國士兵有很多裝備的都是很粗陋不堪的青銅兵器。但是唯一的好處就是相對於它國的兵器,秦國的都要長,這就是說在戰爭中同樣的距離上,秦國的兵器已經刺到身上了,別的諸侯國的武器還差一截。據《考工記》載,矛一般長不過三尋,約合5.54米,而秦俑坑出土的秦矛竟達6.3米。春秋時代的劍一般都在30釐米左右,戰國時代爲60--70釐米,而秦俑坑出土三把劍,最長的達91.3釐米。而箭鏃則由雙翼式變爲三棱形。後期秦國的冶煉技術快速提升,鉻合金的加入。讓秦國的戰力迅速提升。最終成爲霸主。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4張

彪悍尚武

長期與周邊國家遊牧民族沒有開化的野人‘夷狄’作戰,讓秦國積累的大量的作戰經驗和悍不畏死的彪悍民風,秦國統一六國前 施行軍功制。你只有利戰功纔會得到提拔。殺多少人都會有相應的獎勵,死在戰場上家人由國家撫養。所以秦國人打仗都是不要命的。在當時的秦國,秦人的身體素質和身高也是遠遠高於其他諸侯國的,這就是遺傳問題了,矮小的容易戰死,留下來的都是身材高大的,生下來的孩子也就不會太瘦小。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5張

打破傳統的準備

出於同樣的原因,秦相對地說能擺脫更純粹的“華夏”國家文化傳統的束縛,這使它更容易制定激進的革新措施。儒家的荀卿也許是在公元前264年前後訪秦後,不得不承認“其百姓樸”,相當敬畏他們的官員;也承認官員認真地履行其職責,不偏袒,不結黨。但說了這些話後,他爲這個國家完全無儒而表示不安。他所指的儒,無疑是有儒家思想的文人,他認爲這些人特別熟悉舊傳統道德。他說,沒有這些道德,很可能導致秦最後的毀滅。法家盛行的秦國在當時混亂的戰國時代是十分重要且必須的,至於在秦國統一之後仍然沿用嚴酷的法家思想,這就真的是一種錯誤了。

人才不分國界

正是由於秦文化上的落後,其必然的結果是它一發現人才就予以任用。秦在這方面的所作所爲是其他國家不能相比的。商鞅所定的榮譽爵位之一是客卿,它賜與取得高位的外來政治家(有記載的最早事例出現在公元前289年)。外來的顯貴(不一定都有客卿的稱號)包括商鞅本人、呂不韋、李斯以及本文沒有提到的其他許多官員。但是,秦國在人才上的缺陷只限於文官,至於武將,彪悍的秦人從不缺少優秀的武將,這也是後期秦將能有一統六國的很重要的原因。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6張

統治者的長壽

在長達一個半世紀中,秦幸運地連續被幾個既能幹又特別長壽的王所統治,從而給它提供了政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種連續性只有兩次被短命的統治者所打破,他們合起來的統治時間僅僅持續了八年。這個長壽的統治序列始於孝公,他統治了24年(公元前361—前338年),商鞅就是在他治下任職的;然後是惠文王,他統治了27年(公元前337—前311年);然後是4年的武王朝(公元前310—前307年),他因舉鼎比賽致死而統治終結;然後是昭襄王,他統治了56年(公元前306—前251年),然後是孝文王(前250年)和莊襄王(公元前250—前247年)兩朝4年的間竭期;最後是秦王政至後來成爲始皇帝的37年統治(公元前246—前210年)。可是這個因素的重要性不應過分強調,因爲長壽並不總意味着能幹。例如,當週朝最後在公元前256年被滅亡時,滅周的秦統治者昭襄王在位已51年,但周統治者赧王本人在王位上已不少於59年(公元前314—前256年)。不過,至少在秦國這些長壽統治者來說,都一直在堅持變法強國,沒有出現別的心思,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律法和行政

法家的統治自然是沒什麼好說的了,這就導致了秦國的規矩被執行的非常的好,這種規矩體現在方方面面,行政上沒有很少有貪腐懈怠的情況出現。律法上實行連坐制度,誰沒事犯個錯就會殃及很多人,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做事都要小心的遵守規矩,當這些規矩深入人心的時候,整個國家就像是一個精密的機器人,指哪打哪,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可以說是把全國都綁在了戰爭的機器人上,行動效率當然是其他的諸侯國望塵莫及的。

如此看來,當時的秦國統一六國只是時間問題罷了,只是這個戰爭機器在一定時間裏沒有問題的,可是隻要是機器就會出問題的,尤其是很精密的機器,於是乎,這個龐大的帝國雖然實現了統一六國的偉大曆程,可是卻也在很短的時間裏轟然倒下了,讓人無限唏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