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姓氏文化 > 嬴政是呂不韋的後代,爲何卻姓贏呢?

嬴政是呂不韋的後代,爲何卻姓贏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編寫的九年義務教育《中國歷史》第一冊第70頁上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但有的老師以《史記·秦始皇本紀》和《淮南子·人間訓》及“高誘注”爲根據,認爲“後人應當稱始皇爲趙政,不應當稱嬴政”,所以教科書是錯誤的。

此後不久,筆者接到一位山東老師的電話,他告訴我:他讀了論秦始皇之姓的那篇文章以後,翻閱了呂振羽着的《簡明中國通史》。書中第八章《進入專制主義封建制的秦朝》(公元前221—207年),第一節《秦始皇的統一事業》,第一目《開創一統之局》開頭就說:“秦王嬴政繼承商鞅以來的傳統方針,依靠封建地主,次第滅亡六國。”山東的這位老師不死心,又翻閱了尚鉞着的《尚氏中國古代通史》。書中第四編《中國奴隸制的崩解與封建制度的形成——秦兩漢到南北朝》,第六章《秦奴隸帝國的形成及滅亡》,第一節《秦帝國的建立》,這節只提秦王政,沒有涉及到秦王政的姓,但第二節《秦奴隸帝國的發展及其滅亡》中說:秦始皇一死,“李斯、趙高等不敢發喪,並與寵信趙高的胡亥相勾結,陰謀殺害了始皇長子扶蘇及大將軍蒙恬,擁胡亥奪取帝位,號稱二世,繼之便展開了對秦嬴族之宗室、姻親、大臣勳舊的大屠殺,牽連而死者不可勝數”,顯然,尚鉞先生也認爲秦王政是姓嬴。這位老師還是不死心,接連查閱了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綱要》和英國人崔瑞德、魯惟一編寫的《劍橋中國秦漢史》。《中國通史綱要》第六章《秦漢時期。封建社會的成長》第一節《秦,第一個封建皇朝》中說:“秦王嬴政面對這個空前的局面,要求有一個相應的尊貴稱號。他決定自己的稱號是始皇帝,他的子孫繼承帝位的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他認爲,這樣傳下去,可以萬世無窮。”《劍橋中國秦漢史》第一章《秦國和秦帝國》中的“最後的征服與勝利”一節說:“根據中國傳統的說法,嬴政之治在公元前246年正式開始。”看來,白壽彝先生和兩位英國曆史學家也認爲秦始皇姓嬴。這位山東老師說:“呂振羽、尚鉞、白壽彝三位先生都是我國着名的史學家。英國《劍橋中國秦漢史》也是有國際影響的學術着作。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把它翻譯成中文出版。它們跟人教版的課本一樣都認爲秦始皇姓嬴,可那位老師援引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呀,《史記》上說秦始皇‘姓趙氏’,這究竟該如何解釋呢?請您過幾天給我個答覆。”我答應了。

嬴政是呂不韋的後代,爲何卻姓贏呢?

我答覆說:上古時代,姓氏有區別。姓爲族號,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稱號;氏是古代貴族標誌宗族的符號,爲姓的支系。張亮採的《中國風俗史》第一編《渾樸時代》第六節《名姓氏族之辨》上說:“姓者生也,所以明世系而別種族也;氏者猶家,所以表家門也。故一姓分爲數十百氏。”姓始於母系制時代,形成之後比較穩定;氏始於父系時代,常隨着歷史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情況比較複雜。漢代應劭《風俗通義》中說:“蓋姓有九,或氏於號。或氏於諡,或氏於爵,或氏於國,或氏於官,或氏於字,或氏於居,或氏於事,或氏於職。”這段話道出了氏的主要來源。氏與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然而,“氏一再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顧炎武語)。古人很早就懂得“男女同姓,其生不蕃”。《通志·氏族略序》記載古代的婚俗:“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大約戰國以後,姓與氏逐漸混稱。至今說起姓氏,專指姓,而姓與氏已無區別。顧炎武在《日知錄·氏族》中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爲一”。司馬遷撰寫的《史記》,原名《太史公書》。顧炎武在這裏所說的“太史公”,指的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司馬遷談到秦始皇的姓氏,有三個:

第一個姓嬴,見於《史記·秦本紀》。司馬遷引用周孝王的話,說:“昔伯翳爲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爲朕息馬,朕其分土爲附庸。”接着,司馬遷又說:“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司馬遷在《秦本紀》中敘述了秦的世系,包括秦始皇、二世和子嬰之後,總結說:“秦之先爲贏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爲趙氏。”

嬴政是呂不韋的後代,爲何卻姓贏呢? 第2張

第二個姓趙,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爲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爲政,姓趙氏。”

第三個姓呂,亦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周曆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呂政殘虐。”唐司馬貞《索隱》:“呂政者,始皇名政,是呂不韋幸姬有娠,獻莊襄王而生始皇,故云呂政。”

綜上所述,說秦始皇姓嬴,是論其總根;說秦始皇姓趙,是指其支系;說秦始皇姓呂,是講其實質。這三種說法都出自太史公,都有充分根據,都是對的,不能說哪個是錯誤的。

但是,這三個姓用在秦始皇身上,以嬴姓最普遍。前面已引過中外史學名家的着作,它們在談到秦始皇時都用“嬴”這個姓。就是在我國古代,稱秦始皇姓嬴的也是比較多。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詩》開頭便是“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他在《詠荊軻》中說:“燕丹善養土,志在報強嬴。”正是因爲古今中外的學者提到秦始皇多稱他爲贏姓,所以《辭海》對“秦始皇”詞條的解釋是:“即嬴政……”,並不說秦始皇是“趙政”或“呂政”。另外,《辭海》還收有“贏秦”一詞,並解釋說:“即指古代秦國或秦朝,因秦乃嬴姓,故名。”詩人陳高在《感興》詩中寫道:“商君佐嬴秦,變法開田疇。”相反,“趙秦”或“呂秦”在《辭海》中並沒有。採用最普遍、最流行的說法,是教科書編寫應當遵循的一般原則。普及性的史學着作也是一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