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文化名家 > 孔子提出“仁者愛人”,爲何子路布粥卻被孔子砸了鍋?

孔子提出“仁者愛人”,爲何子路布粥卻被孔子砸了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爲何子路布粥卻被孔子砸了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儒家哲學一向以“仁者愛人”爲核心。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孔子提倡“忠恕之道”。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你要想取得成功、事業順遂,你就要幫助別人取得成功。

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不想別人強加在你身上的,你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倡導推己及人換位思考的處事方法。

孔子提出“仁者愛人”,爲何子路布粥卻被孔子砸了鍋?

忠恕之道是儒家處理人與人關係的價值準則,它反映了儒家哲學含情脈脈的一面。

事實上,仁者愛人只是一種道德理想,是一種理想狀態的善。世界混亂世事複雜,只提倡愛顯然無法有效管理國家治理社會,孔子對此心知肚明。他知道,善需要用惡來實現。於是懷抱恢復周禮夢想建設大同世界的他,又提出了“禮”,並把禮上升到道德和社會準則層面。孔子告訴兒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要是不遵守禮,在社會上將寸步難行。

孔子眼中的禮,並非行走揖讓、婚喪嫁娶那些繁文縟節,禮是社會等級秩序。不同於法家的法,法是通過強制的力量去實現,而孔子的禮則是道德層面的“軟法律”。

孔子要求人們對禮保持充分的熱愛與尊重。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即使遵守了禮,那也是虛僞的。仁與禮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仁是發自內心的情感,禮是外在社會規範。沒有仁就無從說禮;沒有禮連社會存在都成問題,仁者愛人就無從談起。

孔子提出“仁者愛人”,爲何子路布粥卻被孔子砸了鍋? 第2張

問題是,禮真的是純善的嗎?不通過惡的辦法真的能夠規範人的行爲嗎?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子,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路做了魯國的地方長官。執政者季康子派老百姓挖掘大溝。子路看百姓辛苦,就拿自己的糧食煮了粥給他們喝。孔子聽說後,派子貢到了現場,把煮粥的鍋砸了,把粥也倒了。

子路怒髮衝冠地跑去質問孔子。孔子教訓子路說,你請人喝粥是仁愛,但你卻違背了禮。根據禮,天子愛天下,諸侯愛其國,大夫愛他的官職,士愛其家。但如果愛超過了界限,這就叫做侵犯。現在是魯國國君治理百姓,應當由國君對百姓施行仁愛,而你根本就沒有這個資格!你就要大禍臨頭了!

孔子提出“仁者愛人”,爲何子路布粥卻被孔子砸了鍋? 第3張

原來愛也分等級,愛也需要資格。換句話說,禮讓你愛誰你就要愛誰,禮不讓你愛誰,你就不能愛誰!

子路跟着孔子一輩子,只學會了孔子的仁愛,卻沒有學會孔子的禮;只學會了孔子溫柔的善,卻沒有學會孔子理性的惡。

孔子治國理念是仁禮一體。仁是人性之情感,是虛無縹緲的道德層面;而禮則是實實在在的社會等級秩序。對國家來說,可以不仁,但絕對不能無禮。

當年孔子在齊國時,齊國國君問他治理國家的方法,孔子的話意味深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君心領神會。禮的真諦是“名”,執行禮就要“正名”。就像安裝螺絲釘,“名”把每個人都裝在他應該的位置上,並且讓他們心悅誠服地各安其位、各安天命,這就是禮的妙處。

由此可見,仁與禮永遠無法融合,所謂的仁禮一體只是美麗的假象。仁是善的,但禮是惡的。善必須用惡來維持,才能建設有序社會,而社會安定有序,纔是儒家的王道理想,纔是人間的大仁大愛。

孔子提出“仁者愛人”,爲何子路布粥卻被孔子砸了鍋? 第4張

仁與禮不僅無法融合,還是一種類似於二十二條軍規那樣的悖論。

於子路而言,子路要實行仁愛,那他就不能實行仁愛,因爲按照禮的標準,子路實行仁愛,就是違背了禮,違背了禮就是惡;

於孔子而言,孔子制止子路實行仁愛的本意是善的,但他卻讓子貢去把鍋砸了,卻實實在在的是一種惡;

於百姓而言,能喝到粥就是善的,喝不到就是惡的。

由此可知,仁者愛人的善是相對的,而強調等級秩序的禮,卻是絕對的惡。

智慧的韓非子講這個故事的用意,至此已經不言自明瞭——儒家的禮其實也就是法,不過披了一件溫暖的外衣而已。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