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文化名家 > 陳繼儒和董陳兩人對比區別在哪裏 相關作品選錄鑑賞

陳繼儒和董陳兩人對比區別在哪裏 相關作品選錄鑑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繼儒(1558-1639年),字仲醇,號眉公、麋公,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區)人。明朝文學家。

董陳對比

明代“四大家”本有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陳繼儒之說,一說沈、文、董、陳爲“吳派四大家”而沈、文、仇原只是被稱爲“吳門四家”。唐仇成就固然不低,其影響卻遠遜董其昌,董其昌在當時和後世左右了山水畫壇的主流發展,陳繼儒是董的朋友和同道,其成就並不在董其昌之下,有些成就甚至在董其昌之上。

只是後人以董代表那個時代而已。內閣要臣太倉王錫爵(王時敏之祖)招陳繼儒與其子王衡讀書。文壇領袖“後七子”之首的王世貞亦雅重繼儒。三吳名士欲爭陳繼儒爲師友,一時名聲大振。

陳繼儒所處的嘉靖、萬曆年代是官僚集團之間鬥爭最爲激烈,最爲尖銳,最複雜的年代,陳繼儒二十幾歲時,朝廷上下各派官僚集團的政見不同,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的衝突即將發展到高峯,陳繼儒爲避免加入這種鬥爭,也許是害怕這種鬥爭,決定拋棄功名,終生隱居。

陳繼儒和董陳兩人對比區別在哪裏 相關作品選錄鑑賞

他的思想和精神狀同董其昌差不多,但董其昌卻在陳繼儒絕意仕途,下決心隱居的第二年參加鄉試,第三年參加會試,考上了進士,同時做了朝官。陳繼儒始終不爲名利所動,終生隱居,《明史》將他的傳記列入《隱逸》部。

《明史》稱“繼儒通明高邁,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崑山之陽,構廟祀二陸,草堂數椽,焚香晏坐,意豁如也”他就在這裏專心研究學問,編書、著述、作書、作畫,名氣日重。

陳繼儒所處的年代與他的高潔氣節,塑造了陳繼儒鮮明的個性特徵,他的這種氣節,就是中國傳統文人雅士的氣節,陳繼儒平生崇尚鬆、竹、梅的品行,常常藉以自比,他晚年在東佘山購買新地,“遂構高齋,廣植鬆杉,屋右移古梅百株,”可見其對梅的崇尚的喜愛,此《橫斜疏梅》,以大草橫塗枝幹,瀟灑流暢,不失法度,又由細筆勾勒、點、染,大氣之中見真率,豪情奔放時見嚴謹,能收能放,將梅的暗香浮動,表現得極爲生動,畫出了梅的“凌寒獨自開”的孤傲性格。

我國古人一向以梅“寧耐歲寒,不以盛衰改”來比喻人的高尚堅貞的品格。讚美梅樹,“挺然獨秀,壁立萬仞”“含咀華,流芳百世,陳繼儒可謂對此種品行身體立行,是這種品行的代表者。可見其人品、藝品之高,是常人所不及的。

通過《橫斜疏梅圖》我們可見陳繼儒的作畫精神,我們不妨與董其昌作一比較,董畫一味的柔,陳畫卻柔中有剛。董畫雖有淺有墨,然更偏於墨,陳畫則有筆有墨。董畫清潤,水分飽滿,“暗”處近於模糊;陳畫雖也清潤,但水分不象董畫那麼多,雖“暗”但筆墨尚能清晰,而且總的看來,陳畫較之董畫骨鯁的成分多一些,其“氣韻空遠”“蒼老秀逸”甚至爲董畫所不及,陳繼儒主張作畫要“文”不要“硬”。要隨意不要過於用心,並言儒家作畫,便畫涉筆草草,要不規繩墨爲上乘。基本上能在他的此幅作品中找到印證。

陳繼儒和董陳兩人對比區別在哪裏 相關作品選錄鑑賞 第2張

陳繼儒的繪畫水平要高於董其昌,凡是董其昌的影響,同時也是陳繼儒的影響。正如王時敏《國朝畫徵錄》記其“少時即爲董宗伯(其昌)、陳徵君(繼儒)所深賞而過之”,又如擔當項聖謨等人得董其昌的指點,同時又得到了陳繼儒的指點,新安畫家活動於董其昌的周圍,同時也就活動於陳繼儒的周圍。“南北宗論”見於董其昌的著作,同時也見於陳繼儒的著作。而在官方中的影響陳繼儒的影響卻遠遠小於董其昌,這是美術史上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作品選錄

