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呂不韋爲秦國的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爲何最後會被嬴政貶斥否定?

呂不韋爲秦國的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爲何最後會被嬴政貶斥否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呂不韋是戰國末期衛國商人,後成爲秦國丞相,對秦國統一六國的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然而曾經權傾天下的呂不韋,最後卻在流放途中飲鳩自盡,這是怎麼回事呢?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史記·呂不韋列傳》中有這樣的關於呂不韋的記載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實非宦者,常與太后私亂,生子二人,皆匿之。與太后謀曰“王即薨,以子爲後”。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實,事連相國呂不韋。九月,夷嫪毐三族,殺太后所生兩子,而遂遷太后於雍。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王欲誅相國,爲其奉先王功大,及賓客辯士爲遊說者衆,王不忍致法。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國呂不韋。及齊人茅焦說秦王,秦王乃迎太后於雍,歸復咸陽,而出文信侯就國河南。歲餘,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秦王恐其爲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乃皆復歸嫪毐舍人遷蜀者。

呂不韋爲秦國的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爲何最後會被嬴政貶斥否定?

大致意思是,嫪毐與太后私亂,意圖謀反。秦王嬴政平息嫪毐叛亂後,呂不韋因交嫪毐獻於太后而受到牽連。秦王欲誅呂相,念其有助先王之功,加之賓客勸說,秦王不忍法辦他。

秦王十年時,秦王迎趙太后回咸陽,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之位,並將其遣往封國河南。年末,許多賓客總是去看望呂不韋,秦王恐其造反,寫信給指責他:“你對秦國有何功,秦國封你河南之地,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何血緣關係,號稱仲父,你和你的家人都遷往蜀地去吧!”呂不韋擔心日後被害,就飲下酖酒自盡結束了一生。

呂不韋爲秦國的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爲何最後會被嬴政貶斥否定? 第2張

呂不韋聰明一生,卻糊塗一世

呂不韋傾盡家產幫助在秦國當質子的嬴異人逃離趙國,回到咸陽成功登上王位,並輔佐年少的始皇帝嬴政執政,爲何會受到如此貶斥否定?

從嬴政的角度來說,應該有三個方面

第一、歷史記載有說秦國太后趙姬就曾是呂不韋的妾室,嬴政的血脈一直飽受爭議,動搖着其王位的穩定。

第二、進獻嫪毐給太后,使其發展成秦國的第二大政治集團,並造成了叛亂,呂不韋責任首當其衝。

第三、呂不韋革職後還繼續結交天下門客,給嬴政執政造成了潛在的威脅。因此纔會有“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的責問。

呂不韋爲秦國的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爲何最後會被嬴政貶斥否定? 第3張

從國家角度來說,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動了國家之本,在秦國曆史上大多相國只要功成身退,大多都會善終。而呂不韋不同,商人的貪婪本性,把自己送上了黃泉路。他一方面以相國之尊大斂財富;另一方面廣招門客,以個人行爲編制《呂氏春秋》,這是置國家制度於何?

第二、代秦王執政期間,獨斷專行,操之過急。“廢軍功,開田地”,就是廢除以前以首級數量來計算功績,改爲以佔領土地多寡來計算軍功,政策沒有錯,而且罷免上將軍麃公,未與秦王商量,給人一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感覺。

可憐呂不韋聰明一生,卻糊塗一時,有經世之才卻爲人高調。不但功高蓋主,還妄想架空秦王,把控朝政。這些都是愚蠢之行爲。更可憐的是死後還不允許賓客哭吊,可見秦王嬴政恨其至深。但願世間從商經政之人能從呂不韋的一生中學到一些東西。

《史記·秦始皇本紀

十二年,文信侯不韋死,竊葬。其舍人臨者,晉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奪爵,遷;五百石以下不臨,遷,勿奪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