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明) 陳繼儒

睢陽節寰袁公(袁可立),當癸酉十月十一日薨於正寢。訃聞,上遣官視葬,有司陳祭,博士弟子員鄉三老俎豆之於學宮之旁。而長公司農君樞,圖所以不朽其親者未已也。家有狀,墓有銘,神道有碑,有傳有誄有頌有贊有墓祠,而猶未已也。卜外小宅之西,復築祠一區,敞而爲門,竦而爲堂,抱而爲閣,翼而爲兩廡兩廂,凡三十餘楹。朝於斯夕於斯,歲時伏臘祭於斯。裏中士大夫往來祠下者皆伏軾下輿,禮公一瓣香而退。

嘆曰:“往睢城歲剝日頹,人情惶惶,靡所恃以自扞。自公倡議,而新舊兩城屹立如金湯,其伊誰之賜,公宜祠。差徭驛遞最繁苛,公貽書郡守,調優免裁預徵,而民始息肩。其伊誰之賜,公宜祠。

福王之國,派夫派騎唯唯不勝支,而倖免協濟,免爲他邑代庖,其伊誰之賜,公宜祠。歲荒則飛書騰牒,請賑請蠲;軍興則捐助千五百金,請修築修鑿修戰守之具,其伊誰之賜,公宜祠。”陳子曰:在禮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大患則祀之。堂堂袁公,揆之於祭典禮經,無弗合者。

公非直斷斷爲德於鄉已也。公司理吳中,執簡柱下,上書忤當路,削籍二十六載。登朝十有二年,剔歷卿寺,節撫登萊。感激上恩,慷慨時事,議收遼左之殘兵,汛掃鄒藤之妖黨,乘風縱火而狡奴之屯聚空,設伏夜戰而憤兵之營壘撥。劉愛塔、張爾心,叛將也,則離其腹心,解其兵柄,以笑談銷弭之。

毛文龍,悍帥也,則詗其報捷,勘其冒功,以縱核彈壓之。朝鮮□□【二字被剪去】(按明大學士孔貞運《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偕配誥封夫人宋氏合葬墓誌銘》一文疑爲“李倧”二字),篡王也。

臣易君,侄廢伯,則聲罪致討以正其大綱,復使之興兵助戰以責其大義,而朝鮮帖帖然,莫敢蠢動矣。其後晉樞佐拜司農加大司馬,又以閱視殿工加太子少保。公乞骨骸者七,辭銜者三。熹廟不能留,魏黨不能奪,一時難進易退之高風,真可洗滿朝稱功頌德之穢氣。

陳繼儒和董陳兩人對比區別在哪裏 相關作品選錄鑑賞 第3張

公非斷斷僅爲德於鄉已也。古人食稻而祭先穡,衣帛而祭先蠶,本末源源,惟力是視。況國家大災大患,孰有過於狡虜妖蓮及叛將悍帥篡王之突如來如者乎?又孰過於魏黨盜國之死如焚如棄者乎?公寢其邪謀,受我戎索。避其兇焰,樂我丘園。

馳驛還,文蟒賜。清尚褒,卹典至。生死無暇,榮哀兼備,蓋先朝之寶臣,而亦後來學士大夫出處之榜樣也。夫畏壘之庚桑,里人耳,桐鄉之朱邑,邑吏民耳。

今司農祠公於墓,又祠公於家,合通國之歡心,建百世不遷之廟貌。惟送死可以當大事,長公無愧斯語矣。

故徵陳子爲之記而系以迎神送神之辭:

掃我壇,滌我釜。練日時,陳尊俎。晨光熹,燎煙吐,彩繙搖曳神鴉舞。喤喤考鍾,坎坎擊鼓,靈之來兮錫純嘏。

鼎彝俅,迎神圭璧收。黍稷馨,祝時謳,風車雲馬遄難留,飲福百拜謝神休。冠歸農,劍買牛。繙圖史,鑿田疇,睢陽世世如金甌。

(陳繼儒《陳眉公先生全集》卷二十二》)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